对A级景区标准的解读
我国A级景区概况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景区发展飞速,数量上不断增加,但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于是国家旅游局开始组织拟订《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并于1999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后来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国家旅游局又再次颁布了新的GB/T17775—2003《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订。我国旅游业的标准化建设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将对我国A级景区的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早期,我国旅游景区的旅游产品单一,开发建设水平低,文化深度和广度不够,游憩方式科技含量、参与性、趣味性都不高,甚至大部分景区都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差,游客吃饭难、排队难、找厕所难,卫生条件差,厕所脏、餐厅脏,服务差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业规范管理服务、提升综合素质、加快与国际水平接轨的步伐,与海内外旅游者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及日益提高的服务要求很不适应,成为旅游投诉的一个重点。
于是,国家旅游局从1996年9月起,开始组织拟订《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这个标准,并于1999年4月16日通过了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审查,于当年6月14日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发布,1999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但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旅游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2003年国家旅游局又再次颁布了新的GB/T17775—2003《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并进行了如下修改:1、在划分等级中增加5A级景区(点);2、对原1A—4A级旅游区(点)的划分条件均进行了修订,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4A级旅游区(点)增加细节性、文化性和特色性要求;3、细化了关于资源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方面的划分条件。我国旅游业的标准化建设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随着旅游业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人们对规范旅游市场的要求日益增加,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一、我国A级景区概况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不仅类型越发丰富,经济总量也在不断扩大,2013年全国A级景区游客接待量更是突破了30亿人次,门票收入达到1608.45亿元,预计2015年A级景区门票收入将超2000亿。另外,景区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发凸显,这就迫切需要通过标准化规范A级景区的管理制度,提高A级景区的经营水平。
5A级景区标准是国家旅游局修订GB/T17775-1999《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时增加的内容。自2007年5月22日,国家旅游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通知公告,决定批准北京市故宫博物院等66家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引发了国内景区争相“升5A”的热潮,截止到2014年12月5日,我国共有5A级景区186家。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2019年中国旅游景区产业全景图谱2019-04-25
- ·景区提升:如何破解旅游产品周期性魔咒?2018-10-19
- ·打造景区非门票经济,规划设计先行!2018-07-31
- ·线下知识服务的变革 景区型博物馆的打造路径2018-05-23
- ·自主旅游时代下的景区发展新趋势2018-04-02
- ·智慧景区新风向:纸票仍在过渡期,景区门票、电子发票、钞票三票合一2018-03-27
- ·绿维研究:旅游景区生态化规划方法2018-03-16
- ·绿维研究:依托景区的旅游综合体构建模式探索2018-02-28
- ·厉害了word绿维!2016落地项目盘点(四) 景区/度假区篇2017-06-25
- ·旅游景区:资本追逐下的又一个风口2016-03-29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