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禅化境――以禅文化开启休闲旅游的新境界
以“禅”化境打造手法
在不同模式的休闲旅游开发整体环境中,“禅意”的表现形式多样。通过具有禅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园林庭院、景观小品、餐饮休闲、文化游赏、名称意象等诸多层面,相互烘托,营造出极具体验价值的旅游目的地。
(一)建筑――“禅屋”
修建主题建筑,承载旅游功能,同时反映禅文化韵味。
禅意建筑的建设理念,摒弃反映传统森严等级的对称式建筑与一味追求豪华的铺张奢侈,转向为展现简单、纯粹的风格,体现出与自然的和谐。在建筑形态上,与自然地势融为一体,人工的痕迹融于自然的地形当中;在建筑材料上,至简纯粹,可以选用山石、木材、茅草等原生自然材料为主,突出自然古朴,弱化人工修饰与人工技巧。
(二)园林――“禅院”
以“禅意园林”提升传统旅游的庭院空间,建筑内部和建筑之间强化禅境的设计,可充分吸收我国传统禅意园林及日本“枯山水”园林艺术,构建别具一格的禅式园林。
禅式造园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中国园林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从"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
日本的园林艺术也深受禅宗的影响,日本造园艺术中的“枯山水”是在室町时代禅宗精神广为传播之后,从禅宗冥想的精神中构思出来,在禅的“空寂”思想激发下,而形成的一种最具象征性的庭院模式,表现“空相”、“无相”的境界,透露“空寂”的情趣。“枯山水”仅以石头、白砂、苔藓为主要材料,通过人的联想、顿悟赋予景物以意义,它的美更多的需要靠禅宗冥想的精神构思,因而具有禅的简朴、枯高、自然、幽玄、脱俗的性格特征。
融禅意元素与“曲水流觞”与一体
禅意枯山水
(三)环境――“禅景”
以“自然禅”为理念,构建禅意山水景观,弱化人工化痕迹、杜绝粉饰化装饰,以后现代景观设计手法,融禅学理念入自然美的感性形式之中,从生动具体的形象画面里自然流露出禅意思想,创造诗情画意与禅理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
景致的打造,强调和谐性与原真性,展现与自然的和谐,营造隽永深悠、纯粹自然的体验氛围。
(四)景观小品――“禅品”
禅品是禅境的构成单元,以佛法禅理为内涵,用现代园林和雕塑手法,突出体验性与互动性,构筑不同禅主题的景观节点。禅品以意见长,做到“一品一意境”,能让游客驻足沉思、有所思有所悟,方为好的“禅品”。
禅意小品
(五)餐饮――“禅宴”、“禅茶”
禅宴、禅茶,是佛教旅游从传统观光祭拜到当前修身体验进化的重要元素。禅宴、禅茶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可挖掘的文化资源丰富,故其开发不求宽泛而重深度,做到精致与特色,方为最佳。
禅宴的开发以佛门素斋为本底,进一步引入禅文化元素,如菜名体现禅机、菜肴制作反映历史典故、用餐环境强调禅意等。同时,引入绿色食品和养生食疗的概念,突出养生理念,构成主题餐饮,通过禅宴,获取养身、养心双重体验。
“禅茶一味”是禅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禅与茶自古便如影随形,几乎寺必备茶,僧必饮茶。从茶的使用价值看,禅宗重茶是因茶有“三德”:坐禅时可以提神,可通夜不眠;腹满时可以助消化,心烦时可以去除杂念,平和心态,从这一点看,饮茶最符合佛教的道德观念;而更重要的是,禅宗把茶从使用价值推至精神文化宗教哲学的高度,通过饮茶,把禅宗的哲学思想与茶的精神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在茶中贯穿了“理”,赋予“道”,蕴含了禅机。“吃茶去”、“一杯茶”、“竹庵点茶”、“神通饮茶”等典故流传甚广。
中国作为茶的故乡,盛产各种名茶,禅茶将是佛教旅游的重要文化内容和旅游产品,包括禅茶的茶艺表演、品茶参禅、禅茶SPA等。
吃茶去
禅茶一味
(六)音乐――“禅乐”
佛教音乐始自三国,源于印度“五明”之“声明”,由梵呗发展而来,通俗讲就是僧侣念经的声音。
禅乐佛音是引导游客深度体验禅文化的重要方式,包括:寺院内日常的经声佛乐;开辟专门场所,进行经过艺术加工的禅乐表演;在自然环境中引入声景艺术,通过音响系统播放禅文化主题的环境音乐,结合自然景观和景观小品的氛围渲染,营造更浓郁的文化情境。
近年来,佛教音乐伴随佛法的传播,越来越收到社会的推崇
(七)游线――“禅行”
“禅行”在游线中的借鉴,突出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以“禅”为主题打造游线;其二是以“禅意”组织管理游线。
“禅主题”游线方面。在旅游节点之间通过小品设计和概念营造、活动组织的手法,以禅为主题,串联游览线路。如以“禅喻”为线索,将禅行的“八喻”,即“登山喻”、“种树喻”、“流水喻”、“推车喻”、“寻物喻”、“萤火喻”、“月光喻”、“划船喻”演绎为游线,并以最终达到“光明之顶”、“光明之塔”等概念作为游线安排的高潮。
以“禅意”组织管理游线方面。感悟佛法禅意,要求庄严的氛围和神圣的仪式过程。在我国受参拜者人数多所限,一些宗教旅游目的地的禅行体验不尽人意,而日本禅寺的相关措施,值得借鉴。以西芳寺为例:西芳寺是世界文化遗产,参观者必须提前预约和申请。申请批准后,参观者还需经寺里僧人审核后方可进入。进入寺院后,参观者还必须经过一道程序:发给笔墨纸砚,临摹《金刚经》,然后才能穿着参观鞋,在寺里僧人的带领下,做限时45分钟的参观。手续繁多是因为寺院占地仅2.5公顷,庭院狭小而意境深远,以防人多失去观赏意趣;门票昂贵,用以阻隔只为闲游之人;描红经书,只为净化己心,酝酿意境;特制用鞋,是为了避免踩踏楚楚可怜的青苔;规定时间,以凝练观赏者的思绪。寺院这些限制,只是想让观赏者通过观赏而达到洗涤精神的作用。
禅行应在静穆的禅境中
(八)导游词――“禅词”
导游讲解中多体现禅机妙语,并将禅寺、禅理的历史、典故、文化等作为重点进行表达。禅词将直接面向宗教游客,禅词的内容和表达对禅行体验具有重要影响。这就要求禅词的编撰要精益求精,禅寺导游具有一定的佛法禅理修养。
(九)服务――“禅饰”
景区内的服务人员的服饰体现禅主题,服务人员不要求披禅衣在身,但应该在服饰上与禅寺的氛围相符,整体上突出衣服的素雅、穿着的庄重。
(十)商品――“禅物”
开发系列的禅文化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纪念品在倾注禅文化内涵和信仰象征的同时,也应该追求品质和质量,突出禅寺的佛教宗理和禅理的独特性,做到“一寺一禅物”。
(十一)名称――“禅名”
除延续、重现各景点历史上的名称外,对新建的景点和设施进行具有禅意的命名。如佛书《四世因果录》中有偈语“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此语意境悠远,意蕴无穷。后来,清康熙年间重建普陀山普济寺,化此偈语作为牌坊楹联――“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无机不破,万里无云万里天”,使庙宇门楼有容纳天地之悠远禅意。
总之,禅主题应通过硬件、软件,静态、动态,具象、抽象等多种形式进行体现,营造主题色彩鲜明的旅游体验目的地。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市场主导是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基本逻辑2013-12-11
- ·中国城市休闲空间规划浅析2013-12-03
- ·桂林接力数码动漫中心2013-11-28
- ·文化创意与旅游业的互动研究2013-11-21
- ·文化创意与旅游业的互动研究2013-11-20
- ·绿维创景林峰为旅游发展新模式绘蓝图2013-11-08
- ·全经联网针对房地产创新话题采访我院林峰院长2013-11-08
- ·红色旅游目的地打造兵法2013-11-08
- ·林峰院长谈"三产"助力老工业城市转型2013-11-01
- ·慢生活的商业前途2013-10-18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