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宅基地整理的乡村发展模式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包括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的要求,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重点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一、全国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
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于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其中之一就是宅基地的制度改革与完善。现阶段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尚不规范,农村闲置宅基地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根据《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8-2019)》显示,近年来,我国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日益普遍,2018年农村宅基地闲置程度平均为10.7%。这些闲置的宅基地和房屋是将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对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和粮食安全等造成极大危害。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必须对目前闲置宅基地进行有效治理。
实施农村宅基地整理,是对原有土地采取合理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开发,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拓展用地空间的有效措施,以期更好地发挥宅基地作为农民财产权利的价值属性,同时也是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质量,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
二、各地农村宅基地治理实践
各地对宅基地的治理模式主要包括上海、浙江的宅基地置换模式、天津的宅基地换房模式、成都的联合建房模式和重庆的“双置换”模式等几种创新模式。
这几种治理模式对于有效节约农村土地,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也存在很多根本性的问题,比如说农民是否自愿、社会保障制度能否同期跟进,缺乏统一的法律制度保障。因此,应综合考虑各种闲置宅基地形成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三、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的新型社区模式构建
1.土地改革政策支撑
韩长赋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激活农村“沉睡”的资产资源。一是产权关系明晰化,二是农地权能完整化,三是流转交易市场化,四是产权保护平等化,五是农地管理法制化。
土地 使用制度 改革 持续推进
2.有效利用宅基地的四种方式
在乡村振兴的发展背景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未来用地的新领域,是绝大多数新型农村社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用地的最新领域,宅基地政策及其后续融资政策的完善,将为城市资本的下乡开辟道路,也为文旅产业土地利用提供了新的空间。
宅基地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中土地制度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这两三年各试点的实践经验来看,有效利用宅基地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同时,宅基地入市后的用途也要严格把控。
有效利用宅基地的四种方式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未来乡村发展的重要趋势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要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后,可根据各地的住宅政策,农民可获得新房的居住权;乡村布局科学合理,人居环境和谐统一,便于提高整体的居住环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将是未来乡村发展的重要趋势!
4. 新型社区模式构建
将原有的多个行政村划分为一个农村新型社区,整合各类土地资源,通过合理的拆并及土地结构调整,形成农村新型社区空间框架;
利用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拆并,调整出建设用地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经营性开发;
拆并后形成的新型农村社区,设置居委会管理居民,设置管委会管理产业;
在农村新型社区的空间框架下,充分利用农村集体经营用地及一般农田,进行招商引资,发展园区经济、庄园经济、农庄经济。
新型 社区构建模式
四、新型农村社区试点示范——礼泉县白村案例实践
1.礼泉县白村发展思路
白村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依托,互为支撑,推进“农民向新型社区聚集、产业向现代园区聚集、土地向规模经营聚集”,实现土地资源和农民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农民居住生活条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宅基地 整理, 推进 现代农业 产业 园和 新型 农村 社区 建设
2.礼泉县白村新型社区建设
——城乡发展一体化试点示范社区
白村被陕西省和咸阳市共同确定为城乡一体化试点示范社区,在试点建设中,重点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同时改善了农民住房和公共服务;产业园区发展推进一产向二产业延伸,与三产融合,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壮大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依托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发展早熟苹果、樱桃、葡萄种植采摘,稳步发展“果畜沼”生态养殖,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协同发展。
社区由白村、草滩、周邢、刘林四个村整合规划而成。四个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1204户、4696人,耕地总面积1万亩,村庄占地面积1900亩。复耕非耕地200亩,合计2100亩。整合后,建成容纳1700户6000人的新型社区,规划占地600亩。总投资5.2亿元,总建筑面积30万㎡,分为住宅、公共服务和文化旅游,其中住宅区27万㎡,公共服务2万多㎡。新型社区建成后,将节约土地1500亩,用以争取省、市土地指标增减挂钩政策,解决社区建设资金问题。
2017年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主任调研礼泉县白村新型农村社区时指出,白村新型农村社区是农村发展和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提高,要站在“四化同步”的高度,实现“三产融合”。
用地整理
(1)拆迁安置——过渡费和新建民居补偿
房屋按照礼泉县住建局测绘的原房屋面积1:1兑换社区住房面积,安置过渡费每户1500元,每人1000元(年满70岁的老人2000元)。新型社区建成后,每户获得一套高层住房(60岁以上的老人及赡养老人的1名子女可一同申请一院180㎡的关中小院)。
(2)宅基地整理——
土地集约化利用,便于发展农村产业,提升人居环境水平
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宅基地面积的有效减少,腾退土地,便于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布局合理化,人口居住集中化,加快传统农村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转变。在建筑风貌上,以关中小院为主,配以小高层的多种建筑形式,传承关中特色,凸显地域特色文化底蕴;同时,配套建设图书阅览室、幼儿园、学校、卫生院、敬老院、健身广场、物业办、村史馆、土地银行、村镇银行等设施,便于农民获得各项社会化服务,提升农民居住幸福感。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来源
白村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政策,对村民搬迁后的村庄建设用地进行复垦,形成的耕地指标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四村合一”节约出1500亩土地资源,在县内基本落实土地增减挂钩,获得2亿元的资金。
五、顶层设计是乡村发展首要任务
礼泉县白村促进农民向新型社区聚集、产业向现代园区聚集,土地向规模化聚集,改变农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优化,实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便于统一管理,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生活满足感、幸福感。
依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有条件的村可结合实际单独编制村庄规划。未来我们应该积极通过新型社区建设,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聚集各类资源要素,逐步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把加强村庄规划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持之以恒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林峰: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2019-05-06
- ·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交叉热点-红色旅游2019-05-06
- ·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乡村度假2019-04-29
- ·如何构建乡村产业规划体系?2019-04-26
- ·北京绿维文旅投资4亿元助力长子县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2019-04-24
- ·乡村产业发展情况报告2019-04-23
- ·做好村庄规划的重要性。2019-04-22
- ·绿维文旅林峰:乡村振兴投资关键是用好“四类土地”2019-04-22
- ·金山银山节,落地两山理论的创新实践!2019-04-12
- ·五大案例解析—乡村振兴示范区如何做?2019-04-02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