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新型城镇化,创新旅游综合体模式
在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下,旅游综合体应从产业聚集要求、设施配套要求和服务管理要求,结合区域综合带动与美丽中国战略,进行综合化创新打造:
(一)落实城镇化的功能要求,构建新型旅游化城镇
旅游综合体要真正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构建一种新型的旅游化城镇聚落,关键在于要有产业构架的支撑、动力机制的明确、综合设施的配置、居住配套的完善和服务管理的保障。
1、产业支撑:以泛旅游产业的整合为根本支撑
旅游综合体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主要且首先的根本,是要有产业的支撑,这个产业就是泛旅游产业的整合。即以旅游为核心,将观光农业、会议展览、运动康体、养生养老、文化创意、休闲商业、博彩娱乐和旅游地产等相关产业充分整合在一起,超越一般的旅游景区与住宅社区,形成泛旅游产业构架,最终实现业态模式的创新。
具体核心产业与相关的产业选择,是上述产业中的几种,这与当地的旅游资源及特色产业相关,最终形成不同特色的旅游综合体――如温泉旅游综合体、高尔夫旅游综合体、文化旅游综合体等,但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是――这些产业需要对应于“旅游吸引核・休闲聚集区・居住发展带・社区配套网・产业延伸环”的需要,这是一个非建制城镇的产业支撑的核心构架。
2、动力机制:以休闲化消费的聚集为核心动力
旅游综合体的动力机制就是旅游的“搬运效应”、“休闲消费效应”与“产业整合效应”。
其一,是旅游的搬运效应:乡村拥有的优异环境、独特文化与丰富资源,具备条件构建旅游休闲与文化体验及度假居住的平台,城市拥有极强的旅游休闲消费力、文化体验消费力及度假居住消费力――而旅游则是有效对接这两者的最佳桥梁:旅游通过游客的搬运行为实现对市场、消费能力和需求的搬运,实现城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对接,通过旅游休闲发展带动欠发达地区的高速发展,这种模式是旅游导引型区域综合开发。最终的结果是由旅游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带动区域综合开发,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其次,是休闲消费效应:即休闲化消费聚集的动力――通过休闲平台打造形成休闲消费聚集区,如万达长白山旅游度假区、东部华侨城等,引发区域内度假居住社区和城镇化公共设施配套及相应服务管理的完善,从而带动区域城镇化,这是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城镇化方式。
其三,是产业整合效应:如上所述,旅游综合体具有极强的泛旅游产业整合效应,能有效带动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旅游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这将成为城镇化推进的重要支撑。
3、基础依托:以设施和配套的配置为重要基础
旅游综合体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建制型的城镇化形态,除了要考虑产业与动力的因素,还要依据城镇和产业要求以及人口的生活需求,进行基础设施与公共配套的配置,既包括道路、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电力、电信、供热、照明、垃圾处理、综合管网等基础设施的配置,也包括绿地、金融、商业、医疗、文化、教育、体育、信息、邮政、安全等城镇公共配套的配置。唯有如此,旅游综合体才是一个真正的可生活的城镇化聚落,才能够实现对休闲度假人口的聚集。
4、居住配套:以市民人口形成与居住建设为新型城镇化核心
旅游吸引核往往在城郊或偏远地区,它的集散不一定直接依托于城市核心,有的依托于中心城镇,有的依托于小城镇,有的依托于村落。因此,在什么地方进行聚集和集散,那个地方就形成人群聚集、消费聚集、服务聚集,农民身份转换成高收益非农业人员。原有城镇居民、城镇化的农民、外来游客、等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从而形成了依托产业的城镇人口,以及为此建设的居住社区,构建了城镇化的核心基础。
5、相关保障:以服务和管理的创新为基本保障
作为服务于外来人口而不是本地人口的非建制城镇,旅游综合体没有建制城镇的社会服务与管理系统――没有明确的归属地,特别需要完善综合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一套符合其自身特色需求的服务与管理保障系统,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要为旅游综合体的居住人口提供户籍、工商、福利、社保、婚姻、就业、治安等方面的社会服务与政府管理服务;
二是要为旅游综合体建立政府派驻机构,如管委会或管理办等,实现旅游综合体的管理归属落实。
(二)发挥区域引擎综合效应,带动周边乡村城镇化
我们认为:在新型城镇化的构架下,旅游综合体的开发,决不是圈起一亩三分地来进行孤立发展的模式,而是真正站在区域综合发展与区域城镇化的角度来考虑自身的独特使命――每一个旅游综合体,都是区域产业升级与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应充分发挥其泛旅游产业聚集与区域综合发展带动的引擎效应,促进周边乡村的城镇化发展。这就需要:
1、注重产业的培育
开发旅游综合体,决不是挂着综合旅游的羊头,干着单一地产的狗肉。要注重的是产业的培育,特别是以旅游综合体为粘合剂,与当地的特色产业充分结合起来,发挥产业整合的引擎效应,带动区域产业的综合发展,这是带动区域发展的根本核心。
2、注重经营的持续
在旅游综合体的发展中,很大的通病是单纯地追求地产的快速销售,而忽视了旅游的持续经营――这种忽悠型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因此,要跳出以单一快速销售型物业为主打的模式,扩大可持续经营的持有物业的占比规模,通过自持物业的持续、长期经营,最终实现休闲消费的聚集和消费平台的构建,最终为区域发展带来持续的消费动力。
3、注重区域的带动
旅游综合体的开发,决不是项目内与项目外冰火两重天,而应当是从“强调项目孤立发展”到“强化区域综合带动”,要和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三农问题解决、新型城镇化推进有效的结合起来,与周边的乡村、城镇充分互补,融为一体,在功能上、产业上和特色上有机对接,使之不仅能将当地的旅游资源发挥出市场的价值,还能够真正成为带动所在区域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引擎。
(三)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特征,打造美丽中国新桃源
旅游综合体的开发,还应特别注重结合中国具体的国情特征,坚守用地、生态和文化三方面的特殊原则,打造美丽中国新桃源:
1、遵循“不占耕地”的用地原则
旅游综合体的开发,作为一种新型城镇化的形态,首先是不能占用耕地――让耕地留给子孙耕种,利用非耕地区域(如荒坡、丘陵、林地等)进行旅游综合开发,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
2、遵循“大力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生态原则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旅游综合体的开发,必须依据旅游休闲度假的需求,通过旅游综合开发,不仅要维护、保持区域的生态环境,还要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大力优化,使得区域的整体环境因为旅游综合体的开发而大幅提升。
3、遵循“挖掘文化,打造美丽中国现代桃源”的文化原则
乡村是中华文明之根和中国人的精神依托场所,这其中包含了中国人及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也是最具魅力、最具价值的宝贵财富,特别契合旅游对于个性文化、地方民俗及特色资源的需求特征,为旅游综合体奠定了无可替代的绝佳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推论:
第一,在中国广大的乡村,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综合体――一种重要的特殊的新型城镇化聚落,具备优良前景,正所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中国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不仅能够在布局形态上创新利用中国广大特色乡村的独特桃源意境,更能够在主题吸引上优化整合中国广大乡村的特色地域文化,从而塑造极强的差异化吸引力;
第二,中国的新型城镇化,特别是在推行“旅游综合体”这样一种特殊的城镇化形态时,决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消灭凝聚着中华文明精神的广大各具特色的乡村,机械地强推“城乡一样化发展”――恰恰相反,应该高度重视每个地方的特色文化的保护、挖掘、传承、利用和发扬,充分发挥中国广大乡村的特色文化与特色产业,进行主题化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打造美丽中国的新桃源,最终实现城乡差异化协调发展的根本目标。这恐怕就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践行的重要战略。
“研究报告”系列成果,请继续阅读:
报告纲要:旅游引导的产业集群化及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
报告摘要一:旅游是区域综合发展的重要新型动力
报告摘要二:泛旅游产业整合与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
报告摘要三: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
报告摘要四:新型城镇化与旅游房地产开发
报告节选二:旅游产业导向的新型农村社区研究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旅发网 | 泛旅游整合平台2.0,让旅游开发运营更简单2018-11-06
- ·山东栖霞葡萄酒庄园文化产业城2013-12-26
- ·泛养老产业集群引导的区域综合开发新模式――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发2013-12-12
- ·林峰院长谈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2013-11-13
- ·林峰院长谈"三产"助力老工业城市转型2013-11-01
- ·林峰院长解读新型城镇化商机2013-09-12
- ·林峰院长做客《旅游经济观察》谈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2013-06-04
- ·林峰院长谈2013年国内旅游市场新趋势2013-05-17
- ·新时代背景下旅游地产的创新升级2013-05-03
- ·绿维创景林峰:旅游地产已经成为中国梦的重要推手2013-04-27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