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专家为马鞍山旅游献策 景区经济不能只靠门票
如何留住游客,让他们在景区多住一晚,从而聚集更多人气、创造更大商机,是很多景点面临的问题。在马鞍山,本报记者调研了多处景点,采访多位文化旅游业人士,请他们为“景区留人”献计献策。
探访
游客盼望更多体验
在太白楼赏完诗仙的饮酒诗,若是能就近找处“唐朝酒肆”一醉方休,岂不快哉?游完李白墓园,若能在附近的大青山下住上一晚,也能消去旅途的疲乏……
读完饮酒诗却无饮酒处
1月12日,记者来到采石风景区探访看到,“长江三矶之首”的采石矶果然名不虚传,各种景观精致美丽。但是,在传扬李白文化的太白楼里,浙江游客刘 先生却有个遗憾,“这里有一首李白著名的劝酒诗,看了以后,有一种一醉方休的想法,但周边却没有特别好的酒楼。”刘先生说,如果出门就有一家仿古的酒楼, 那更是身临其境地体验了这首诗。
想多待两天却难觅住处
1月13日,记者来到马鞍山市当涂县。在李白墓园里,游客欣赏众多书法家留下墨宝的太白碑林,在太白祠和李白墓追忆诗仙的传奇故事……可是,记者却 也听到了一些“抱怨”。“我们想在附近找个地方住下来,多感受两天,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江苏游客苏女士说。虽然景区也申请过资金,但迄今还未建设配套 的餐饮和住宿,游客想要吃住,必须到县城去。
献策
要想留住人先要吸引人
完善配套设施,将文化底蕴包装成游客喜爱的旅游产品……多位专家就景区如何“留客”,给出真知灼见。
文化人士说:旅游项目要引人入胜
“光靠公园门票是不够的,要有更丰富的旅游业态,让游客能够留下来。”马鞍山市政府文化顾问戎林说,比如诗歌节,就能吸引喜爱诗歌的游客留下来。而马鞍山市雕塑院院长唐亚明则表示,在道路绿化带中用雕塑语言,生动形象地向过往游客宣传城市历史,这将极大提高城市吸引力。
跨界人才说:文化和旅游要嫁接好
马鞍山采石风景区管理处主任助理刘勇大学读史,对文化很有研究,且也参与过旅游的策划、营销,是旅游和文化的跨界人才。当涂的民歌在全国非常有名, 刘勇和同事就策划过一个“竹筏放歌”的项目。“就是在普通的漂流中,让游客听民歌,学民歌,然后几个筏子一起对歌,增加了游客的体验。”项目得到了很多旅 行团的认可。
景区人员说:单一景点缺乏吸引力
对于目前欠缺配套设施,李白墓园管理所副所长钱兵兵深有感触。“现在墓园主要就靠卖门票,除了上缴财政的一部分外,其他可以用来维持墓园运转,但如 果想扩大发展,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钱兵兵说,一个景点远远不够,“现在规划部门也在进行规划,想打造大青山旅游区,让游客不仅能领略李白文化,还能徜 徉山水之间。”
政府部门说:过夜游客也有好去处
马鞍山市旅游局副局长王晓瑾告诉记者,旅游部门正在“增加产品吸附度”上做文章,“比如采石风景区外的采石古镇,我们就在设法将其打造成唐贤街…… 给游客以古韵的体验,让他们留下来慢慢体会。”王晓瑾还表示,准备推出夜游长江的项目,并配以演出,利用采石矶这一历史资源,让游客夜晚也能拥有不错的旅 游项目。
示例
让游客下榻百年古床
一些游客告诉记者,看到这些有着百年历史的古床,真想上去睡一睡。馆长潘声发说,博物馆正在建设二期、三期工程,会有餐饮和住宿。“餐饮会有古床元素,比如托盘就可以制成古床的样子。而酒店则将摆放很多古床,有的是仿制,有的甚至是真品,可以让游客体验。”
副馆长司绍兵说,如果仅仅是古床展览,很多游客可能一看了之,“但有了住宿和餐饮,就能让一些游客留下来体验一番,不就扩大了旅游的效应吗?”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王功权、李一兵、张晓军谈“民宿热”背后的残酷商业真相2019-09-29
- ·王兴斌:冬天要来了,多少城市的夜经济还能继续火爆?2019-09-26
- ·文化和旅游部李金早:当今中国旅游五大关键词2019-09-19
- ·故宫在改变,文旅融合也应该做出改变2019-02-18
- ·无创新,不未来,旅游业未来创新四大重点!2019-01-21
- ·未来十年旅游业八大猜想2019-01-21
- ·全国著名产业专家到东安考察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情况2019-01-10
- ·特色小镇要“特而强”2019-01-10
- ·文旅融合打破景点同质化竞争僵局2019-01-09
- ·戴斌:绘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蓝图2019-01-09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