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谱新篇 ——兰州西固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8-10-30 标签:

 ——西固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西固区委、区政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进一步完善在农村环境优化、农业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增收等领域的各类支持政策,着力在调结构、转方式,补短板、强弱项,促融合、惠民生,抓改革、激活力上实现新的突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坚实基础。

  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建设“实力农村”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省市重大项目的建设,西固区可利用土地面积不断缩减,加之传统农业产业在发展规模不大的同时,由于品种退化、品质不高、深加工不足等因素,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优势。基于此,区委、区政府提出“农业田园化、产业融合化”的发展思路,在持续做大做强百合、韭黄、精细蔬菜等传统优势农业产业的基础上,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要求,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主攻方向,以建设田园综合体作为主要抓手,出政策、促项目、强产业,研究制定了《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特别是就乡村旅游发展和田园综合体建设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通过这些鼓励性政策的引导,目前,全区建成高规格农家乐110余家,每年产生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亿余元。

  结合实体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扶持引导农村电商产业发展,鼓励本土农村实体企业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推进“电商平台+农户”模式,有10多家本土农村电商依托自建平台优势,与农户签订购销协议,通过电商平台直销西甜瓜、韭黄等特色农产品。目前,全区从事农村电子商务的企业达到22家,建成区乡村三级服务站点18个,建成村邮站20家,农民群众开设网店28家。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农村”

  在建设“美丽农村”方面,西固区始终将农村生态及环境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以美丽乡村、小康示范村等项目建设为引领,完善基础建设、优化人居环境,提升绿化水平、保护水土资源,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农村”。紧盯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投资3000余万元,实施了柳泉片区的污水收集和天然气入户工程;集中开展以“厕所革命”为重点的农村改灶、改炕、改厕等专项行动,2018年投入资金680万元,对全区农村1300户厕所、1000户土炕进行改造。启动实施农村土坯房“全清零”行动,累计投入资金480万元,完成了173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

  全省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启动实施以来,建立完善以“定面积、定人员、定待遇、定设备、定机构、定流程、定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卫保洁“七定”新模式,参照城市环卫保洁标准,在全区6个乡镇、3个涉农街道设立42支综合保洁队,配备保洁人员434人,实施不间断、全天候的村域

  保洁工作,切实做到了农村环境卫生“有人管、有设施、有制度、有经费”。建成5座压缩式垃圾运转站建设,配备垃圾清运车及车载式垃圾箱,通过“农户垃圾在自家袋装或桶装,环卫部门车辆集中拉运至垃圾场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的清运流程,真正实现“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区处理”的清运模式,切实做到垃圾不落地。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明农村”

  在建设“文明农村”方面,今年,西固区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个一”示范工程,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为主题,全面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实施以“一创一评”(文明村镇、五星级文明户)、“一规一会”(乡规民约、红白理事会)、“一堂一队”(道德讲堂、志愿服务队)、“一场一榜”(文化广场、好人榜)为实践载体的“八个一”示范工程,并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推动家风家训挂厅堂、入礼堂、进课堂,以好家风好家训带动好乡风好民风,促进乡风民风进一步美起来。目前,全区10家省级、市级文明单位已与村结成对子,帮助结对村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特别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育,大力实施“立德树人”强基工程,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主题实践,组织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宣传教育、优秀童谣征集、经典诵读传唱等活动,让未成年人在广泛参与中受到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提升工程,为未成年人搭建寓教于乐、学技学艺的课外实践平台。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和谐农村”

  在建设“和谐农村”方面,西固区委始终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党支部在农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研究出台了《全面推进“五化五强”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按照“突出政治性,提升组织力,推进标准化,党建大提升”的思路,以推进支部建设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五化”建设为抓手,努力实现党组织政治功能强、组织功能强、服务功能强、治理功能强、发展功能强“五强”目标。特别是注重党组织向产业链上的延伸,积极创新党组织设推行“党组织+”模式,组建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党组织31个。

  深化农村平安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社会服务管理水平,着力整治各类治安突出问题,狠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采取经常排查、实时化解、心理疏导、宣传教育、定期回访相结合的办法,及时发现和有效化解了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多发性民间纠纷,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安定。结合“七五”普法工作,定期组织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组建了法治宣传小分队,走村入户,深入到各田间地头,讲解普法相关知识,赠送法律书籍,并现场设立“12348”法律服务咨询台,及时解答村民有关邻里纠纷、征地拆迁纠纷、婚姻家庭、外出务工等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普及法律援助职能、援助范围、受理程序等相关知识。

  提升农民幸福指数建设“富裕农村”

  在建设“富裕农村”方面,今年,西固区委、区政府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和资本运作模式,把大量的农村资源,通过进行集中开发或投资入股经营主体,按股分红,让“死资源”变成“活资产”,让农民群众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益。

  为确保改革精准推进实施,区委、区政府在充分调研和考虑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2018年在河口镇张家台村、四季青街道杏胡台村、陈坪街道孟家山村等有一定产业基础、经营主体和方向明确、土地确权已完成、清产核资工作推进顺利、发展规划较为科学明晰的3个村开展“三变”改革试点工作,为全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其中,张家台村以“三变+设施农业”模式,引进甘肃首石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点以生态循环农业为主体,集休闲娱乐、养生度假、农事体验于一体,打造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和综合观光的田园小镇项目,带动蔬菜种植业和旅游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杏胡台村以“三变+乡村旅游+美丽乡村”模式,由村内乾景种养殖农民合作社统一管理和经营,流转土地150亩打造田园花海,大力发展农家乐和民宿餐饮,建设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孟家山以“三变+田园综合体”模式,流转土地500亩,加快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

  目前,3个试点村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了初步的工作成效,新增流转土地2340亩,涉及农户800余户。其中,河口镇张家台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项目,引进甘肃首石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全村村集体740亩土地,以及170户农户的569亩承包地,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企业,每年获得土地分红104万元;并带动就业250余人,其中50名长期固定在企业务工的农户以劳务入股,年增加农民劳务收入共400余万元,初步形成了“固定收入+分红+劳务”收入的模式。四季青街道杏胡台村通过“三变”改革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内农家乐由原来的10余家发展到现在的33家,并发展民宿5家、住宿床位97张,年收入达到350多万元,同时带动了村内农产品的销售,形成了“旅游收入+土地流转收入+农产品销售收入”的模式。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泛旅游规划设计机构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四甲广告
数字文化馆
乡村振兴
主营业务

旅游运营回答

如何做好旅游策划
第一, 精准的定位旅游景区定位,是景区开发的第一步,也是为旅游景区开局找魂的[详情]
特色小镇如何运营
1,运营体系一定要走在小镇实施的前边。只有将运营工作前置,小镇的生命机能才[详情]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
十四五应该如何编制?
为编制好地方“十四五”规划纲要,绿维文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七大编[详情]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杂志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电子期刊

专题导航: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景区提升|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温泉规划|景区规划|旅游小镇|主题公园|度假区规划

扫一扫 订阅“绿维微信电子刊”
旅游·小镇·乡村振兴
收藏干货,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账号:绿维文旅lwcj2005

中国旅游规划四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络营销支持:北京绿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Email:web@lwcj.com 邮编:100007 绿维创景联系方式,策划、规划、设计等项目咨询QQ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D座 京ICP备12033662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