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中国古村保护第一人
“我担心将来中国人会再自己的城市里迷路,不论哪个城市,满眼全是现代建筑。所有文化旧址、胡同、街道,都被房地产开发商的推土机铲平,早起来的楼盘,基本上都是一个样,原有的城市个性和特点都消失了。”冯骥才说,“比如我举两个城市的例子,南方的浙江嘉兴和北方的山东德州,这两个城市在发展和建设当中,城市里面的历史街区板块(德州除去一个文化性的遗址之外)基本上完全没有了,它们曾经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文化名城,基本上连历史建筑都没有了。”
这样的问题在古城改造中屡见不鲜,云南的大理和丽江,向来被视作古城保护的典范,它们吸取了北京的教训,在在古城外另建新城区。在冯骥才的眼睛里,大理和丽江的历史传统没有了,灵魂没有了,只剩下一个躯壳。“它们完全是一个商业化的城市,原有的文化深层的魅力,原有居民大量迁走了,城市的记忆没有了,它原有的生活形态没有了,游客和居民都是汉人,原有的民俗和生活也丧失了,小店里卖的东西在南方、东北的景点里都有,游客看到的歌舞,最后都是表演性的东西,村民在那儿挤眉弄眼,真正内涵的东西没有了。”冯骥才比较欣赏的是浙江的西塘古镇。“和周庄、乌镇等江南六镇比起来,西塘的模式最好,它保留了原住民,没有大规模的商业化,保留了原有的生活形态。周庄本地人大部分都空了,都是外地人,乌镇的办法是把原住民全部赶走,变成了一个死城,一个古镇的生命没有了。”
对古村的未来,冯骥才很悲观。“现在城市的悲剧正在向农村转移,打着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口号,大批的房地产商把城市土地开发完了后,正在转向农村,因为农村还有大量的土地。这一波,如果我们控制不了,千姿万态中国的村落就会变成城市里那些建筑垃圾。”
冯骥才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很艰难,认为到了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有一个文化自觉,时代转型需要我们有一个自己的文化特色。近年来,国家开始文化自觉了,比如确立国家名录、非遗文化、文化遗产日等等,温家宝总理也讲,文化是一个名族的精神和灵魂,深刻影响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于更久远。由专家到国家的文化自觉,一条线上是顺畅的,但只有国家的文化自觉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变成全面的文化自觉,这个社会才能文明才能进步。但现在我们的很多文化遗产,在确定完遗产的传人之后,很多的传承人就去世了,这种消失是自然的,但问题在于,我们这个非遗被确定为国家非遗之后,价值是什么?在我们生活中、或者城市里、或者地区里、或者乡村里,价值是什么?是一个商业资源?地区招牌?还是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和审美的体现?
冯骥才还认为,国家要有文化形象,认为代表一个城市真正魅力的是街区的生活、文化 ,比如说故宫,它是象征性的建筑,但并不代表北京真正的文化,真正能够代表北京的文化的恰恰是那些四合院和胡同所组成的历史街区。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王功权、李一兵、张晓军谈“民宿热”背后的残酷商业真相2019-09-29
- ·王兴斌:冬天要来了,多少城市的夜经济还能继续火爆?2019-09-26
- ·文化和旅游部李金早:当今中国旅游五大关键词2019-09-19
- ·故宫在改变,文旅融合也应该做出改变2019-02-18
- ·无创新,不未来,旅游业未来创新四大重点!2019-01-21
- ·未来十年旅游业八大猜想2019-01-21
- ·全国著名产业专家到东安考察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情况2019-01-10
- ·特色小镇要“特而强”2019-01-10
- ·文旅融合打破景点同质化竞争僵局2019-01-09
- ·戴斌:绘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蓝图2019-01-09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