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品牌正迈入发展的新时期,文旅产品层出不穷,但是优质品牌却为数不多。1月15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魏小安出席了由人民日报社指导,《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人民文旅主办,高德地图协办的2019中国文旅品牌影响力大会,并特别针对文旅品牌的建设方面发表了专业的看法。
近年来,“文旅融合”已然成为行业热词,文旅产业走向融合也是大势所趋。然而文化与旅游融合这件事并不是近几年才有的产物,其实40年前这件事就开始了。魏小安提到,文旅融合的前期是产品融合,这是主体;中期变为市场融合,进入深化;机构改革是行政融合,这也被形容为是平台。而新的品牌应当是产业融合、全面融合,最终是生活融合、幸福融合,贯穿始终是发展融合。
然而,在文旅融合过程之中,全国各地情况不同,这也使得进一步研究文旅品牌成为必然。魏小安提到,实际上文化品牌和旅游品牌是不同的,“两者在融合过程中应该是文化主导或者文化领先旅游”。他指出,品牌第一要有“品”,也就是有美誉度;第二要有“牌”,也就是知名度。然而知名容易,想要有美誉度却很难。魏小安提到,想要构建持久的品牌,一定要有美誉度作为基础。
文旅品牌融合是必然且必要的。魏小安指出,文旅品牌融合第一是必要性,因为品牌融合贯穿发展全方位、全过程,设计发展全方位;第二是必然性,这是文旅产业发展升级的要求,也是优质文旅的必然结果,所以在必要和必然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推动文旅品牌融合。
如今各地普遍重视品牌建设,文旅品牌遍地开花,而发展的现状却亟需改善。魏小安提到,各地文旅品牌的口号基本都是两句话八个字,并呈现泛滥的趋势,这样的现状已经持续有30年了;第二个现状是文旅品牌普遍产生于政府主导;第三个现状是普遍存在局限性,渠道局限、内容局限、品牌局限。要解决这些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塑造文旅品牌应基本上从资源出发、从生产者出发,但是真正好的品牌一定是从消费者出发,最根本要能了解人心、打动人心。
打造一个优质的文旅品牌,首先要做到了解品牌的资源和市场,这样才能精准定位人群,发挥品牌优势。魏小安建议,关于文旅品牌,首先需要分类看。从资源角度来看,分为三个类别。一是历史类,目前我国文化品牌拉动旅游品牌基本上就是这个格局;二是资源类,风景品牌创造旅游品牌,如九寨沟现在已经因其自然资源成为响当当品牌;三是人工类,旅游品牌创造文化品牌,最典型的例子是灵山。
文旅品牌的品质是文旅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无中生有、有中生好、好中生特、特中生品,最终是品牌品质。”魏小安说。他还提到,文旅品牌还要从市场角度来看,同样分为三个类别。一是产品品牌,像苏州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二是形象品牌,苏州园林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三是目的地品牌,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目的地品牌构建。“实际上各地品牌都是这么三个层面,所以从市场角度我们也需要把它区分出来,你做的是产品品牌还是形象品牌还是目的地品牌。”魏小安说。
要分类看待不同的品牌,也要分类建设品牌,寻求更有效率地发挥品牌效果。魏小安指出,对于资源类品牌建设,保护是第一位的,需要爱护自然、尊重前人、尊重资源,适度建设。对于人工类品牌建设,需要“稀奇古怪出思路,倒行逆施谋发展,吹毛求疵抠细节”。对于市场类品牌建设,其形象为主导,目的地为根本。一个品牌的定位和差异,实际上涉及整个品牌发展的战略思路。
品牌的未来建设也非常重要,内容的打造尤为重要。魏小安提到,他并不认同很多人说的“渠道为王”的说法,他认为“内容为王”才是发展的根本,有内容才能造经典,而这也是当下文旅品牌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品牌变化上,打造品牌的附加值非常重要。在品牌基础方面,技术就是发展的风口。文旅品牌首先需要文化赋能,其次需要科技赋能,几个方面综合才能形成品牌。
此外,还要确立品牌追求,进一步追求创造未来文化遗产。“今天垃圾建筑明天就是建筑垃圾。”魏小安评价,他指出,针对这类现象,在文旅品牌建设上必须要创造未来文化遗产,打造“今天的精品、明天的文物、后天的遗产。”
最后,魏小安指出,要从品牌方式上打造文旅品牌,如借力多元化渠道。他提到,网红不是品牌,充其量是产品品牌。而品牌关键在持久性,不能一味追求流量,而不思长远。“品牌建设是百年大计也是百年工程。”魏小安说,文旅品牌建设上要树立长远观念、形成战略思路促进发展。
图文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旅游频道
原题:《魏小安:放眼未来 打造有内容、抓人心、可持续的文旅品牌》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