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旅游开发系列--游憩方式创新对西部山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促进机制(上)
一、“统筹城乡”的主要内容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中央促进我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部署,“成都重庆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成立,更将此该革推向了一个高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第三个关键台阶”,要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顺利转移提供便利;
1、推进城乡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有效机制;
2、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集中财力优先安排农民最急需、受益面广、公共性强的农村道路、水利、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
3、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探索建立适应农村特点的新型信用机制、深化金融机构的改革、推动金融要素市场建设;
4、推进城乡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
5、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加快农业产业化过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农工贸一体的产业链,建立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
6、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方面,加强政府的服务管理职能;
7、促进城乡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在社会文化、精神生活、思维意识以及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方面的差距,促进共同进步。
二、西部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难点
在幅员面积最广阔、资源最丰富,经济最落后的中国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需求最为迫切,而难度也是最大,没有广大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最终实现,我国的城乡统筹发展就将是一句空话。
城市化水平较低,中心极核的辐射作用乏力,从总体上来说,目前西部地区仍处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
1、乡村产业化程度较低,规模效益较差,大部分西部农村地区仍基本维持在初级农业经营状态,与 “产业化”要求相距甚远。
城乡分割的历史积淀与惯性较强,西部地区的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与消费水平的相对差距远远大于其他地区。
2、财政支持乏力,在客观上严重制约了西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财政投入力度。
3、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并随着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竞争的日趋激烈,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形成将会处于更加被动的局面。
县域经济欠发达,很难支撑起西部城乡统筹发展所必须的强大经济基础。
4、城乡分野的地理特征显著,独特的西部地理地貌特征、路网状况、城市数量、城市体系、城市产业构成、城市辐射力等客观因素制约,更增加了西部城乡统筹发展的难度。
三、旅游产业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促进
通过对旅游和农业产业的解读和对应分析,可以整理出旅游产业对统筹城乡的主要促进思路:
1、在中心场镇的基础上打造旅游生态小镇,以小镇的综合经济结构和人居条件吸纳分散的农户搬迁进入,转为城镇居民,在区域旅游产业化过程中,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推动户籍改革。
以旅游产业化进程和旅游生态小镇的进程,安排农民在旅游相关企业中就业,以此统一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旅游项目招商为杠杆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以旅游产业为带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水平,试点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2、在旅游小镇建设基础上,试行“社会保障换承包地、住房换宅基地”等多种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机制,打造多种与旅游结合的试点区,推动土地制度改革。
3、结合乡镇规划和旅游规划特点,对乡村发展环境进行更科学的规划;以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和辅助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行。
4、在区域旅游综合开发的同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旅游为纲优先安排农民最急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经费;在整体的角度上,改革城乡公共财政制度。
5、以旅游、房地产、康复疗养等项目招商为杠杆,支持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投资,以土地股份制、土地银行等新方式为途径,鼓励商业银行对“三农”业务和乡村旅游项目放贷,实现农村金融制度改革。
以旅游行为促进区域内外文化的交流,使农村文化水平在旅游产业化进程中提高;以旅游产品提升加强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形成围绕本土文化核心的新旧文化交融,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综上,区域旅游产业开发要素,可以有机融入城乡统筹的各个环节,完善“统筹城乡”的主要内容,有效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成为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问题的突破口之一。
四、西部山区的主要旅游资源特点及游憩类型
中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少数民族众多,有着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具有资源原生多样、地球演化变迁信息丰富、民族构成多元、历史文化丰富、边界漫长,气候各异,生态脆弱等主要特征。
以此为基础,可以初步归纳出西部旅游游憩方式的主要类型:
1、山水观光探险型:以地文水域生物等资源观光为主的游憩方式,这也是西部旅游中最主要的游憩类型。
2、历史人文观光型:以遗址遗物、建筑设施类资源观光为主的游憩方式,与山水观光共同构成了西部旅游的观光游憩方式。
3、科研考察型:依托广泛的地文水域、生物资源、遗址遗物资源,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游憩方式。
4、文化体验休闲型:以遗址遗物、建筑设施、及商品、辅助类资源为依托的,游客参与和体验西部地域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游憩方式。
乡村休闲度假型:游客在西部乡村环境中较长时间停留和深度体验为特征的游憩方式,为持续性较长,综合性较强的游憩方式。
可以看出,西部山区的旅游发展大多都在乡村环境下进行,其游憩方式设计,也必须要在资源基础上,充分考虑到乡村区域经济环境,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运用乡村环境资源打造旅游产品,另一方面,以此实现旅游业对山区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实质促进。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乡村旅游综合体建设要点2021-03-15
- ·绿维文旅:休闲农业四大开发模式2020-05-18
- · 后疫情时期,乡村旅游的调整与升级2020-02-21
- · 3月20日截止!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申报名额270个!2020-02-13
- · 民宿场景营造:低成本庭院,也可以高颜值2019-11-19
- · 传统村落的庄园经济开发模式2019-11-01
- ·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流程六步走2019-11-01
- ·旅游+ | 从搭台到唱戏,区域开发为何少不了文化?2019-10-31
- ·乡村旅游不挣钱?看看这些盈利点2019-10-30
- ·农旅融合再添用地保障,盘活它就是资产!2019-10-15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