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维导语:疫情发生后,随着出境游需求转向国内游,跨省游转向周边游,消费者对民宿需求增大,对民宿安全和品质更为重视,乡村民宿占比快速增加。与此同时,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和行业标准,加大对民宿发展支持力度。市场火热、政策支持推动了相关企业纷纷入局。
近些年,我国乡村民宿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为乡村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我国乡村民宿消费达363亿元。乡村民宿既满足了城里人的消费需求,又从产业、文化、生态、人才、组织等多个层面推动了乡村振兴。
绿维文旅认为,民宿发展需要与农业、农村、农民的空间要素、民俗文化、人文要素等深度融合。要在设计中将乡村民宿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人文元素、时代特征、艺术色彩、经营特色充分整合,既有情怀的淳朴又有时代创新的新潮和提高生活水准的设施,让乡村民宿散发出一种浑然天成的特性。
2017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定义“民宿是利用当地闲置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根据民宿所处地域的不同可分为: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我国乡村民宿发迹于21世纪初,一般认为第一代民宿从云南的丽江、大理开始。为什么会出现乡村民宿呢?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00元,同比增长8.9%。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持续攀升。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达4.75万亿元,乡村居民旅游消费为0.97万亿元,旅游成为中国人民的必需品。乡村旅游是应对全面小康社会大众旅游规模化需求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战略。
图片来源:艾媒咨询
2019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人数增长至30.9亿人,在疫情常态化下,2020年1-8月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人数达12.07亿人。
图片来源:艾媒咨询
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发生改变,“短平快”的大城市郊区游、自驾和高铁能便捷抵达的中长距离乡村游备受游客青睐,人们在旅游中就有住宿和消费的需求。
乡村民宿带动了当地将初级农产品转变成旅游商品和伴手礼,扩大特色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品、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与销售,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转型。2019年我国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0亿人次,直接吸纳就业人数1200万,带动受益农户800多万户,乡村民宿为此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据相关人士介绍,一家民宿至少可以带动5户农户的增收。浙江省长兴县水口乡的民宿已经超过500家,床位接近2万张,餐位数2.2万个,直接从业人数2000余人。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很多企业认为发展乡村民宿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具有投资、运营乡村民宿的强劲动力。2013年前后,浙江德清莫干山的民宿异军突起,大量资本开始蜂拥而至。2017年浙江德清的“裸心谷”以每年每个房间100万元的收入成为中国单间房间最赚钱的民宿。中国旅游与民宿发展协会发布的《2020年度民宿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乡村民宿房源总量达到38万套。部分民宿品牌经历了从单体民宿到一地多点,再到异地连锁或软品牌模式发展。
近年来,为了支持乡村民宿的发展,各地政府和部门都出台了一些支持措施。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相继出台了《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鼓励乡村旅游发展。通过相关政策扶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在发展民宿的乡村,有的建立了“党支部+民宿旅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农民创业、就业、致富,维护村民利益,调动村民积极性,凝聚全村人心。
缺乏部门协调机制。部分地区简单地将农家乐和乡村民宿的管理划分开来,实际上,村庄规划、建筑安全、消防隐患、食品安全等都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制,提高效率。缺乏保险保障。乡村民宿在经营过程中,易出现包括室内外等多种意外事故,若无保险,民宿主将会面临高额赔偿。缺少相关支持政策。经营者难以融资、宅基地支持政策不明晰等,都是影响乡村民宿的健康持续发展的因素。
民宿管理的标准化手段落后。对乡村民宿的经营场地、接待设施、安全管理、卫生环保和提供服务都缺乏基本的要求或规范。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不够。缺少行业间的沟通交流,行业协会在乡村民宿发展的参谋作用显得有限。目前只有北京市、广东省等省市成立了民宿协会。部分乡村民宿过度消耗当地自然资源。比如一部分打造森林原生态风格的民宿,挖掉部分山体进行扩建,或砍伐树木来进行房屋建设。
乡村民宿发展亟需相关从业人才。策划人员、运营人员、服务人员等相关从业者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从业者中的当地农民,大多不具备相关专业素质,会直接影响其服务水平。社会上民宿相关专业培训较少。从业者的经营水平无法得到提升,农户的服务意识和卫生意识还达不到要求。
吃、住、行、游、娱、购是旅游的六大要素,均涉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方面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在当地的体验感受。乡村民宿一般离城市较远,很难接入城市管网的自来水,有的只能建设净化水站。生活中产生垃圾没有办法纳入环卫一体化保洁范围。就近的医疗服务也十分简陋,难以保障及时救治,还有一些消防救助不能及时抵达。
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乡村民宿建在农村,还是要姓“农”,没有农民的支持,乡村民宿是很难做好的。因此乡村民宿要探索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强化集体经济的参与程度,推动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一些乡村民宿的设计中缺乏乡土味道,那些源于乡村、带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元素往往被忽视,缺乏对乡村室内外环境的整体考量,缺乏对乡村农产品的包装设计,缺乏乡村数字化的产品转化,空间规划上不能做到美观和实用的统一。有的民宿在设计中丢掉了传统的建筑结构和沉淀的文化底蕴,甚至破坏了原有的风貌。
民宿建设要建立商业思维,投资者既要准确认识民宿的发展前景,更要以科学的思路投入民宿的建设当中。民宿的筹建大致有以下几大重要步骤:项目选址、定位、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融资、运营。
项目选址成熟的民宿及民宿聚集区无不具备极佳的选址条件。综合来看,主要有两种选址类型。一是选址于景区周边,依托景区景点的吸引力,借助先天的旅游住宿市场,与周边娱乐、餐饮等旅游配套共同形成旅游区旅游服务体系。二是选址于城市周边,以临近城市庞大的消费市场为动力。
定位是投入建设的前提,只有明确了服务人群的需求,才能创造准确的产品。定位主要包含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形象定位三方面。策划规划的精准定位、特色文化的准确呈现,确立了项目的核心竞争力,这将发展成为未来民宿的品牌特色。民宿将在定位的基础上衍生出品牌精神、文化内涵。
民宿的个性、差异化首先体现在空间设计上,民宿的空间设计就是要把定位的精神文化内涵空间化、物质化;其次,在地文化的展示尤为重要,民宿的规划设计必须充分挖掘和突出当地文化元素,在保留并凸显在地元素的过程中创新;再次,遵循质朴自然的设计原则,规划设计要尊重地域自然生态,营造人与自然、材料与环境的和谐;最后,民宿需要合理的配套业态补充,游客入住民宿,往往不满足于单一的住宿功能,餐饮、SPA、有机农场、儿童游乐等业态会给游客体验带来很大的提升,民宿的配套功能有些可以借助周边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布局,同时应充分考虑区域的联动效应,与周边业态形成互动。
硬件建设是开办民宿最为主要的内容,也是民宿情怀的最重要的载体,包含建筑、室内、软装、庭院、配套设施等一切物质空间的元素,其中,建筑和环境的空间设计是重中之重。
在成本投入当中,确保品质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硬装的花费,避免过分包装,建设完成后,可通过适当的软装提高民宿品质。
民宿建筑与庭院空间单体规模小、细节多,建造过程需要设计师、民宿主、施工队三方密切协作。
民宿的软装可以说是空间的画龙点睛之笔。恰当的配饰选用能够充分展示民宿的文化内涵和要传达的生活态度。
在民宿建设初期,投资收益的测算极为关键,要经过对市场的调研预判,确保合适的规模、客房数量、定价标准及相关配套。通过各项成本的测算及收益的预测,应重点平衡建设规模及标准,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并采取合适的融资方式。
民宿成本包含建设期成本和运营成本,建设期投入包括土地或房屋租金,设计咨询费用,房屋及相关配套建设装修成本;运营期包含营销成本、人员工资、维护维修、水电网费、日常消耗品费用等。民宿收益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入住率,入住率的预测需要对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这些因素一般包括对周边住宿业态和市场类似住宿品类的调研类比,对地区消费水平的评估等。
民宿经营场所的产权大多属于农村集体所有,民宿的产权往往不具备抵押借款的基础条件。幸运的是,众筹作为新兴的融资渠道填补了这一空缺。同时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也有许多不同的行业资本开始青睐民宿的发展,拓宽了民宿的融资方式。
对小而美的民宿业态来说,众筹也许是目前民宿最好的融资方式。它不仅解决了资金、用户和品牌,更能保护创始团队的控制权。因为这些投资人并没有投票权,不干涉民宿的运营,只是获得分红。
对于希望做成规模化连锁品牌的民宿来说,股权融资是更好的选择。民宿想获得资本的青睐,一开始就要考虑如何搭建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商业模式,民宿的特色也需要更加鲜明,品牌价值需要不断强化。值得注意的是,在赢取投资的同时,也不可一味的迎合资本的要求,防止资本为盲目追求收益的最大化而无限度规模扩张。在连锁复制的同时,更要确保民宿作为非标住宿的个性化品牌特征。而民宿与资本联姻的道路如何走,也需要市场在更长的时间里进行验证。
运营管理一个成功的民宿,持续良好的运营服务与营销推广必不可少。硬件建设在完成之后,短期内无法做出较大改变,而运营服务与产品营销却有着无限潜力。
依照民宿的新型体验类产品的特征,可将其服务划分为日常规范服务和个性特色服务。
民宿本质是住宿酒店业,作为服务业,建立一套标准流程化的服务极为重要,这能为有序运营提供保障。运营方应依照这些标准的建立指导民宿员工的日常工作。对一些相对偏远或是体量较小的民宿来说,普通服务人员往往是附近居民。在缺乏经验的前提下,订立各项标准,做好岗前培训非常关键。
个性化是民宿品牌的核心要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富有情调的空间场景布置;二是民宿人员的服务品质;三是特色配套服务提供。个性与标准两者之间矛盾的协调是成就民宿的关键性要素。
产品营销的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得益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民宿的销售方式具有下沉式、在线化特征。在线销售的主要方式有社交网络、电商平台、口碑营销等。
本文参考:绿维农旅融合与村庄规划、中国休闲农业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保护作者版权,如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欢迎合作
绿维文旅是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EPCO综合服务商,“三·甲”规划设计、建设总包、文旅运营全程服务机构。从2005年创立之初,便提出了“创意经典·落地运营”的理念,经过十几年创新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顶层设计、投融资、EPCO、招商、运营、智慧旅游、博物馆展陈设计等全产业链多引擎驱动发展新格局。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运营,绿维文旅形成了“运营为基础、资源全整合、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全流程操作的核心能力,将更好地为文化、旅游、大健康、体育、农业、教育、房地产等区域综合开发及项目落地建设、运营管理提供全链全程的服务。
绿维文旅期待与大家的合作!
本文关键字:旅游规划 规划设计 民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