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旅游目的地需要很好的规划,如果从战略管理的高度对目的地进行定位呢?
我们按照核心吸引力初步将旅游目的地战略管理划分为四个类型:城市核心型,景区主体型,区域复合型,产业聚集型。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具有不同战略管理的结构和发展模式。
战略管理一:城市核心型
城市核心型旅游目的地,是以城市作为主要旅游吸引力,并在城市里实现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同时与其他产业形成联动、互补关系。在我国,城市核心型的旅游目的地以北京、上海、大连、杭州等为代表。
在城市核心型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管理构建中,要处理好“旅游城市”和“城市旅游”的关系,不要让城市成为单纯的游客集散地,而应该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打造城市本身的休闲旅游吸引力;同时,发挥城市在交通、住宿、会议、科研、政务等多方面的优势,打造旅游与其他产业的交叉整合产品,比如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科教旅游、修学旅游等,丰富产品结构,形成城市旅游目的地的独有特征
战略管理二:景区主体型
景区主体型旅游目的地,是以某个或某几个著名旅游区为基础和核心形成的旅游产业聚集区,如黄山、九寨沟、峨眉山、神农架、千岛湖等。
我国较早形成的一批大型旅游区,已经逐渐进入了目的地系统打造的进程中,突显出了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擎带动作用,并通过吸引力的聚合效益,增强了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此类旅游目的地以大型旅游区为核心,围绕其形成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旅行社、旅游管理等配套要素集群,甚至进一步整合周边文化、生态、城镇、温泉等资源,发展会议、度假、养生等旅游消费产品。景区主体型旅游区创建旅游目的地的关键在于,在增强核心吸引力的基础上,发展复合功能,形成产业聚集,并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形成个性鲜明的休闲生活方式
战略管理三:区域复合型
区域复合型旅游目的地,是以一定空间内的旅游要素、游憩方式聚合为主发展成的旅游目的地,以旅游地市、旅游区县、旅游乡镇等为主要单元,是目前我国旅游目的地建设的主力军。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旅游吸引力、旅游配套产业、旅游管理体制、旅游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大部分地区尚未真正树立“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战略管理思想,实施目的地发展战略管理。
区域旅游目的地打造,要在资源整合、形象塑造、产品组合、交通线路设计等方面下大功夫,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形成拳头产品和品牌形象。
以河北秦皇岛昌黎县为例。昌黎县位于河北省环京津休闲产业带上,距离北京、天津在2.5小时车程之内,拥有黄金海岸、葡萄酒、温泉、碣石山等四项高品级优势旅游资源,且都具有规模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但昌黎的旅游资源尚未真正转化为旅游产品,形成旅游吸引力,在客源市场上,昌黎作为一个旅游城市,都相对失语,难以发挥其星光闪耀的魅力。
2009年初,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团队到昌黎县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以“普罗旺斯模式”打造昌黎旅游,以“黄金海岸•浪漫昌黎”为主题形象,充分整合海、沙、红酒、温泉、山地、乡村、花卉等各项旅游资源,形成“一心•两带•两组团•一腹地”的空间格局,以翡翠岛为龙头,形成滨海度假、温泉养生、红酒生活、山野休闲、乡村旅游等五大产品体系,打造“北纬40℃的法式浪漫”,将昌黎构建成为北国第一“滨海浪漫旅游目的地”。
昌黎县旅游目的地打造的关键在于吃透资源内涵,升华一个主题概念,形成县域旅游的灵魂,并以此为核心整合各类旅游产品,并借鉴普罗旺斯模式,撬动昌黎面积广阔的乡村腹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浪漫乡村游,成为昌黎县旅游目的地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然,根据旅游资源禀赋和分布特色,旅游产业发育程度,区位和经济环境等,不同地区建设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不同,发展模式也各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战略管理四:产业聚集型
产业聚集型旅游目的地,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旅游目的地形式,以某类旅游产品或某主题旅游产品的聚合为特征形成,比如依托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海淀园等诸多科教资源而形成的“中关村科教旅游区”,以某个大型中心城市为核心而形成的“环城市旅游度假带”,还有以乡村旅游而著名的四川某地等。
产业聚集型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管理关键在于“整合”,整合旅游资源,整合产业链,整合市场资源,整合其他产业,整合不同行政区间的利益关系,形成发展的合力,共同打造一张目的地发展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