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引导的新型乡村――江西吉安一村一韵
培训机制:破解文艺人才瓶颈
目前,与外出务工、进城做生意等相比,大部分乡村传统文化创作费时费力,经济效益不明显,导致许多青年作者纷纷外出,从而使乡村文化发展创作陷入了一段低谷时期。后续人才凋零,是严重制约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何培养接班人?乡村文化如何传承发展?这是摆在吉安人民面前的难题。
这些问题,吉安市各级领导干部也在不断地深入思考,并逐渐在实践中形成了一致的认识:面向市场,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改制,着手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与学校建立联动合作机制,把文艺人才的培养、使用与发展文化产业有机结合起来。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当永丰农民画开始出现衰落迹象的时候,永丰县除了在大环境上下功夫外,还把组织、辅导的注意力延伸到了全县中小学。
“县教体局聘请了一批永丰农民画家担任美术老师。”永丰县文联美术协会秘书长王雯萱向记者道出了关键所在,该县把永丰农民画的辅导、创作方法、思维方式、语言特征、艺术风格,通过作品欣赏、作者介绍、绘制演示等方法,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全县所有学校推广普及。
此外,永丰县还成立了“永丰农民画研究会娃娃农民画创作基地”,更加明确、有效地把永丰农民画与学校美术教育融为一体。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永丰农民画借助学校美术教育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仅儿童绘画作品在国家文化、教育部门主办的各类活动中获奖的有1000多件,在国际上获奖的有100多件。为美术或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300多人。
目前,永丰全县农民画骨干作者也由原来的15人发展到今天的2000多人,遍及全县各个乡镇,年轻作者数量不断增加。王雯萱说,从娃娃抓起,对发展农民画作者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好多原来的儿童画作者成了如今的美术老师,在农民画作者的培养上形成了良性循环。”王雯萱还告诉记者,在这些新作者中,大多在学生时期受过永丰农民画的影响,他们对永丰农民画创作的热情普遍较高,文化素质也相对较高。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如今,永丰县农民画作者队伍已初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梯度格局,解决了农民画后继无人问题。(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文洪瑛、肖承聪提供)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中山市5景点入选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候选名单2019-03-11
- ·IP时代:一颗草莓引起的农庄颠覆2019-03-11
- ·吸睛又吸金,彩色“馒头房”农庄年接客500万2019-03-11
- ·国内外农庄四大模式及案例2019-03-11
- ·广东省休闲农业示范镇示范点候选名单公示2019-03-11
- ·家庭休闲农场创新探索 !2019-01-12
- · 用“共享经济”的理念打造共享农庄。2019-01-12
- · “田园综合体”链式结构及发展模式2019-01-12
- · 乡村旅游发展创新―"农旅双链"模式。2019-01-12
- ·鄢陵:美丽花乡的“花卉梦”2013-10-11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