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文保法律法规体系并不完善
“只有健全法制,才能更加广泛、深入地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昨日傍晚,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闭幕后,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做“关于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专题讲座,提出现行文保法律法规体系并不完善,特别是专项法规缺失较多。
可供选择保护文化遗产太少
“一些城市在‘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中,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致使一处处文物保护单位被拆迁和破坏;一片片积淀丰富人文信息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单霁翔说,由于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一些历史性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社区邻里的解体,最终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
他表示,经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证明,可供选择保护的文化遗产已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而今后十几年间,我国城市建设还将大规模展开,“如何在城市化加速发展进程中,持续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成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
博物馆“团队”本科以上学历仅占27%
单霁翔表示,近10年来,国家先后公布了《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长城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家部委也先后公布了近40项文保方面的部门规章,加上400多项地方性文保法规,文物保护法规体系已初步建立。但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不完善,特别是专项法规缺失较多。
据其介绍,目前文物博物馆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27%,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仅占7.1%,文保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与快速发展的文化遗产事业不相适应,他建议加大文保人才培养力度,建立更有实效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 人大之立法
“人为破坏文化遗产纳入公益诉讼范围”
新京报讯(记者王姝)正在审议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引入了公益诉讼制度,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社会团体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昨日,多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分组审议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时,建议将“人为破坏文化遗产”纳入公益诉讼范围。
任茂东委员表示,目前大量的文物资源和文化遗产遭受着人为的严重破坏,因此,以公益诉讼方式来保护我国文化遗产,是历史进步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针对当前破坏文化遗产的现状,汪纪戎委员说,“现在很多被美其名曰‘建设性破坏’、‘保护性拆除’,希望在法规中有明确规定”。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14-01-03
-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13-12-13
-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13-12-13
- ·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13-11-26
- ·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13-11-26
- ·扬州市市区历史建筑保护办法2013-11-13
- ·扬州市市区历史建筑保护办法2013-11-13
- ·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LB/T 011-2011)2013-10-30
- ·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LB/T 011-2011)2013-10-30
-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13-10-30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