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印发《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着脱贫攻坚、人地关系等方面的问题,需有强大的战略定力和系统的政策创制加以回应。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是打好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有7.4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从2013年到2017年,贫困人口从8249万人减少到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1%,取得了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而且,预计2019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减少85%以上,贫困村将退出80%左右”。然而,对于剩余的3000多万贫困人口,减贫难度不断加大。因而未来我们还需要持续探索如何提高这些人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生产条件。
虽然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但不可否认,土地仍是绝大部分农民的生存之源、发展之本。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发展农业不仅不能忽视土壤污染等问题,而且要继续提升耕地技术。同时,还要重视并改善伴随城市化推进可能造成的人地关系矛盾。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各地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特色小镇。一部分农村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具备天然的区位优势和自然优势,能够发展旅游业。然而并非所有农村都具备这些优势,部分农村当前还处于需要完善基础设施的阶段,并不适合发展旅游业。农村建设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因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注重农村地区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把握好其间的平衡性。
基于学理和现实的双重逻辑,乡村振兴主要归根于人才、资金和产业三大维度。
乡村振兴,人才是核心。2017年末,我国农村常住人口约为57661万人,相比2016年减少了1312万人。而且,据预计,未来10年农村常住人口减少的趋势还会继续,这就需要不断探索农村“空心化”“空巢化”及“老龄化”等问题的解决途径。乡村振兴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在农村建设中,要多层面、多角度聚焦于人才建设和培育,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乡情为纽带,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以振兴为中枢,凝聚外来有识之士;以需求为向导,培养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农村要吸引人、留住人、培养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建美丽农村。
乡村振兴,资金是保障。建设资金的及时投入是开启并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资金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强化对农村的资金支持,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不仅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也需要社会的支持。一是稳固中央的资金投入,确保国家公共财政向农村地区倾斜,形成乡村振兴的后备军。二是完善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不断提高财政透明度和社会监督度,形成乡村振兴的稳定器。三是拓宽融资渠道,促成社会资金向农村转移的集聚效应,形成乡村振兴的助力阀。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多次强调,“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这就需要基于而不囿于第一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同时要让农民成为主导者,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另外,乡村振兴还要注重科技兴农、绿色兴农,坚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农村的稳定和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我国仍处于城市化阶段,城乡之间仍然存在差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重视精准脱贫的难度和持久度,调节好人地关系并把握好乡村振兴的平衡性。未来,如何通过城乡一体化解决农村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农业农村发展,仍需深入探寻。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聚焦博鳌论坛 | 韩长赋透露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安排2018-04-10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