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深耕苏州河旅游资源 寻找消逝的“上海记忆”
告别污染,告别黑臭,围绕苏州河沿线这条主干,如今长风生态商务区、真如城市副中心、中环商贸区、长寿商业商务区、桃浦地区共同构成的“一河五区”将陆续结出硕果。在保留曾经的上海记忆的同时,苏州河正见证着一代又一代普陀人为上海城市发展和结构调整做出的积极贡献。
昨天,普陀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孙荣乾向记者描绘了普陀“聚焦商贸科技建设,促进民生发展”的宏伟蓝图。
一句话普陀:
普陀转型发展传承着历史发展脉络。未来,“一河五区”将成为普陀结构调整、功能建设的高地。
【谈转型与发展】
苏州河游览:与黄浦江互补打造国际休闲旅游品牌
2010年4月28日,以上海世博会召开为契机,苏州河观光游船在普陀区段正式开通,实现了自上海开埠以来苏州河旅游项目零的突破,标志着苏州河完成了从工业生产运输到文化休闲旅游的功能转换。沿线的景观灯光、公共绿地、道路、桥梁、码头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苏州河游船运行9个月,共接待各类游客约3万人次。随着苏州河清淤工程的结束,今年4月28日,苏州河游船正式复航,游线进一步延伸至外白渡桥成为一大亮点。
对于苏州河沿线的开发建设,普陀区将建设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实践示范区,沿线旅游将打造国际休闲旅游品牌,使之与浦江游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沿线将重点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专业服务产业,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景观建设,挖掘和提升文化内涵,努力实现百年民族工业文明的传承与现代滨河经济的发展更加和谐。孙荣乾透露,苏州河旅游已纳入到市里统一安排,将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引进多元化主体参与旅游开发,沿线游船码头将进一步增加,游览线路也将延伸。
苏州河风貌保护:为上海人寻找“消逝的记忆”
作为上海的母亲河,在老上海眼中,苏州河沿岸有着太多的记忆。一提到两岸风貌保护,孙荣乾翻开了自己随身的笔记本,笔记本上满满记载着中国最早的火柴厂、上海第一家面粉厂和啤酒厂、天厨味精厂、中华印务馆等这些苏州河沿岸著名旧址的“来龙去脉”。
孙荣乾表示,下一步普陀区将结合苏州河每段的特色风情,以新的视角,分段布局不同的景观功能、产业功能和文化功能,通过相关的活动设计,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这些工业文明、历史文化的遗产。比如,根据原上海啤酒厂旧址在普陀区的情况,可以在夏季举办上海啤酒节活动。昌化路码头旁的上海纺织博物馆可以和附近的M50创意产业园强强联手,形成服饰、时装设计、发布新基地。利用造币厂、印钞厂等,推动其共建旅游纪念品特色店。还有长风生态商务区的商标火花博物馆、成龙电影艺术馆及工业文化艺术中心等,都将为上海人寻找“消逝的记忆”。
“一河五区”:将成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发展“高地”
“一河五区”,依托一条苏州河,其串起的长寿、长风、长征地区已露峥嵘,而正在建设中的真如副中心与桃浦地区,也即将熠熠闪耀。“商贸是普陀的传统优势和功能特色,区域内集聚了一批大型商贸企业、要素市场和商贸业载体,”孙荣乾说,“通过5年的努力,普陀区将努力建设成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而‘一河五区’则是普陀结构调整、功能建设的亮点。”
提起作为全市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的长风生态商务区,孙荣乾“如数家珍”。原来,长风生态商务区是上海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的示范典型。该地区原为长风化工业区,以化工制造业为主,产业结构落后,污染比较严重。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大力建设,区域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未来5年,长风生态商务区在产业上将形成商贸会展、金融服务、文化旅游、高新技术四大板块,努力打造跨国采购中心、长风金融港、汽车服务贸易、苏州河旅游、生态智能、高科技研发的六大功能性平台。
除长风生态商务区外,其他“四区”也各有千秋:今后5年,真如城市副中心将努力使得新兴商贸、科技产业的发展特色更加鲜明,让城市副中心的形象更加凸显。中环商贸区则将加快优化交通配套环境,实现商贸业和科技产业能级提升,服务、辐射长三角的平台效应更加突出。长寿商业商务区将着力提升文化品味,建设特色商办楼集群,推进特色商圈建设。
晨报问答
问:普陀区已有“打造苏州河国际旅游项目”的打算,下一步将如何对苏州河游览进行完善优化?能否介绍一下有关苏州河整体开发建设的具体设想?
答:作为一张重点打造的“城市名片”,普陀区已专门成立了苏州河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未来,普陀区将利用苏州河水上和沿岸旅游资源,开发高品质的苏州河旅游产品。通过理念创新、产品创新、运作创新和管理创新,对相关产业加快整合和联动,形成苏州河休闲旅游产业链,把沿河周边的商务、文化、产业、旅游等功能融合起来,将苏州河打造成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水上黄金旅游品牌”。
根据上海市“十二五”的规划安排,苏州河游船码头将从2座增至6座,游览线路将从外白渡桥区域直通真北路桥,全线长达20公里。普陀区拥有其中最长的河岸线,通过三至五年的时间,最终能够建成东段梦清园区域、中段曹家渡商圈区域、西段长风生态商务区区域的苏州河十八湾开放式高A级景区。
问:普陀区在民生服务方面有许多创新,如小区菜价通、长寿邻里中心等,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实施情况?这些好的做法是否已在或正准备向全区进行推广?
答:长寿邻里中心综合了标准化菜场、社区生活服务、老年俱乐部、养老院等多功能于一体,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务。一、二楼是总面积达2400平方米的标准化菜场。三楼是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引入家政服务、钟表维修、婚庆、电器维修以及照相冲印、快递、旅行社等服务项目;还有老宝贝俱乐部,为老年居民提供休闲、娱乐、聚会、学习、日托等多功能开放性的公益服务。四、五楼是由社会投资开办的长寿家园养老院。
抑制菜价、保障供应等民生问题一直为普陀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目前,普陀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创新建立了“菜价通”菜价信息监测系统,并作为今年重点实事项目之一。“菜价通”依托市政府实事项目“标准化菜市场蔬菜追溯系统”,从标准化菜场摊主的电子追溯秤中获取菜品每笔交易价格,计算出菜品的平均价格,更新显示在各社区的电子大屏幕上,使得小区居民快速了解到周边菜市场的蔬菜价格。去年年底在甘泉街道进行试点,受到广泛欢迎。今年,在试点的基础上,上半年已推进建设并覆盖了宜川、长寿、真如等6个街道镇、26家标准化菜市场以及74个小区。年末,“菜价通”将覆盖到全区104个小区。
【谈民生】
医疗:
“三个圈”确保医疗服务可及性
医生问诊5分钟,排队等候却要1小时――看病难问题始终是老百姓的一大心病。对此,普陀区已提出打造区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三个圈”,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更好地为普陀区居民服务。
孙荣乾表示,所谓的“三个圈”分别是:“10分钟医疗急救反应圈”,急诊病人拨打120后10分钟内可得到及时的医疗急救处置。“15分钟医疗服务圈”,居民步行15分钟左右,可以到达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内的各类医疗机构,享受基本医疗服务;“20分钟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响应圈”,区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接到应急事件报告后,20分钟内即可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在急救体系建设上,普陀区有同济医院、人民医院、中心医院、利群医院、中医医院5家医院开设急诊,加上桃浦和长征新建了2个120医疗急救站点,急救半径由原来的8公里缩短至3.5-4公里,基本能满足“10分钟医疗急救反应圈”的要求。今年,普陀区明确要打造区级医疗急救示范区,将对人民医院和利群医院的急诊流程进行改造,并考虑在长征的万里地区新建一个120急救站点,以进一步缩短急救半径。
在医疗资源布点上,普陀区确保了每10万人拥有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1万-2万人拥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保证居民在区内任何地方步行15分钟左右可到达各类医疗机构,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
就业:
青年参加见习岗位额外给补贴
普陀区作为人口导入区,就业压力比较大。目前普陀区已采取多项措施进行重点帮扶。
在就业困难人员方面,普陀区进行了重点帮扶,承诺“不挑不拣,一个月解决就业”。孙荣乾介绍,目前普陀区万千百人就业项目、社区“四保”岗位等公益性岗位共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约1.4万人。另外,还出台了特殊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费补贴(社保个人缴纳部分的全额补贴,区政策)和就业援助基地补贴(每人每年1000元,区政策),通过与“困难人员一次性就业补贴”(每人每年1.3万元,市政策)叠加,进一步鼓励企业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大学生就业问题也一直是普陀区关注的重点,为此已制定鼓励政策,支持企业吸纳各类就业帮扶群体,引导享受相关扶持政策,鼓励青年参加职业见习。目前,普陀区共有见习基地70余家,每年可提供约200余个见习岗位,对于参加见习的本区青年,除可享受市里的生活费补贴外(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给予最低工资标准的80%),另给予最低工资标准的20%补贴(区政策)。此外,针对就业困难大学生,普陀区还在全市创新实施了“青年就业启航实训基地”项目,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员的市场化就业。
对于有志于创业的人员,在普陀也可以获得鼓励政策的支持。对初创型组织,普陀区实施社保费补贴,进一步降低了初创型组织用工成本,带动就业岗位增加。目前全区在长征、石泉、长风、真如、宜川五个街镇建立了总面积超过12000平方米的开业园区,可同时扶持450余家小微企业创业。另外,结合今年普陀区创建创业型城区工作,拟在宁夏路652号建造一个总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融创业教育、创业实训、创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青年创业示范园区。
住房保障:
自行开发保障房面积全市居前
住房是另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普陀区在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也“可圈可点”。
孙荣乾告诉记者,普陀是老工业基地,同时又是人口大区,住房困难家庭相对比较多。总体看,普陀区住房保障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自行开发建设保障房的总开工面积居全市前列。在市里统筹供应保障房的同时,普陀区在自行开发建设保障性住房方面的力度是非常大的。2009年,在后备土地资源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普陀区专门收储了两块商品房用地建设保障性住房,还调整组建了一家国资公司,经批准后专业从事普陀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目前,区内自行开发建设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已经达到5个,分别是沪嘉北A、李子园A、金光二期、507坊、402坊,总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在全市各区县中居于前列。
普陀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相对较多,截至目前,普陀区已相继实施了三批共有产权保障房工作,其中第一批、第二批受益家庭分别达到3485户、1107户,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二。廉租房累计受益家庭已达6646户,其中2010年以来按新机制落实实物配租家庭116户,也是位居全市第二。公共租赁房目前也已经组建了运营公司,首批市筹房源的申请供应工作已完成,今年5月起此项工作已转入常态化供应阶段。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A股6家山岳景区中报披露,转型刻不容缓2019-09-25
- ·「脱贫攻坚」江口: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2018-12-06
- ·崂山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出炉 提出四大核心产业2018-11-23
- ·打造“锦绣两岸·创新皖都”合肥绕城运河段 低空飞行等旅游值得2018-11-16
- ·雪峰山:将厕所作为风景来规划和建设2018-07-13
- ·海南无人岛旅游开发 商机与风险并存2018-07-06
- ·激发城市民宿活力 共享+体验是条好路子2018-07-06
- ·万亿体育旅游市场渐启,热潮背后暗藏隐忧和挑战2018-07-06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联合发出“嘉兴倡议”2018-06-29
- ·老年旅游市场亟待规范2018-06-29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