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从历史文化传承到特色风貌营造
绿维导读
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过程中,基础设施、建筑、公共环境等风貌改造问题最为突出,绿维文旅梳理十余年规划设计经验,总结风貌营造思路与设计方法,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老旧小区中存在设施老化缺失、社区文化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的风貌。2020年7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四大基本原则,大力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意见》中明确,要坚持因地制宜,做到精准施策;坚持保护优先,注重历史传承。兼顾完善功能和传承历史,落实历史建筑保护修缮要求,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在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环境品质的同时,展现城市特色,延续历史文脉。
Part 1
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困境
现存的老旧小区建成年代久远,一般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本世纪之前,其构造技艺、设计标准及建筑功能都无法满足现代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更新改造面临诸多困境,居住情况复杂导致空间利用低效,建筑质量不佳导致结构问题突出,基础设施老化导致防灾能力匮乏,社区生活重置导致价值延续困难,还有产权分化严重问题等等,因此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迫在眉睫。
Part 2
风貌营造的四大要点
(一)“差异化”改造
绿维文认为,对涉及居住生活的一般问题,如建筑质量、结构、配套设施等,进行规范化改造;对社区内不同风貌类型的建筑设置针对性的改造内容,在社区居住条件改善的同时保留社区历史文化特色,使改造工作能因地制宜、精准推进。
(二)“渐进式”改造
渐进式的老旧小区改造周期短、见效快,减少或避免改造工作对老旧小区的历史风貌产生影响,也容易获得社会认同。
(三)注重历史文化与物质需求的平衡性
老旧小区是过去人们生活和居住的场所,记载着城镇街区的居住文化,尤其是历史文化街区,反映着城镇的自然历史演进。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追求历史文化与物质需求相平衡,也恰恰是城镇街区历史真实性的完美体现。
(四)注重社区生活网络的延续性
一旦社区人口结构发展改变,原住居民开始流失,社区生活网络就会遭到重构或者破坏,长期以来形成的居住文化与居住模式随即丧失,社区文化也将不复存在。社区生活网络的重构也一定程度上导致街区“绅士化”的现象产生,这也将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带来更多更为复杂的问题。
Part 3
特色风貌的设计方法
老旧小区改造的风貌营造要基于资源评价、场地空间分析及风貌定位,重点从整体色彩规划控制和景观风貌设计方面完成特色化构建。色彩规划设计总体调控社区的风貌,引导风格和形式,上承地域原生特色,下启社区环境空间设计。而环境空间设计则在形象上匹配原生风貌,在功能上承载社区集散,具体展现差异化风貌。
(一)社区风貌打造基础——色彩规划控制
色彩作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是最容易被感知的特色视觉元素,也是最有效的讯息传达媒介,同时色彩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社区中任何事物都不能存在于色彩之外,因此,色彩足以担当展示自然风采、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构成调控小镇风貌的基础。
1、色彩提取主要途径:城镇社区的色彩主要分为自然色、气象色、传统色、流行色四种类型。
2、色彩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的运用方法:首先确定色彩体系,其次确定城镇色彩控制范围。
(二)社区特色风貌营造——景观风貌设计
城镇老旧小区的景观系统按照空间范围和开发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社区景观、生态景观和田园景观,空间上呈现了从核心环境到关联环境、外部环境的层次关系,开发上呈现了从改造为主、保护为主,到保护改造结合的层次关系。
1、社区风貌——改造力度大,协调是关键
社区景观是居民聚落演化的见证,是地域文化传承的体现。其景观特征具备民间性、文化性、重复性等特质,在改造设计过程中要融合以上基本特质,形成代表性强、辨识度高的地域特征,将抽象符号转化为可被感知的视觉体验。
2、生态景观——保护为主,突出重点
生态景观是社区景观风貌的基底,对其进行梳理和控制利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景观包括山体、林地、水体等地貌元素,在改造的过程中应秉承保护和突出重点的原则。
3、田园景观——保护与改造相结合,点线面设计
田园景观一般处于社区的边缘衔接地带,以田园为载体,以农耕、荷塘等农产元素为肌理,是带有生活资料供给功能的景观,在生产农业物质产品的同时,还可生产农业审美产品,人工性较强,属于生态“撕裂地带”。
Part 4
风貌营造案例解读
(一)甘肃临夏八坊十三巷古城改造典范
临夏八坊十三巷是典型的回族聚居区和老城保护区,规划范围内有八座清真寺,依托八座清真寺形成大寺坊、祁寺坊、西寺坊、北寺坊、铁家寺坊、前河沿寺坊、老王寺坊、新王寺坊八坊空间结构,以及大旮巷、小南巷、坝口巷、北巷、沙尕楞巷等十三条街巷。区域内共有住户,4000户,居民人数超过1万人,47%属于低保户,规划条件较为复杂。
绿维文旅在该项目中,提出如下改造要点:
1、以历史街区原始风貌与民居保护为前提——换装、露骨(架)、活街、亮户;
2、以挖掘街区历史文化价值为基础——找魂、塑形、注魂;
3、以构建特色吸引力为核心——分坊、列巷、成街、入户;
4、以打造特色文化休闲聚集为重点——有商、有闲、一坊一主题,一巷一业态,一街一品;
5、历史街区旅游开发引导实现就地城镇化。
八坊十三巷设计效果
(二)山东富泉村村庄改造项目
富泉村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山旅游区大洼艺术写生基地入口处,总面积790.5公顷,共有318户946人,山地多,耕地少,文化保存完好,资源组合度较好,是典型的山村,也是一个典型的旅游区依托型村庄。2013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村庄规划试点项目,随后,绿维文旅根据其存在的问题,对其村域产业、村庄环境、景观及特色风貌保护、民居改造等进行了规划设计。
绿维文旅在该项目中,提出要以“三农问题”为导向构建发展架构,以泛旅游产业为核心的发展路径,在泛旅游产业主导下对村庄进行改造提升。
(三)新疆沙湾县特色乡镇规划项目
大泉乡位于新疆塔城地区,已被规划融入首都乌鲁木齐都市圈,发展全域旅游,打造休闲之都。大泉乡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涵盖自然人文两大类,以及农业、文学、美食、民族和生态等类型,其中以现代农业和乡土文化及特色美食最为突出。
经过绿维文旅的充分调研发现,大泉乡产业结构单一、村镇环境风貌杂乱、开发建设资金不足,急需通过新的规划进行转变。站在全域旅游角度,绿维将项目空间布局划分为“一核二环四区五村”,分别从旅游、生态、农业等进行规划,打造6大类核心产品,包括田园乡镇、生态牧场、休闲渔场、现代农场、休闲基地和风景廊道。
大泉村风貌设计
本项目的重点之一在于对当地的风貌改造,在每个重点村的设计中,结合文化挖掘、前期策划定位,形成了符合不同村落特征的不同的主题定位。并且通过对文化的研究,将各民族的民居文化与风俗习惯特点进行提炼,在改造中不单单通过单纯的立面进行提升,还将空间格局及景观小品进行重新设计与梳理,最终形成三个既能找到老房子感觉,又植入了现代生活方式的、具有特点和品味的特色村落设计。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绿维文旅:“旅游项目开发全程旅游孵化”八大服务2022-01-05
- ·绿维文旅:“沉浸式”温泉旅游的开发思路2021-11-05
- ·如何打造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2021-10-19
- ·亲子农业如何成为乡村振兴的“宠儿”?2021-07-15
- ·新疆旅游:文化润疆的模式探索2021-04-25
- ·从李子柒到拉面哥,乡村文化振兴,短视频能做点啥?2021-03-29
- ·互动型博物馆:设计施工七种落地模式2021-03-25
- ·绿维文旅:花卉的含义和分类2021-02-22
- ·科技赋能,小康旅游时代要“慧”玩!2021-01-20
- ·玩转设计元素,让景区“活”起来2020-12-16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