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调“十四五”文化建设,习大大指明方向!

2020-09-29 绿维文旅 标签:

习近平总书记:“‘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党的十八大明确“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党的十九大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2020年9月17日下午,正在湖南长沙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园区开展企业党建和内容生产、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习近平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守正创新,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专家认为,这是习总书记第一次专门视察文化产业园区,高度评价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再次强调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是未来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指针。

9月22日,习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一、坚定文化自信

“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我国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种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二、助推文化事业建设

“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一)公共文化事业不断进步

根据《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要全面实现文化发展改革的目标任务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广泛普及,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更加活跃繁荣,现代传播体系逐步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基本形成,文化开放格局日益完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十三五期间,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持续优化。“三馆一站”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部免费开放,基本实现了“县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基本公共文化设施逐渐完善;广播电视覆盖面持续扩大;出版事业蓬勃发展。

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加强。2019年,中央财政通过继续实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旅游发展基金等项目,共补助各地文化和旅游建设资金101.00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全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106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居民文化消费日常化趋势显著。文化消费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必需,2019年下半年,逾八成出游居民文化消费比重超过10%。居民参观免费场馆或观看演出或电影时,对购物、餐饮、交通消费的拉动作用显著。文化夜间消费潜力正在持续释放。

(二)文化事业“六化”建设

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

绿维文旅总结文化事业应做到服务均等化、设施标准化、使用公益化、经营市场化、服务数字化、传播国际化。

三、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

(一)文化产业呈现全新发展格局

“十三五”以来,文化产业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贡献进一步增强,向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不断迈进,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首先,文化产业快速增长。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5462亿元,比2004年增长9.3倍;2005-2017年年均增长19.7%(未扣除价格因素影响),比同期GDP现价年均增速高6.3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其次,文化新业态崛起。文化与互联网、旅游、体育等行业融合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最突出的特点。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文化产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格局。

第三,文化骨干企业壮大。据对全国5.8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2019年,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62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0%,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第四,文化拉动就业。文化产业门类众多,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就业形式灵活多样。据2019年1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达2789.3万人,与2013年末相比,文化就业总量增长了30.8%。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约占就业总人数的5%。

另外,文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我国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加大,同时向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倾斜,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步伐不断加快,投资主体日趋多元。

(二)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确定的新方向和新命题,同时也是经济建设的核心追求,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更成为焦点问题。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满足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需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过程中,要推进“文化+”和“互联网+”战略,促进互联网等高新科技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的应用,推动文化产业与制造、建筑、设计、信息、旅游、农业、体育、健康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第一,重点行业全面发展。包括促进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网络文化、文化旅游、艺术品、工艺美术、文化会展、文化装备制造等行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助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第二,融合发展。一方面是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农业、体育、健康、养老等产业的结合发展。

第三、转型发展。高新科技驱动升级,重点包括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重点文化产业展会转型升级等。

第四,创新发展。积极培育新业态,尤其在数字文化产业方面实现创新突破。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泛旅游规划设计机构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四甲广告
数字文化馆
乡村振兴
主营业务

旅游运营回答

如何做好旅游策划
第一, 精准的定位旅游景区定位,是景区开发的第一步,也是为旅游景区开局找魂的[详情]
特色小镇如何运营
1,运营体系一定要走在小镇实施的前边。只有将运营工作前置,小镇的生命机能才[详情]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
十四五应该如何编制?
为编制好地方“十四五”规划纲要,绿维文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七大编[详情]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杂志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电子期刊

专题导航: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景区提升|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温泉规划|景区规划|旅游小镇|主题公园|度假区规划

扫一扫 订阅“绿维微信电子刊”
旅游·小镇·乡村振兴
收藏干货,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账号:绿维文旅lwcj2005

中国旅游规划四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络营销支持:北京绿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Email:web@lwcj.com 邮编:100007 绿维创景联系方式,策划、规划、设计等项目咨询QQ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D座 京ICP备12033662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