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从产业价值的提升看文旅融合

2019-04-03 绿维文旅 标签:文旅融合

 导 读

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正向纵深推进。绿维文旅董事长林峰博士认为,应该从产业价值的角度看文旅融合,注重如何通过融合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的附加价值。

以下是观点全文,部分发表于中国文化报:

旅游是包含多个产业的行业概念,文化是包罗万象的多层次范畴,两者并不平行。但旅游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关联,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从价值论的角度而言,文化主要体现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旅游作为一个市场化产业,更多地体现出经济价值,作为旅游规划企业,我们更多地从产业价值的角度看文旅融合,注重如何通过融合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的附加价值。

一、文化和旅游相互渗透相互关联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在发展中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对于文化产业而言:

一方面,旅游的融合为文化传播提供了载体,是文化交流与扩散的有效渠道。通过旅游能够促进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在游客移动过程中扩大文化的影响力,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另一方面,旅游拓宽了文化产业的市场空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消费对于文化具有很大需求,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文化在游览过程中传播,能够使其走向大众,走向市场,实现经济价值。

对于旅游产业而言,文化是提升旅游品质的重要因素:

一是文化能够赋予旅游产品丰富的内涵,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二是文化能够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在游览过程中融入文化内容,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

三是文化为旅游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在文化融合的基础上,结合先进技术,使旅游产品从静态变为动态,从无声变为有声,从而创新旅游体验。

二、文旅融合应注重创造更大价值

1、文化≠旅游

文化和旅游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旅游离不开文化,文化通过各种形式渗透在旅游当中。

但是,就概念逻辑而言,文化和旅游是两个不平行的概念。

我们把旅游称为行业,因为旅游是由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产业要素组成的行业概念,以旅行过程的服务为目标,从而形成市场化的行业结构。

而文化是包罗万象的多层次结构概念,形态多样,内容丰富。旅游中一定包含文化内容,但不能说文化中涵盖旅游,产品中再多的文化内涵也不能代替游程中的餐饮、住宿、游乐等服务,无法代替旅游的商业化市场形态。

因此,文化和旅游部可以作为行政概念产生,但从概念逻辑的角度出发,这两个领域的概念是不平行的。

2、文化产业价值≠旅游产业价值

文化产生的多为形而上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旅游本身作为市场化产业,体现出的主要是经济价值。文化产生的精神价值不可定量,可以定量的是旅游的经济价值。

因此,文化的价值和旅游的价值属于两个层面的内容,但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目的是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旅游成为文化的载体,目的是弘扬中华文化,而站在旅游的角度,我们更多地探讨如何用文化为旅游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和产业价值。

3、提升产业价值是文旅融合的关键

作为旅游规划企业,绿维文旅主要从产业价值提升的角度看待文旅融合。

旅游产业的经济价值而言,以挖掘产业新动能为基础,可划分为四重价值:

第一,文旅融合产生的新业态、新产品、新商业模式、新技术、新IP、新媒体能够拓展延伸文化和旅游产业链,形成政府驱动下的多个产业的互动发展。

第二,旅游带动的多产业聚集,能够增加当地就业岗位,为大众创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带动当地老百姓致富。

第三,旅游过程中融入文化元素,能够带来消费与人气的聚集,从而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推动企业良性发展。

第四,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带来区域经济总量的增加,提升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就文化产业的精神和社会价值提升而言:

首先,文化渗透进旅游,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一方面让文化落地,另一方面给予旅游多样化的收益结构。

其次,文化的融入增加了旅游的体验感,提升旅游产品吸引力,推动旅游产品实现优化升级。再者,文化可以带来品牌价值的提升,使得旅游本身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感和特色性。

最后,文化是上层建筑的价值再升级,是意识形态的价值弘扬,对旅游活动的整体价值有重要的提升作用。

总之,文化和旅游虽然属于不同层面的概念范畴,价值体现也不尽相同,但在发展中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重要贡献。

三、文旅融合发展需要创新引领

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创新理念进行融合。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特性出发,结合市场需求,以“六新”引领文旅融合的创新方向,是未来文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下,以创新的思维促进产业动态融合,提升产业整合能力、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延伸能力,拓展文化旅游发展空间,才能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发展。

“六新”理念即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IP与新媒体。

文旅融合的创新方向“三融三合六创新”

1、 新业态创新——挖掘消费新动能

根据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在原有十二大要素的基础上,绿维文旅提出了新旅游“十八大要素”。(扩展阅读:旅游十八大要素及业态化创新)

祈福模式创新:九华山入口广场“须弥山悬空金佛”

2、新产品体系——推动供给侧改革

通过挖掘区域文化的特色与亮点,创新文化展现形式,并通过旅游过程传达给游客,使文旅产品具有层次丰富的体验感、内容精致的新颖感和技术融合的科技感。

体现区域文化特色与亮点:抚远市鱼文化博物馆

3、新技术应用——实现智慧化转型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模糊现实、区块链、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是未来植入文旅产业的重点内容。

融合文化内容与现代技术:白马山飞天之吻

4、新商业模式——引领运营管理创新

如共享经济模式、俱乐部模式、众筹模式、个性定制模式、分时分权一体化模式等。

“非遗文化”实现盈利:中国插花艺术博物馆

5、新IP打造——提升品牌价值

文化旅游新IP打造的关键在于迎合市场需求,在深度挖掘目的地文化的基础上,对文旅资源进行创新整合,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形象、受众群体高的文创产品、喜闻乐见的休闲作品和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白马山度假区:醉舞流光广场

6、新媒体应用——打造精准营销模式

旅游具有分享的特征,新媒体的移动性、实时性、互动性很好地契合了旅游者的游览分享需求,与文化结合的旅游产业,能为新媒体提供更丰富的传播内容。

四、开发高收益文旅产品

我国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注入新鲜血液,尤其是新的产品打造方式和提升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文化旅居、文化村落古镇、文化分权、社区型度假休闲等为代表的新型产品结构受到大众追捧。

1、文旅综合体是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

突出特色和体验性的文化民俗村、文化小镇、文旅商业综合体是城市休闲度假群体的“新宠”。

2、演艺节庆产品成文化旅游盈利引爆点

导入旅游演艺和节庆旅游产品,形成节庆旅游产品和旅游演艺产品时间序列化,成为了引爆区域旅游经济的重点。

3、文化旅居成文化旅游产品核心吸引物

文化民宿、主题客栈、精品酒店等为代表的“文化旅居”将成为文化旅游发展的趋势。

4、文创产品成为文化旅游传播的载体

文创产品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代表,通过展览展示、产品化及销售等一体化推进,可以增加旅游收入,同时更是目的地形象获得有力推广的重要渠道。

5、分权与共享创新文旅产品

文化旅游创新需要与工业创新、农业创新、科技创新相结合,成为新常态的经济驱动和文化繁荣的催化剂、新杠杆。分权度假是工薪阶层也能享受到高端度假的创意方式。

6、文化媒介跨界旅游营销大有可为

文化媒体跨界旅游营销大有可为,利用综艺娱乐节目、短视频传播等的高流量,带动区域旅游发展;利用现有成熟IP带动区域目的地IP的植入与打造将为旅游目的地带来更高的IP延伸价值。

7、研学类文旅教育产品发展潜力大

文教产品发展潜力巨大,现在主要开发产品为研学旅行。绿维文旅总结了适宜研学旅游目的地的“7+2”开发体系,即“七大专项产品+两大基地建设”。

• 工业科技旅游产品

• 自然生态旅游产品

历史文化旅游产品

红色旅游产品

乡村扶贫旅游产品

• 现代景观(城市)旅游产品

• 特色游学产品

• 研学户外营地

• 研学旅行基地

8、旅居生活方式的打造成为主流趋势

未来,文化旅游产品是一种针对多方位的旅游情景体验和生活需求的综合开发景区发展都是以一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方式进行打造。因此,社区型的度假休闲产品是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产品发展主流趋势。


本文关键字:文旅融合 查看更多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泛旅游规划设计机构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四甲广告
数字文化馆
乡村振兴
主营业务

旅游运营回答

如何做好旅游策划
第一, 精准的定位旅游景区定位,是景区开发的第一步,也是为旅游景区开局找魂的[详情]
特色小镇如何运营
1,运营体系一定要走在小镇实施的前边。只有将运营工作前置,小镇的生命机能才[详情]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
十四五应该如何编制?
为编制好地方“十四五”规划纲要,绿维文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七大编[详情]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杂志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电子期刊

专题导航: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景区提升|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温泉规划|景区规划|旅游小镇|主题公园|度假区规划

扫一扫 订阅“绿维微信电子刊”
旅游·小镇·乡村振兴
收藏干货,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账号:绿维文旅lwcj2005

中国旅游规划四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络营销支持:北京绿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Email:web@lwcj.com 邮编:100007 绿维创景联系方式,策划、规划、设计等项目咨询QQ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D座 京ICP备12033662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