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小国”的生态旅游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郭佩芳表示,中国人口众多,建立保护区后,可能无法妥善安置周边居民。国外有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但中国生态旅游有时候却变了样子,带上了中国特色。中国虽说是海洋大国,但按人均却是“海洋小国”,人均占有海岸线长度、海域面积、海岛数量等,比不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也比不上日本,所以国外的一些做法,中国不一定适用。
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恢复海洋自然环境和资源,对人类活动进行限制,比如禁止进入,禁止捕鱼、打鸟,禁止设置工业和市政排污口等。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的人们而言,影响有正面亦有负面,但多数专家认为,正面影响占主导地位。
虽然周围老百姓在保护区内和周边地区养殖、捕鱼等行为受到了限制,但很多人因旅游所提供的就业机会而受益。比如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旁边的小村落里,老百姓通过游客接待,在保护区周边卖各种小的商品,或直接参与到保护区的保护管理中,有了新的收入来源。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专家丘君介绍,在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珊瑚礁潜水”等旅游活动,保护区可以用这笔收入,投入到后期的保护当中去。但不同的保护区应该提倡怎样的旅游方式,要根据其资源而定,不能一刀切。
在国外,由于人口较少,通常能尽量照顾到保护区里每个居民的生活和发展,关注比较多的也是生态旅游。当地居民做各种土特产,表演具有当地风情的歌舞,生态旅游手段也更加丰富多彩。因为可从中受益,居民有积极性,愿意支持政府的保护工作。在国内,比较好的海洋自然保护区案例是浙江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这个保护区是与国际合作的试点项目,具有先进的技术条件,是旅游经济、自然保护和社区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联合国世界地球村有限公司正式运营2013-12-26
- ·巴西世界杯飞机转场将造成大量污染排放2013-12-26
- ·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又添新成员2013-12-20
- ·瑞士为阿尔卑斯山最古老冰川盖毛毯保温防融化2013-12-20
- ·全球森林覆盖图出炉 12年间狂降150万平方公里2013-12-13
- ·世界环保大会首次举办动物福利论坛 倡导善待动物2013-12-13
- ·地球宜居时间还剩17.5亿年?2013-12-02
- ·国内外专家参与若尔盖高原湿地保护2013-12-02
- ·欧洲游:持欧铁通票可享邮船优惠2013-11-29
- ·全球环境基金援助我国湿地保护项目启动2013-11-29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