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重重 国内葡萄酒企业如何应对挑战
2012年7月份出台的《葡萄酒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消费潜在市场,“十二五”期间,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葡萄酒文化和知识的普及,以及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重视,低酒精度的葡萄酒在酒类消费中的比例将继续增加,为行业发展提供了空间。
但是对于即将过去的2012年,对于国内葡萄酒生产企业来讲不是一个轻松的年份,它们承受了来自于国外和国内的双重压力。
来自国外的压力那就是汹汹涌进的进口葡萄酒,各种葡萄酒的展销会进口酒的展位更是占到了70%。进口葡萄酒关税的下调、欧洲经济的不景气、国内进口分销渠道的疏通与铺展等等,这些都是导致进口葡萄酒数量的激增和价格下行的主要原因。
来自国内的压力,原始的压力是源于葡萄酒产业的行业划分和由此而承受的税负和所能享受的产业政策。不同于国外,新中国的葡萄酒企业自诞生那一天就划归为轻工业。
还有不断加剧的来自原料的压力。确切地讲,是来自土地的压力。国外的葡萄酒厂一般隶属于个人或合作社,始于葡萄园收益于葡萄酒。而国内的葡萄酒企业则是与果农利益相关而又冲突的不同群体。产量、质量、价格、供应量,这些十分不稳定的因素存在已久,且至今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即便是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也仍存在隐忧。
日益加快的城镇化和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都使原来的葡萄果农有了更多的选择。对于那些地处沿海和临近城市的葡萄酒企业来讲,葡萄原料的供给愈发不稳定,土地的使用成本也会更高。
此外,国内的葡萄酒企业今年又新增了两重压力,一是由新的葡萄酒产业“十二五”规划带来的,二是源于食品安全新规。
或许是由于产业划分的缘故,“规划”增加了行业准入的门槛,尤其是在产量和实施要求方面。实际上,本意虽好,但规划者却忽略了葡萄酒生产农业的属性和半手工业的特点,过高地设立了准入条件。
在国外葡萄酒生产大国,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小酒厂比比皆是,有的年产也就十几吨,设施与设备也并不现代,但它们生产的葡萄酒却特色鲜明,非同一般。过高的门槛不利于国内葡萄酒企业开发特色葡萄酒,也会阻碍以葡萄酒生产加旅游为特色的城市周边地区的小企业的发展。
2012年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少,也涉及到了葡萄酒企业。有句话叫做“道德是高度,法律是底线”。我们的葡萄酒食品安全要设定底线,但更要让底线的设定科学、严谨、符合国际上同类产业的特点与习惯。
目前看来,国内的葡萄酒食品安全标准还有些含混,过于严苛,与国际上不太接轨,例如在一些惯常使用的辅料方面缺少明确的说明。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质检总局:澳大利亚葡萄籽获出口中国准入资格2013-12-26
- ·公安内部禁酒令新规,倒逼葡萄酒行业重视“家饮”?2013-12-23
- ·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局开展全市葡萄酒行业联合检查行动2013-12-10
- ·英报:“禁酒令”推动中国酒商“放低身段”2013-12-06
- ·新疆和硕县葡萄酒产业联盟标准通过审定2013-11-27
- ·山东《蓬莱葡萄酒庄聚集区总体规划》出炉2013-11-20
- ·健全旅游要素 打造国内最大的葡萄酒庄集群2013-11-11
- ·《酒类行业流通服务规范》颁布2013-11-07
- ·蓬莱葡萄产业链标准化之路2013-10-28
- ·河北省邢台市出台实施方案 构建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2013-10-21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