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对于落实国家社会民生政策的必要性
旅游业具有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等功能,发展旅游业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改善民生。
(1)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
旅游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国际经验表明:当国民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呈现大众化、普遍化态势;人均GDP 超过2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开始向休闲旅游转化;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时,旅游消费开始向度假旅游升级;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时,则开始进入远距离旅游、跨国旅游和高档旅游消费的度假旅游经济时期。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2005年达到1700美元,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2006年我国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2009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3678美元。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东西差距明显,旅游需求呈现突出的多样化特点。发展旅游就要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来满足公民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旅游规划对于民众来说,是满足生活需求的必需内容。
(2)满足民众扩大交往、融入社会的需求
美国行为学家克莱顿?奥尔德弗的“生存 关系 成长理论”揭示,当民众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保障之后,就产生了社会相互关系发展的需要,即通过社会交往开始融入社会,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追求认知社会,人际交往等。旅游就可能成为满足此需求的一种平台,如青年人走入社会、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交际朋友、积累社会经验等需要,为旅游发展提供了机会。开发知识型、文化型、体验型、刺激型等旅游产品,则能适应民众追求基本发展机会和提高发展能力的旅游人生需求,实现旅游人生和人生旅游。
(3)满足民众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自我实现需要”和“受人尊重需要”是最高需求的两个层次,人们只有满足基本生理、生存和生计需求,才可能产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旅游动机,即人为了成长或发展的需要所产生的旅游动机。旅游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是由于人的成长与发展需求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变革。提供休闲型、度假型、享受型、成功之路型、文化体验型等旅游产品,才能满足民众提高生活质量、追求幸福感、完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旅游规划,可以改善民众生活环境,完善民众休闲生活方式,整体提高民众生活质量。
(4)满足民众参与旅游生产的需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障就业。旅游作为劳动密集服务型的第三产业的龙头、世界第一大产业,其提高就业率,增加就业机会的产业容纳能力很强。旅游规划,可以通过实施旅游富民工程,扶持旅游企业,提供旅游就业岗位,增加就业,保障民生。
(5)提升民众的精神文明素质
旅游业发展与民生关联的要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4个层面。其中,文化层面是反映民众的旅游文明意识、旅游文明知识和旅游文明道德。我国部分出境旅游者在国外大受非议,主要是旅游精神文明的缺失。旅游精神文明能否转化为人们的意识、能力和社会实践,关键是要进行旅游文明意识、旅游文明道德与法制的全民教育,为旅游文明实践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并成为一种旅游文明自觉。发展旅游,可以提升民众的精神文明素质。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札记!2019-04-23
- ·俄罗斯将对中国过境游客实行72小时免签2013-11-06
- ·国庆出游看懂旅游法2013-09-11
- ·日照整治旅游市场2013-08-22
- ·海南旅游购物点评级有了新标准2013-08-06
- ·《旅游法》实施对北京旅游业的作用2013-07-23
- ·“六查六确保”规范宜春旅游市场2013-07-10
- ·邵琪伟:旅游法奠定了实现两大战略目标的制度基石2013-06-26
- ·旅游标准化试点问题解析2013-06-04
- ·国家旅游局公布《旅游行政处罚办法》2013-05-20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