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慢游”与“快游”:只是生活 无关快慢
近年来,“慢城”这个概念慢慢进入中国人的视线。2010年,江苏高淳县桠溪镇被世界慢城组织授予中国第一个“国际慢城”称号。有专家认为,“慢游”很可能成为我国一些乡镇未来发展旅游的全新模式。“慢游“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据媒体报道,6月15日,第三届中国消费经济高层论坛慢城峰会在江苏高淳举行,除了第一次在国内宣传推广“慢生活”概念外,还公布了他们认可的“十佳城市慢游地和十佳村庄慢游地”。貌似,我们开始慢下来了。
我们是该慢一慢了,快递、快餐、快轨、空中快线、微博、沙发……中国人似乎失去了耐性,对速度的要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旅游,这个本该最为放松的行为也往往被期许在最短的时间内游览最多的景点,最近甚至还出现了“闪游”、“微旅游”等时髦的形式。
“欧洲十国14日游”是不少旅行社的常规线路。诚然,欧洲确实不大,但不到两天就游历一个国家,似乎也太快了点。据说不少欧洲团导游最重要的任务是帮游客给照片分类――否则回国后游客们根本分辨不出照片的拍摄地点。这样的旅游,除了跟街坊四邻炫耀一下还有别的意义吗?
当然,慢下来也不代表一定就有“品质”。以高淳县桠溪镇为例,据报道,当地政府准备抓住“慢城”契机,大力打造生态景区――马路被修葺一新并装上垃圾桶,稻田被填平修停车场,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开办起来。更夸张的是,由于成为“慢城”后名声大噪,去的游客越来越多,上月初,慢城向自驾游游客收起了“尾气污染费”。在如此慢城之中,游客能得到多少优质的体验呢?这和一个满是农家乐的乡村有何区别呢?
其实,所谓的“慢游”与“快游”,剥去花哨的包装,更像我们一直探讨的“休闲旅游”与“观光旅游”,而两者本来就没有一个明晰的界定。所谓休闲不一定就是要到人迹罕至的荒野发呆、做梦,在故宫里面墙而立、发思古之幽情也是“休闲”;所谓“观光”不一定就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走马观花游览一个度假胜地,也是“观光”。
所以,慢与快,重要的不是形式本身,而在于游客自身的内心感受。名山大川置于眼前,心里想的还是薪水、业务,难免依然压抑;枯枝败柳握在手里,心里高兴一样能看出别致之美。
诗人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当旅游真正和喂马、劈柴一样,成为生活一部分的时候,所谓的“慢”与“快”,还有什么意义呢?(来源:中国旅游报)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城镇化建设中要保护好古村落文化2013-12-23
- ·陕西加快休闲产业发展2013-12-23
- ·2013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名单出炉2013-12-18
- ·2013中国旅游业十大热门事件2013-12-18
- ·雾霾警示最稀缺的旅游资源是什么2013-12-11
- ·横店影视城逆势突围亮点频闪2013-12-11
- ·福建:泉州打造文化旅游品牌2013-12-03
- ·12月将迎“年假游”高峰 自由行游客增加2013-12-03
- ·2013年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节俭文明主题突出2013-11-28
- ·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定为“智慧旅游年”2013-11-28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