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公认的慢生活城市特点的总结,在新城开发中,要实现城市慢生活新区的打造,形成都市人释放压力的出口,那么就需要秉承形态、文态、生态、业态四态合一,产城一体、城乡相融的理念,在空间设计上更加注重系统化、人性化、生活化,城市内涵上更加注重传承传统文化、张扬现代文明,着力打造生态化、现代化的城市环境,形成独特的、持续优化的享受慢生活的环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打造开放、敞开的慢生活区
打造开放、敞开的慢生活区,即从规划区地方文脉、地脉出发,通过专业规划和自然力量的成熟调节,使绿化、生态、景致之间形成有机呼应,打造一处具有独特观赏价值和人文精神氛围的“世外桃源”慢生活区,使其既有自然林木、野生禽畜,又能远离工业区和喧嚣闹市。从而让公众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出来,让民众稍微有点闲心享受一下‘慢节奏’的城市空间。
(二)引导慢生活业态
慢生活空间需要慢生活业态填补其载体,以满足慢生活区域自身的造血功能,成功实现自我运营。通过城市设计的5M城市生活理念,可以打造MOOD(放松心情)慢休闲购物、Meeting(交流聚会)广场庆典、Meal (享受美食)慢餐娱乐、Meaning(个性绽放)创意遐想、Melody(陶醉影音)音乐漫步等几大业态种类。
(三)构建慢生活新区慢行系统
目前,私家车、公交车仍是城市的主要公交系统。城市道路建设也处处凸显着“车行天下”的特征。慢生活新区应该打造慢行交通系统,实现新区交通的人性化。所谓慢行系统又称慢行交通,就是在“公交优先”的前提下,通过慢行系统网络,实现步行、自行车和公交、轻轨等公共交通的无缝对接,实现低碳环保的绿色出行模式。慢行交通的系统化,更加重视公共交通、自行车、行人的出行地位,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逐渐实现城市从“车性”到“人性”的回归。不仅是在缓解交通压力、改善生态环境,更是在倡导都市人群回归自然、享受“慢生活”,让城市代谢的速度慢下来,让市民的生活节奏慢下来。
(四)培养民众的慢生活意识
民众的慢生活意识是构建慢生活新区的精神力量,没有慢生活意识消费者的慢生活新区只能是没有灵魂没有内涵的空壳。可以通过组建“慢联邦”形式的组织落脚慢生活新城新区,形成慢生活新区慢生活意识的不断传播地。同时,通过城市宣传片、城市节庆活动、宣传图册等各种方式不断培养民众的慢生活意识,为慢生活新区不断注入慢生活新区该具有的精神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