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运营是当今一个热议的话题,政府运营现状是什么,政府运营存在什么问题呢?
在政府运营这个概念里,政府代表的是全体市民的利益,它通过制定宏观的城市规划发展思路和制定详细的土地规划以及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再辅以配合战略实施的各项游戏规则和部分强制手段,从而全面提升城市的价值和城市竞争力。但是,政府作为一个规则的制定者,必然需要一个特殊的群体来完全实现这个价值,确保其强大的城市再发展能力。政府运营城市是地产商发展到最高阶段的历史责任。应该说,地产商是政府运营城市的思路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它同时肩负两种责任,一是按照政府的要求,按规定用途把规划用途变为实实在在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另一方面,以购买土地的方式,使土地价值乃至城市价值逐步得到实现。这是政府运营城市的责任和城市运营商的责任的最佳结合点。若想使一些项目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必然要从大处着手,引进政府运营的观念。在未来几年里,具有政府运营商意识的房地产开发商,会在城市化建设中有更大作为,将为房地产业开辟一个全新的时代。
"政府运营城市",就是经营城市的政府性资产。这些资产应是政府直接管理和调控的,其产权归政府所有,政府拥有完全的处置权和调配权,这是政府运营资产的前提。政府通过合理、科学、公平地配置政府性资产,保障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这是政府的职责。政府通过对部分政府性资产进行市场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从而发挥政府性资产的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政府运营城市,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这是政府运营资产的最终目的。
从广义而言,政府性资产是属于政府有权管理和调控的所有资源和资产的总和。从形态上看,政府性资产有实物的,如工厂厂房、设备、道路、桥梁、学校、土地等;也有无形的,如土地级差地租、空间占用等。从性质划分,有垄断性的,如水、电、气资源,土地开发等;有竞争性的,如工商企业的国有资产等;也有非竞争性的,如办公用房、社会保障设施,学校、医院资产等。从资产使用的行业分布情况看,有工商企业的国有资�源 产,有行政机关的保障运转资产,有城市公用事业单位的城市公用事业资产,有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剧院等部门的社会公共服务资产等等。从狭义而言,政府性资产是指不包括工业局、行业控股公司以及流通领域的经营性资�源 产。本文中的政府性资产是指狭义的资产。
目前政府运营资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这是因为:
一是政府运营资产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政府转变职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政府职能正发生根本转变,政府将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从直接干预经济转向间接调控管理。按照市场公共经济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市场的缺陷和失灵,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任务就只能由政府来承担,并在资源配置、实现公平和稳定经济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大部分政府性资产仍按计划模式管理,由政府实施"统包统揽"。政府"大范围"的包揽和直接管理,是造成目前政府性资产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所在。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已把政府性资产逐步推向市场和社会,但远未发挥政府性资产的最佳效益。
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一方面,政府面临着转变观念和意识,及时转变职能,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的问题;另一方面,政府性资产管理和调控也面临着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问题,对有的政府性资产,要推向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的则要尽快退出竞争性领域,实现社会化管理。政府的职责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则,适时调整对政府性资产的管理和调控,通过对资产的合理资源配置,达到公平待遇;通过高效使用资产,充分发挥其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是政府运营资产是实现社会资源公平合理配置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市场的失灵和缺陷,需要有政府担当起实现公平和效率的角色,对社会资源进行公平、合理的配置。行政事业单位的资�源 产只存在来源渠道的不同,不影响其资产性质,归根到底是政府性资产。政府拥有政府性资产完全的处置权和支配权,而不是归部门、单位所有。因此,各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资产都应当纳入政府运营资产的范围。政府通过合理调整和公平配置,使所有公民都有权利公平、自由地共享这些社会公共资源,使这些资产发挥出最佳的社会效益,这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三是政府运营资产是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政府寻求解决财力不足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政府不断承受来自人口增长、社会保障、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压力,而财力不足将是各级政府面临的最大困难。因此,有效地组织城市服务和筹资是决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通过资产的统一、合理配置,灵活、有序地经营,盘活资产存量,提高政府资产使用效益,从而调剂闲置的资产,把节省下来的政府财力投入到更需要、更有效的城市服务项目中去,创新城市建设的筹资机制,实现政府运转和经营资产的良性循环。
为了推进政府运营资产这项工程,我们建议统一思想,形成政府运营资产的共识。
政府运营城市,特别是政府运营资产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政府各部门自身所进行的一种改革。同时,政府运营资产既是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建议首先要统一政府各部门领导的思想,进一步促使各政府部门都能站在全市的角度,从推进和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政府运营资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政府运营资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而,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全市一盘棋"的大局观念,以改革为前提,以发展为动力,以稳定为基础,创新城市建设的筹资机制和城市管理的运行机制,增强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使命感。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形成政府运营资产的共识;在行动上,形成政府运营资产的合力。
但是在眼下,"政府运营"已经成为贬义词了,下文就借用贬义的语调解读一下政府运营城市是怎样的:
政府运营第一招:生拉硬扯画大饼。以所谓的国际公开竞标方式招徕一帮挂羊头卖猫狗狐狸肉的规划设计机构,花巨资大刀阔斧搞规划,打着加速城市化的幌子,拉大城市骨架,所谓西进、东拓、南延、北扩,全面开花。一个50万城区人口、50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的中小城市,轻而易举地被画成超百万人、百万平方公里建成区的大城市,人口翻翻的规划比比皆是。规划结构描述全是老一套八股文,什么"一心两带四区"啦,"一核两轴三组团"啦。更有意思的是,不论国情、市情,全拿伦敦、巴黎或塞纳河、香榭丽大街作案例比较,胡乱引入似是而非的城市编织、城市芭蕾、生态城等洋规划理念,明明卖的是煎饼,却偏偏抹上巧克力、鱼子酱或奶油。
政府运营第二招:挖空心思跑省厅。光有政府运营规划还不行,落不了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是能摊好城市大饼的关键。于是分管市长、分管局长组成专门大队人马,动用各种关系、各种手段跑指标,市里往省城跑,省里往北京跑。时间就是生命,你不跑别的市就把你的指标瓜分了,指标就是金钱,跑一亩指标,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的土地财政收入到手了,比直接印钞票、抢银行还要来得快。各地政府有个不成文的干部考核标准,能跑指标的领导才是好领导。
政府运营第三招:嫌贫爱富乱许愿。政府运营规划好了,政府运营指标有了,就可以搭台唱戏,筑巢引凤了。各地政府会竭尽全力编造出BT、BOT、财政担保、以地置换等五花八门的融资方式满世界找钱,再编出N个不切实际的RBD、CBD等新城概念满世界忽悠一级开发商。不管自己城市咋不咋的,一律要世界500强企业,全国100强地产商,一旦钩搭上,就不惜一切代价乱许愿,割让土地的事常有,税收返还甚至直接以地方税收留成部分连续30年分给投资商,这些明目张胆的违规违法措施居然成了招商经验在各地传唱与效仿。
政府运营第四招:急功近利强卖地。生地被炒成熟地、毛地被拔成净地之后,就可以大肆推地了。频频制造"地王",适时运用饥饿疗法,冷不丁地制造"地荒"。每一届政府都希望开发商多拿地,多囤地,不顾市场需求,希望不断刷新地王,目的只有一个,多卖地,卖高价地,多挣钱,透支未来,让下一届再卖下下一届政府的地。
政府运营第五招:狼狈为奸坑百姓。击鼓传花,总有最后倒霉的,开发商不会把地烂在自己手里。经过一轮一轮的炒作,政府、一级开发商挣得钵满盆满之后,面对节节攀高的楼面地价,房地产商会在钢筋水泥上嫁接上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主题卖点,让永远处于弱势的老百姓甘愿掏出血汗钱与高息到银行贷款买房子,最终为前几轮庄家一一买单。政府不会公开支持高房价,一般会假惺惺地盖少许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出台一些无关痛痒的平抑房价政策,以掩人耳目,安抚民心。背地里,为拿到高价地的开发商调高容积率,以摊销楼面地价,采取不合规的减免税费,以促使开发商多卖房、快卖房,多挣钱再多拿地、拿高价地。有些领导公开出席开发商的开盘仪式或相关地产活动,以促进销售。政府心里明白,决不能让开发商吃亏,否则,谁还会高价拿地、多多拿地,如果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没了,政府的城市还能运营下去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政府纵容开发商忽悠老百姓,甚至直接作为开发商的帮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