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主题园,首先是个农业大课堂。这种主题公园,专业性强、知识丰富,可以寓教于乐,不仅能吸引大人带着孩子前来游玩,还能吸引学校组织大批的学生前来,市场空间很大。
让市民亲身参与,甚至动手干农活,也是农业主题园吸引人的独特之处。眼下,郊区许多地方都推出了可供市民认种的菜地,就是为了满足“市民亲身参与农活”的需求,这一项目潜力空间很大,但现在还未形成较成熟的操作模式。但这并不妨碍有的农业主题园推出一些节庆供市民短暂体验。最近孙桥农业园举办的丰收节,就在大棚中推出香草茶吧、蔬果吧等,同时还专门设置了浦东传统美食区,让市民游客品尝特色手工圆子、猪肉饼、浦东鲜肉粽子、杂粮系列等。大棚之外,还有丰富多彩的田园类生活可以给游客体验,包括钓龙虾、摸鱼、摘橘子、采青菜、掰玉米等。有手工情结的游客,还可以参与风车制作、花卉扦插、香袋香包制作、编织彩带、沙画制作、仙人球嫁接、南瓜雕刻、香皂制作等。
农业主题园,还是展现创意农业的天地。奉贤的申亚农园等景区,特别受都市白领的青睐。比如其中栽培的水蜜桃,不仅在春天就已成熟,比普通水蜜桃提早了一两个月,还可以在冬天开花结果,让市民在冬天下雪时也能吃上新鲜的桃子。又如其中种植的南瓜,可长成白天鹅、丑小鸭、圆萝卜等各种稀奇古怪的形状,还可以请艺术家在南瓜表面作画。那里的小番茄就像一串串葡萄,呈现红、黄、白、青等各种颜色。充满创意和惊喜的农园,已是面向都市人的现代农业天地。
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也使市郊农业主题园魅力大增。位于廊下镇的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就格外注重乡村文化的挖掘和培育。目前,镇上中华村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支莲湘队,当地农民可以随时随地为游客表演这种乡村舞蹈。去年,当地还编了一出乡村生态情景剧《姚府娶亲》,演员都是中华村和周边的村民,舞台就是那里的小桥、流水、田园乃至整个村落,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当地的民俗传统和风土人情。在各方的要求下,该剧连演了几十场。今年国庆期间,廊下中华村又推出了《姚府娶亲》的姐妹篇———《姚府祝寿》,再次受到市民游客的欢迎。可以说,农业主题园要想长盛不衰,必须要注入当地乡村文化之魂。
当然,农业主题园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有关部门提早进行规划,使其布局、定位更加合理,真正实现错位竞争。目前,农业主题园处处开花,一方面可以满足市民快速增长的休闲需求,但另一方面则可能造成重复建设,市民到过一处再也没有兴趣去另一处。如果市郊农业主题园能形成鲜明“个性”,不仅某一处园区的“回头客”增加,而且市民还可以挨个儿去体验不同的农园,这样市郊休闲板块才会蓬勃兴起。
农业主题园还应该避免“照搬”市区公园。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市郊有的地方已经出现了一些大型农业主题园,几乎就是市区公园的翻版,其中园林、绿化尽可能追求档次,农业基地也要尽可能整齐好看,吃饭、住宿也不再以乡村风情为基调。这就不再是农业主题园了,也就对“渴望走出城市、回归田园生活”的市民没了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