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现代城市遭遇最剧烈风暴 “纽约民众从容应对”?
“很多人会预设美国在风灾应对上有着特殊的优越性,但是如果看到全景,如果不人为拔高,我们并没有特别值得一提之处,你更应该看到现象背后的根本危机。”
威利・舒伯特是一名美国记者,当地时间2012年10月28日7点许,风暴桑迪来临前夕,他刚结束在纽约的采访,打算坐大巴回华盛顿的家。但是那班车毫无征兆而又毫无交代地被取消了。
整个纽约的公共交通已经在当天七点关闭。他借助智能手机上网查询,有惊无险,终于赶上了最后一批风暴前从纽约驶出的大巴。
“很多人会预设美国在风灾应对上有着特殊的优越性,但是如果看到全景,如果不人为拔高,我们并没有特别值得一提之处,会出现感人的故事也会出现失误和问题。你更应该看到现象背后的根本危机。”
威利指的是,风暴桑迪背后最根本的问题是工业社会发展模式本身的瓶颈,而纽约作为一座特大现代化城市,正挺身在这种发展模式的危崖之上。
州长声嘶力竭的呼喊
“这就是飓风?桑迪你快来吧,不要让我再等了。”2012年10月29日白天,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卡娜莉亚在社交网络FaceBook上戏谑道。
在提前数日就开始的大量新闻预警、政府停课通知、学校安全警告面前,飓风当日令部分人失望。如果你问一个住在曼哈顿39街以上的人“桑迪时你还好吗”,他大半会告诉你其实一切如常;如果你问的还是一个国际留学生,他还可能会说:“美国人太大惊小怪了,瞧那抢购食物的队伍!”
“其实我们主要问题就是停电,其他都还好。”吴谦是纽约大学的学生,他们所处的是曼哈顿下城的“灾区”。来自国内的询问,让不少中国留学生烦不胜烦,在他们眼里,桑迪没什么特别,只是无法坐地铁去“法拉盛”买菜和吃火锅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动干戈的预警是没必要的。家住纽约市Staten Island区的穆尔,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在风暴来袭的周一,她没有听从避难的告示,驾车携两个孩子前往布鲁克林,结果车抛锚了,一阵洪水卷来,换来的是两具孩子的尸体。
新奥尔良风灾时,大量民众相信飓风不会摧毁坚固的房子,没有及时撤离,最终酿成惨剧。这次纽约市学乖了,宁可过度防备,也不再心存侥幸。
10月28日。“给我出去避难!不要待在家里!”纽约州长安卓・科沃莫反复在广播里声嘶力竭呼喊。政府机构通过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向民众发布了大量预防指南。“浴缸里可以储满水以防断水”、“准备好手电筒,不要被灯火通明的假象迷惑”、“将户外容易受破坏的东西搬进去”……来自飓风多发地佛罗里达州和加勒比海地区的人们,也会乐此不疲地分享飓风防护的经验。
至少提前一天,纽约的爱迪生公司已经紧急通知说如果出现洪水,他们会停止曼哈顿下城6500户人家的供电,因为在洪水中,通着的电缆会带来更多的损害。在那则紧急新闻的下方,便是如何应对停电的链接。
你也许会对美国应灾系统心生羡慕。然而,正如孙子所云:善攻者,攻其不能守也。
这不该是70年代的事情吗!
纽约州独立系统交易运行机构(NYISO),坐落在纽约州郊区一座不起眼的建筑物里,但它的外围禁止参观者拍照。
这里是整个纽约州连接各发电站、电力传输设施的中枢,是纽约的电力动脉。“我们有很多预防紧急的措施。上一次瘫痪事故已经是好几年前了,还是人员、设备等多种因素偶然巧合所致,以后不太可能了。” NYISO的工作人员肯尼斯,在10月26日桑迪到来之前,曾自信满满地对记者表达着从容,“瞧,在漆黑的太空都可以看到,我们纽约的灯火辉煌!”
然而大规模停电还是发生了,供电网路的下游出了问题。纽约的地下,密布着庞大的电缆网络。为了预防雨水对电缆的伤害,部分地铁口曾进行过加高。但这种预防在“完美风暴”桑迪面前几乎徒劳――类似的罕见风暴只在1991年出现过,那次风暴还没有登陆。
大水漫灌进地底,最终泡坏了大量的电力设备,NYISO的网站上每天都更新着电力设施修复的状况,城市居民们则每天感知着自己对于电力和能源有多依赖。根据2009年的数据,美国人均能源消费量是中国的4.5倍,而纽约更甚。
当加油站的油耗尽时,托尼离工作人员手中的加油嘴仅差五辆车的距离,这已经是他当天第二次的遭遇了。“这简直是不可思议!这不该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事情吗!”《纽约时报》引用了当事者的惊叹。纽约政府不得已免除了部分石油运输的税费,还宣布每位市民可以在联邦政府提供的加油车免费加十加仑的油。但政府系统焦头烂额中的混乱出现了,当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告知市民这个好消息时,联邦政府已经决定了那些有限的汽油应该优先为紧急车辆服务。
25%的通讯电塔倒下了,主要的无线通讯服务商Sprint失去了20%的网络,T-Mobile失去了15%。破天荒地,几大通讯服务商进行了第一时间的网络的共享和合作,但手机依然显得无力,风灾去后,《纽约时报》惊叹,路边付费电话的春天来了。
如果说备用电池拯救不了手机只是折磨生活,那么备用发电机拯救不了医院就是人命攸关了。
纽约大学医学院的发电机在桑迪过后没能运作起来,“作为结果,我们必须把215名病人转运到其他医院。”纽约大学的医生安德鲁感叹,“事情总是快速地往我们料想不到的方向发生。”
风暴一过,早已准备好的施工队伍便奔赴前线进行维修,由于灾难巨大,纽约与新泽西自身独力难支,明尼苏达等州的专业维修人员早已待命。金融街在这里,联合国在这里,这个超级城市的瘫痪是不被允许的。
危崖上的城市反思
尽管美国媒体不吝批评甚至炮轰,美国政府还是赶着出台了各种应对政策,例如:规定一辆车上必须乘坐三个人以上,以减少受灾城市里的交通压力;紧急筹备旅馆以安置灾民,虽然也会有人抱怨花钱订好的酒店被莫名取消。
有人说,“睡觉前看到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在电视上忙碌,睡醒后还是看到他在那里忙碌”。在美国,灾难面前的当政者有无法推脱的责任:做好了,没人夸你;搞砸了,这将是你政治生涯抹不去的污点。
桑迪来之后,纽约市政府的网站信息发布实时且巨细不漏,打开GOOGLE地图的链接,就能发现,哪些区域现在易发洪水,哪些区域比较危险,哪些区域比较安全,离你最近的避难所和红十字医疗点在什么地方等等。
在特殊的时刻,政府并不能全派上用场。莫塔・奥吉特是哥大新闻学院的老师,她家里就收留了5个家里停电停水或者是家在外州而回不去的朋友。此外,人们去别人家洗澡乃至借住更是常有的事情。很多习惯在美国已经习以为常,包括灾难面前没有哄抬物价,包括灾区发放物资时不需要核查就可以直接领走需要的东西。
人们在网络里分享消防员穿着制服在洪水里拯救宠物的照片,并称之为灾难中的温暖,没有人会去指责“人还没救完却去救狗”。宗教团体和志愿者组织倾巢出动,以至于皇后区的一些避难所里,志愿者的人数比避难者还多。
风暴过后,如果你问城市里的居民,很多人会告诉你根本没觉得什么。如果你看看数字,尽管桑迪选择在人口最稠密的美国东北部地区登陆,但死亡的人数其实并不高:纽约市人口800万人,因桑迪死亡41人,而上一次新奥尔良市人口118万,因卡特里娜死亡59人。
但如果就此说“纽约人民从容应对”却也未及全面,因为“纽约人民”只是一个想象中的共同体。
11月4日,“我们快要死了!快要冻死了!”住在纽约市较为偏僻的Staten Island区的多娜告诉来访的官员,“赶紧把你们的卡车开到这里来,已经三天了!”
这是纽约市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但是灾情却没有受到媒体和政府的及时关注,红十字会等仍然不见踪影。该区区长吉姆甚至愤怒地告诫居民,不要再把钱捐给红十字会。
杰夫・伯里克是纽约的资深政治咨询师,他对笔者说:“Staten Island是纽约市一个比较不重要的选区。”
曾经有人分析新奥尔良风灾后果严重的原因之一是那边主要是黑人区,但没人可以确信Staten Island今天的遭遇也来自政治上的轻视,正如无法确信桑迪这样的特殊风暴就源自全球气候变化。
美国媒体开始把“城市如何应对天灾”的话题延展到“城市及其背后的发展模式本身是否值得反思”上来。
受惯了宠爱的纽约,正在极端天气面前无所适从,它傍水而建,依靠着港湾来输送大量的油气能源,而这种地理位置,又偏偏让它在气候变化面前风险倍增。
从艾琳到桑迪,“百年一遇”级别的风暴,纽约连续14个月里就遇到了两次。如果说预防是基于过去和经验,那么当未来变成不可预知的黑天鹅,城市又如何自处?城市规划,如果没有更宏观的“文明规划”和“文明反思”便难有作为。
令美国人吃惊的是,身为共和党人的布隆伯格在大选前突然改变了主张,决定支持奥巴马,理由是通过桑迪意识到了气候变化的危机感。有人说,他看到了在救灾、预防工作下面,某种更根本的东西,那种东西让他超越了党派的局限。但也有人说,那只是政治上顺应形势的表态而已,巨大的天灾本来就把天平推向了重视大政府和社会福利的奥巴马。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里文外商”创新打造文化小镇样板!2019-05-12
- ·特色小镇的街道创新设计2019-05-12
- ·亲子游新理念:自然+未来主义,农场+商业2019-05-12
- ·创造每年5000万人流量神话的商业综合体,长啥样?2019-05-12
- ·用商业街景区化概念提升商业地产品质2019-05-12
- ·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助力临沧旅游新突破2013-12-18
- ·褪色的摇篮 走进工业革命发源地伯明翰2013-12-10
- ·温泉之旅 全球最奢华的十处温泉疗养地2013-12-10
- ·追着节日走 兜兜转转英国最棒圣诞集市2013-12-03
- ·泰国“医疗旅游”成热潮警惕落入非法陷阱2013-12-03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