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民俗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提升――齐云山月华街
村落文化研究
喧嚣、拥挤、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催生了一批想要回归自然,寻找本真信仰的旅行心态,迎合这种心态产生了多种旅游形态模式。其中特色民俗村落以其独有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建筑景观,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但是,这种村落式文化景观的现状令人堪忧,急需在还原本真的基础上加以保护和提升。本文将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一、村落文化景观及其保护的内涵
1、村落文化景观的内涵
文化景观的本质是人类与自然互动的产物,是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反应了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他不仅包括空间形态还包括人类活动、社会组织等人文内容,本身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
特色文化村落作为一个历史演化的结果呈现于当代,他的形成实质在于动态与静态人文景观的相互影响以及内在的循环组织过程。村落文化景观的变化通过社会与空间表现出来,其与社会、生态关系之间通过人的活动方式相互影响,通过村落空间景观规划的合理引导影响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特色的社会、生态关系,在此基础上反过来与村落空间景观形成紧密的组织关系。
2、村落文化景观面临的问题及保护
飞速发展的经济,物欲横流的社会形态,使得社会发展逐渐摒弃了清新悠闲的生活氛围,造成了现今乡村城市化,城市膨胀化的局面,产生了诸多发展矛盾――居住、健康、医疗等。在相对偏僻的区域,载有历史厚重感的文化景观也逐渐被人忽视,冷落,有些文化传统已经消失。而这种文化传统恰恰是维系村落社会关系的组织要素,因此我们必须以保护文化传统为宗旨,遵循文化景观内在演化的脉络,与人的活动形成互动,动静结合,来进行文化景观的保护。
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究其内涵,是一个涉及生态保护、建筑修复、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的综合课题。在宏观层面上,应保护建筑环境与生态环境,研究村落自演化过程,分析其发展规律,防止规划设计蔓延对整体景观造成破坏;在微观层面上,对建筑群落及单体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建筑形式引导控制,在保证村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维系并发展村落可视性景观元素,从中引导居民生活方式向有利于村落文化景观演化的方向发展。
二、齐云山月华街案例研究
以嘉靖皇帝敕建的“玄天太素宫”为主体的月华街一带是道士和香客的向往圣地,被誉为中国道教第一村。文革时期,山上道士全部被要求下山,因为无处可去,他们就将一些殿堂拆除或改造成民居,形成一个自然村落,开荒种地,艰难地维持生计。宗教政策落实后,山上也相继恢复了宗教活动,恢复和新修了一些殿堂,于是便形成了村庙相连,村落中有宫观,宫观中有村落的奇特景观。
绿维在对齐云山进行景观提升设计时,从村落整体景观、村落公共空间、村落动态人文三个角度,实施了动静结合的保护。
1.村落整体景观保护
月华街位于齐云山顶,以玄天太素宫为主体建筑,其余大部分为居住型住宅,较小面积的农田散布其中,还有一部分未加利用的山间野地。因此,合理布局村落建筑,明确村寨扩展空间,减少占用农田资源,控制建筑景观色彩和材料,就成为了我们的主要任务。
(1)村落扩展空间研究
村落扩展空间的确定,是保护整体景观的前提。控制村落轮廓是保持村落合理建设规模、保护村落特色的途径之一。因此,绿维采取对整体村落轮廓的控制,来防止村落建设无序蔓延,有效合理的保护村寨景观,而不仅仅是阵对村落的天际线。
村庄空间布局
如上图所示,根据当地地貌特征,在原有建筑基础上结合稻田景观有限制性(指的是建筑风格以及建筑本身与村落形态构成有机的统一体)的扩大建筑单体的数量,增加游客接待量。
(2)建筑群风格延续
建筑群风格延续主要包括建筑色彩、建筑材料、建筑配件三方面。
项目初期,绿维对项目地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发现:齐云山月华街的建筑风貌属徽派建筑的一个分支,没有义乌古建的精细雕琢,却更加幽明了,没有黄山宏村的气势磅礴,却独居一片齐云望穿世事,这片寂静,难得,难忘。就此前提,我们应该加大修建性保护力度,以尽力恢复建筑及相关设施的原始风貌为宗旨,让环境的陈旧感还原历史的经典,展现历史在此演变的种种痕迹。
但现状却是,在这闲云野鹤般道家信众聚集的地方,出现了众多如下图所展现的种种不和谐现象(乱搭私建、简易彩钢板比比皆是、下水管形式多样、局部环境脏乱差等等)。
建筑现状
为了延续当地特色,绿维将单体建筑拆分到细节,进行重新整理,分区排号,并兼顾照明用的灯具以及下水管的形式等。然后,再将它们分类组合到单体建筑上面,就此进入一步步深入而细致的方案设计阶段。
下图是绿维根据月华街的地方特色,单独设计的一套灯具,并将其分别配送给每家每户,在风格统一的基础上,又保持了每栋建筑各自的小风格。
村落公共空间保护
村落建设是一种社会性建筑行为,其中肯定会出现代表性的建筑单体或者公共集散的广场等。其景观设计,是展现当地传统文化元素的最好载体,一定要避免破坏性元素的出现。
下图所示的是项目地的涌泉广场。这个广场是村落上唯一较大的公共集散空间,并且有一口天然的水井,名为“ 泉”,是交通的汇集点,但文化表现力不足。针对这点以及甲方的要求,我们对建筑和广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挖掘当地的传说和故事,提取精华,将创意点叠加到静态景观上面,让其成为故事的载体,赋予其深刻的含义。
涌泉广场实景照片
涌泉广场调整方案
3.村落动态景观保护
一个项目的顺利进行,需要得到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大力支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尽量与当地居民做好沟通,减小对其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当地村民是这个村落历史与文明的活体演义,其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文化景观系统自组织的关键过程,因此不仅从思想上,同时从政策、财务等多方面予以鼓励与补助,引导其延续并发扬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让这种方式在自然的状态下形成又一个景观吸引点(现在的月华街的居民是以前道士的后裔,由于交通的限制与外界相对封闭,所以他们保持了原有的生活及生产方式)。
上图涌泉广场的改造还有一个考虑因素,就是让其形成一个游客聚集休息的场所,并且能在此观赏表演,表演的内容就是上面所提到的“道士”日常生活中“修道”的状态,体会他们的“无为而治”、随遇而安的“道法自然”。
三、总结
目前,我国快速的城市化带来了空前的时代革新,但发展过程中缺忽视了本土文化景观的保护,对于本土文化景观两大要素――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文化传统的传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区域性特色文化景观的价值很高,急需得到保护。我们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枯燥的单体静态的景观表述,而应该让其成为动态景观的有力载体,让景区文化的焦点在动静循环中得到保护和提升,再将知识层面的文化融入其中。这种提升是内在的、长远的相互促进,是鲜明的、有力量的。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新农村建设的奇迹-艺术工程立面改造2013-10-21
- ·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休闲提升2013-10-21
- ·葡萄酒庄及酒庄案例简介2013-10-21
- ·新农村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坝村2013-10-15
- ·新农村游乐――相如文君浪漫家园2013-10-15
- ·用创意打造休闲农业2013-10-15
- ·用浪漫打造农庄――蓝调庄园2013-10-15
- ·郊野休闲新方向――生态农庄2013-10-15
- ·与考古专家一起再现古城楼兰风貌2013-10-15
- ·宁夏兰一山庄――从土地上长出来的建筑2013-10-15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