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眼”看公共文化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2012-09-25 绿维创景 标签:

      

 公共设施的浪潮与思考
近年,公共设施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这既是中国综合国力上升的必然表现,也是人们生活水平与精神素养提高的必然要求。奥运契机引发了新一轮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升级,奥运风潮过后,则进入到了文化设施发展新阶段――各地新建的博物馆、大剧院、艺术中心等层出不穷。

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符合社会文明发展趋势――这些由政府或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公益性场馆,包括大型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电影院、剧院等,既是居民接触和普及文化艺术的重要场所和最佳渠道,也是满足公众文化需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同时,通过城市底蕴与现代艺术手法结合的创意性表现,还可作为城市的文化标志性景观,增强城市的魅力与影响力,成为城市的新地标与新名片。

虽然作用巨大,但这一轮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和困扰,主要如下:

1、成本过高。过于追求标志性而导致高造价与高维护成本,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大剧院与艺术中心屡见不鲜;

2、利用率过低。功能的单一性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要,如精心建设与布置的博物馆即使是在免费的情况下,往往也仅有寥寥数人参观; 

3、项目缺乏群众基础。目前我国各地文化设施的建设具有一定盲目性,缺乏市场调查,演艺节目的引入缺乏群众基础,使得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4、经营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即使是先期投入由政府埋单,但高昂的维护成本使得众多文化设施难以为继,这也是困扰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造价高、利用率低、缺乏群众基础、经理管理上存在一定特殊性,无论是社会价值,还是市场价值,都使得公共文化设施的“性价比”大打折扣。如何准确衡量公共设施的综合价值,并使其充分发挥公共性和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利用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单纯从文化角度很难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绿维创景认为,应该转换思路、转换眼光,跳出文化来思考其解决之道――即从旅游角度对公共文化设施进行休闲化提升,通过模式创新、手法创新等,激活公共文化设施的“公共”本质,实现其利用价值最大化。

公”与“益”的统一
 

1、公与益统一成为必然趋势

公共设施是一种公益项目,更多的偏重于公共利益、偏重于为大众服务,就我国公共设施的运营现状,公共性与经济效益大多没有实现统一。但纵观国外成功的公共设施的发展轨迹:“公”与“益”可以很好的融合,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公益的“公”绝不是代表免费或由政府买单,过多的政府参与,某种程度上还会阻碍公共设施的正常发展;而“益”的实现则更为重要,既要体现作为公共服务功能的公共利益,也应该实现自身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价值――这也是公共利益更好、更大、更持久的体现。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已相当大,剩下的运营问题则是积极采取措施,实现“公”与“益”的有效统一,即政府实现模式上的转型,更多的让市场参与,给予企业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建设前期就需通盘考虑设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规划与经营的双钳制推动,从而保障公共设施的可持续运营和价值的最大化。

2、市场参与,实现价值最大化

随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经营模式日益成熟,以政府为经营主导,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中:从政府主推到企业参与,再到政府与企业联合经营,实现了经营模式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了公共设施的“公”“益”价值。以下为几种常见模式的基本判断:

(1)政府主导。政府全额拨款,主管单位负责经营:有利于保障公共性,但政府负担相对较重,企业缺乏活力,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主导。企业自负盈亏,自筹资金保障场馆顺利运营:有利于充分获得收益,但过于商业化,企业更多的关注经济收益,而忽略了场馆的公益性,不利于大众参与。

(3)政府+企业经营。政府外包给企业,即政府拥有场馆所有权,将场馆外包给企业经营,给予企业一定补助,企业则负责开展各种商业活动解决运营资金。通过双方的通力合作,激活了场馆的运营活力,既能有效减轻政府负担,又可保障场馆的公众性及可持续运营。政府+企业模式是我国公共文化设施经营模式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公共文化设施效益最大化的最佳运营组合方式,将成为未来公共文化设施经营的主要方向。

模式创新是“益”实现的前提,公共设施价值的充分挖掘,还取决于打造手法的创新:用休闲景区化手法对公共设施进行品质提升,更能体现公共设施的收益功能:通过自身品牌的创建,实现价值最大化。

休闲景区化的利益体现

3、休闲景区化的利益体现

(1)门票与原有功能的利用

很多公共文化设施都设有门票,一方面应该做好旅游、讲解教育等配套服务;另一方面,也应该引入一些相关的展览展示或活动,丰富自身的吸引力。大剧院、图书馆、电影院等,也有自身一些演出、放映、图书出借等功能,在符合公共利益的基础上,以市场化的眼光,利用好原有的功能,是公共设施的利益基础。

(2)文化的充分挖掘

文化是公共文化设施的魂之所在,任何项目的开发建设必须围绕特定的文化展开,文化的充分挖掘能够有效的放大公共文化设施原有功能的价值,成为公共文化设施经济效益的又一来源。以大剧院为例,如国家大剧院,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经营十多项演出项目,给剧院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田汉剧院充分挖掘田汉文化,将其广泛渗透到演出娱乐、文化旅游、教育培训三大特色领域,成就了今日的辉煌。

(3)商业的有效补充

商业活动是公共文化设施经济收益的重要补充,主要包括配套服务及经营相关产品,如上海大剧院,除演出功能外,还有观光餐厅,另备有贵宾厅、咖啡厅、地下车库等配套设施;国家大剧院在演出时出售各种与演出剧目相关的碟片、玩具等,实现了剧院的额外收益;田汉剧院除举办各种演艺项目外,还大力发展演艺培训,并将涉足领域拓展至办学、写字楼等,创造了收益模式的多元化。

(4)外部空间的全方位利用

公共文化设施的外部空间包括建筑空间与场地空间,即建筑顶部、建筑内部和公共场地。其中,建筑顶部可打造空中花园,形成观景平台;建筑内部可通过引入大型活动,提高使用率;公共场地可承办各种露天展览、大型露天演艺等,获得额外经济收益。

(5)与周边资源的互动

与周边资源整合,开展各类旅游活动成为公共文化设施经济收益的来源之一。许多旅行社都将公共文化设施纳入到游线中,如国家大剧院开展了一系列旅游活动,与旅行社合作纳入北京游线,通过开展旅游参观活动获得一定经济收益;田汉剧院在演艺主业良性发展后,将目光聚焦到与旅游相关的行业,通过与旅行社合作、将演出门票与景区门票整合,有效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泛旅游规划设计机构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四甲广告
数字文化馆
乡村振兴
主营业务

旅游运营回答

如何做好旅游策划
第一, 精准的定位旅游景区定位,是景区开发的第一步,也是为旅游景区开局找魂的[详情]
特色小镇如何运营
1,运营体系一定要走在小镇实施的前边。只有将运营工作前置,小镇的生命机能才[详情]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
十四五应该如何编制?
为编制好地方“十四五”规划纲要,绿维文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七大编[详情]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杂志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电子期刊

专题导航: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景区提升|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温泉规划|景区规划|旅游小镇|主题公园|度假区规划

扫一扫 订阅“绿维微信电子刊”
旅游·小镇·乡村振兴
收藏干货,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账号:绿维文旅lwcj2005

中国旅游规划四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络营销支持:北京绿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Email:web@lwcj.com 邮编:100007 绿维创景联系方式,策划、规划、设计等项目咨询QQ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D座 京ICP备12033662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