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整治老别墅改家庭旅馆
社会各界对鼓浪屿都很关注,都希望维护好、建设好、发展好。综合整治要更加注重鼓浪屿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传播,把鼓浪屿的美展现出来,力度要更大,成效要更明显,要建立起长效机制,要让居民和游客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让居民和游客满意。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蒙徽
在鼓浪屿生活了一辈子的申遗顾问何丙仲,一栋栋老别墅细细看去,眼泪差点掉下来。
鼓浪屿百年风华的老别墅,被家庭旅馆改得“面目全非”:有的不考虑百年建筑的历史风貌,连瓷砖都贴上去;有的索性只留下老别墅的“壳”,内部格局统统破坏。
鼓浪屿的家庭旅馆,已经“泛滥成灾”。岛上1200多栋老别墅,每4栋就有1栋被改成家庭旅馆。不仅仅是“泛滥”,家庭旅馆中六成以上没有营业执照。
百年老别墅一声叹息。缺乏人文内涵的家庭旅馆,“吞噬”着老别墅仅存的生命力。
鼓浪屿的美,在于它的文化,在于写满传奇故事的老建筑。
整治家庭旅馆,刻不容缓,老别墅已无法再等。
缺证照
310多家家庭旅馆,仅126家持证经营,还不到一半
1.87平方公里的鼓浪屿上,挤了310多家大大小小的家庭旅馆。这个密度,大到让专家吃惊。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些旅馆中,超六成家庭旅馆没证照。
时光回溯到2008年,那时,鼓浪屿的家庭旅馆行业才刚刚起步。
“当时,岛上只有十多家家庭旅馆,有关部门为了发展旅游业,决定对该行业进行鼓励发展。”鼓浪屿家庭旅馆协会有关人士表示。
于是,2010年、2011年两年间,民间资本注入,岛上大兴土木工程,鼓浪屿家庭旅馆飞速发展。5年间,翻了足足20倍。
记者注意到,岛上大部分家庭旅馆集中在东南部和中部人流密集的地方,更是一家挨着一家。而在这310多家家庭旅馆中,“正规军”只有126家,还不到一半;而无证和证照申请一半被冻结的高达190家,超总量的六成,其中85家向相关部门递交了相关材料,105家完全无证照。
“家庭旅馆属于特殊行业,没有证照就相当于被挡在了法律保护的大门外,这对商家、对游客甚至对鼓浪屿,都是存在隐患的。”该负责人说。
没韵味
家庭旅馆表面小资,实际却没能传承鼓浪屿老别墅的人文味
即便存在证照危机,家庭旅馆依然有“泛滥之势”。
据不完全统计,鼓浪屿上有1200多栋饱含历史底蕴的老建筑,超1/4被改成家庭旅馆。
著名时评人连岳,曾一度搬到鼓浪屿居住。每天,沿着蜿蜒不平的小路,眺望寂静的深院、斑驳的高墙、破败的门窗,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体味那个年代的故事。在他看来,红砖、灰墙的老建筑,远比红黄、翠绿的现代感,更有人文味。
比如,泉州路的金瓜楼,典型的南洋与欧式风格混合建筑,梁、柱、楣、檐、板、角装饰着各种中式浮雕。尽管已是斑驳破旧,但依然在向世人诉说着旅菲华人黄赐敏一家的喜怒哀乐。
可如今,岛上不少家庭旅馆让鼓浪屿变了味。“表面上看,家庭旅馆给鼓浪屿增加小资色彩,但这种表面小资,只是空洞和苍白,没有文化内涵,和丽江、乌镇没什么区别,那不是鼓浪屿。”鼓浪屿申遗顾问、厦门市文化局原局长彭一万说,鼓浪屿的美在于它的文化,在于老建筑背后的悲欢离合。“就算是给老别墅新生命,这生命也该源自老别墅自身的历史底蕴、文化风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慧炯说,如果任由外力粗暴地改造老别墅,就会耗尽老别墅仅存的生命力。
要整治
整治家庭旅馆与申遗无关,只为还鼓浪屿的人文味
整治家庭旅馆,有人说是为了保护老别墅;也有人说是为了申遗。
事实上,申遗和整治家庭旅馆没有必然的联系。“没有申遗也要整治。”鼓浪屿管委会副主任叶细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并不是因为鼓浪屿申遗才要整治家庭旅馆。
鼓浪屿上的老别墅,目前多数已老态龙钟,而且厦门沿海多台风,加之白蚁侵蚀等原因,许多老别墅更是不堪重负摇摇欲坠。在叶细致看来,虽然一些家庭旅馆的存在,会对老房子的维护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是仍有很多经营者对老房子进行了破坏,甚至是严重破坏。“一些老建筑被重修后,虽然焕然一新,但已经失去了本来面目。可以说,是修一栋毁一栋。”申遗顾问、厦门市博物馆原馆长龚洁直言。“黄色、粉色,还有扎眼的橘色,三成左右的老别墅现已"面目全非"。”申遗顾问、郑成功纪念馆原副馆长何丙仲说,有一些家庭旅馆装修时,甚至都不考虑建筑风貌的问题,连瓷砖都贴上去了,还有的经营者把内部格局也破坏掉。
何丙仲疾呼,鼓浪屿上的家庭旅馆,确实需要一次大梳理。
声音
正方:得查处无照旅馆
厦门市民郭先生:鼓浪屿远离喧嚣尘世,是个超凡脱俗的去处,过度密集的家庭旅馆,令鼓浪屿艺术气质“褪色”。尤其是那些没有证照的,还存在安全隐患,有关部门应按照现有法律,坚决查处。
鼓浪屿居民林先生:鼓浪屿上的老建筑,不仅仅是一栋别墅或一条街道,更重要的是传承数千年的民族精神,是鼓浪屿最宝贵的财富。我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亵渎,包括空有华丽外表的家庭旅馆。
反方:整治不能一刀切
家庭旅馆业者张先生:在岁月风霜的侵蚀下,很多老建筑都濒临倒下,是家庭旅馆拯救了它们。当然,确实有不少家庭旅馆破坏了老建筑的风貌,但相关部门在整治时,可否不要一刀切,对于那些做得好的、传承文化的,是不是应该给予保护和宽容?
建议
市民董女士:龙头社区这一带凡是楼下的住户,大部分转租为店面,因为居民们看到了暴利。为了攫取公房暴利,有人宁可租简陋偏僻的地方,有人投靠子女,有人住到厦门的安置房。
但是,公房是国家的资源,怎能让私人谋利,希望出台相关政策。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三类主导: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创建要点(二)2019-12-20
- ·文旅服务业再迎减税利好,加计抵减提至15%2019-10-11
- · 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办法2019-07-23
- ·发改委:将推动文化旅游的提档升级2019-06-18
- ·2019年各省重点文化旅游投资项目名单。2019-04-01
- ·文旅部第1号令: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新政2019-03-25
- ·文旅部:落实习总书记文旅融合论述,推进2019年工作2019-03-25
- ·五部委推进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2019-03-25
-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要点2019-03-25
- ·八部委联合发布"十三五"文化旅游提升实施方案2019-03-25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