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村庄分类发展路径与布局规划

2019-03-15 绿维文旅 标签:村庄规划 乡村旅游

 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是顺应村庄发展实际而提出的村庄就地城镇化及乡村现代化理念。村庄分类发展的本质是分类促进乡村现代化和就地城镇化。

绿维文旅基于多年村镇研究及实操经验,综合村庄的空间分布、产业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区域环境等因素,将村庄发展归纳为城市化结构、小城镇结构、中心村结构、特色村结构和其他多样化结构五种类型,综合村庄的空间分布、产业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区域环境等因素,提出村庄规划五大要求以及“1+6”规划体系,推进村庄分类形成适度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的乡村发展结构。

一、村庄分类相关政策背景

村庄建设是乡村发展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出台了多个文件指导乡村发展,重点推进村庄分类、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庄规划编制、产业融合、特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一)分四类推进村庄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其中,集聚提升类村庄是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占乡村类型的大多数,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城郊融合类村庄是城市近郊区以及县城城关镇所在地的村庄,具备成为城市后花园的优势,也具有向城市转型的条件;特色保护类村庄是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搬迁撤并类村庄是位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以及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

(二)因地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

2018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庄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印发,要求因地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文件以村庄条件基础为依据,对四类不同村庄规划提出指导意见。一是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庄可规定实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要点,并纳入村规民约。二是具有一定基础和基本条件的村庄,应编制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的村庄建设规划,提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卫生厕所建设、生活污水治理、村内道路建设和村庄公共设施建设等整治项目并明确时序。三是有基础、有条件和有需求的村庄要在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基础上编制更加全面的村庄建设规划,制定厕所粪污治理、村庄产业项目、农房建设和改造、村容村貌提升和长效管护机制建设等相关措施。四是民宿经济发展较快、建设活动较多的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村庄,还应在上述基础上提出建设管控要求和特色风貌保护要求。

(三)统筹村庄规划建设工作

20191月,中央农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19年底,基本明确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等村庄分类;到2020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文件指出要逐村研究村庄人口变化、区位条件和发展趋势,明确县域村庄分类;统筹谋划村庄发展定位、主导产业选择、用地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建设项目安排等;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在编制中充分听取村民意见,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搭建乡村规划综合服务平台,引导大专院校、规划设计单位下乡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服务。

(四)扎实推进乡村建设

2019年中央1号文件专章阐述“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阶段性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提出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括饮水安全、农村道路、乡村电气、乡村物流、宽带网络、危房改造等一系列领域;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要求以县为单位抓紧编制或修编村庄布局规划,并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二、村庄分类的意义和目标

(一)村庄分类是村庄结构调整升级的必然

1、村庄分类有助于解决乡村发展失衡问题

2、村庄分类有助于实现乡村空间集约化发展

3、村庄分类有助于优化乡村现代化发展条件

(二)形成适度规模化、特色化和现代化的乡村发展结构

村庄分类发展的实质是就地城镇化和乡村现代化。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未来乡村发展将形成以基础设施适度化、基础产业发展适度化、居住集中适度化、公共服务和商业化社会服务支撑化为内容的现代化结构,在这个结构下,各地乡村村镇结合自身特征进行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从而构成乡村发展、美丽宜居、生态合理化的发展格局。

在这种发展结构下,整治提升东部区域产业相对集中、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在相对集中前提下促进产居融合,进行环境整治,形成更加发达的工农业相互支持的小城镇化发展结构。而针对产业结构单一、居住规模小及基础设施薄弱的西部地区村庄,要有效导入合理的特色产业,进行村庄调整和聚集,进行工业化农业发展。

三、未来村庄发展五种结构类型

根据不同村庄的区位条件、发展现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的不同,未来村庄发展将形成城市化结构、小城镇结构、中心村结构、特色村结构和多样化组合结构等五种类型。

1.城市化结构

这类村庄主要分布于我国各大中心城市周边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周边,地理区位优越、交通较为发达、产业结构相对丰富,与中心城市的联系相对较为紧密,应实现率先发展,通过全面整治提升,进而发挥辐射作用,带动相邻村庄的发展,实现全面城市化。如苏州市形成了全面城市化村庄与花园式乡村相互融合的结构。

2.小城镇结构

分布于县、镇乡及其他小城市周边村庄,交通区位相对便捷、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可与临近城市融合发展。通过城镇与村庄功能融合、空间融合、产业整合、人居环境整治等手段,形成基础设施、人口规模、产业规模、公共服务配套等适度规模化的产居融合一体化,即小城镇结构。

3.中心村结构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落,是乡村的普遍表现形式。这类村庄有的交通、经济条件发达、二三产业基础较好,像江浙发达地区的村落,通过整合提升形成适度规模的经济强村;有的以种养殖业为主导,但二三产业薄弱,像北方平原地区村庄,通过改造提升、优化居住环境,聚集产业优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优势,形成区别于大规模田园的比较规模化的集中化大村落,即中心村结构。

4.特色村结构

拥有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等特色资源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是彰显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应统筹保护、利用和发展。通过切实保护村庄自然田园景观、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尊重原住民生活习俗,全面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环境,科学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可形成以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为支撑的产业经济强村。

5.多样化组合结构

对于中西部的山区、丘陵地区这些非大尺度区域、非平原区域的村庄,因区位交通不便、居住环境差、村落空间布局分散、人口规模小、管理困难等原因,将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整村搬迁、撤并合村等形式,保留一部分自然村庄,形成一部分特色村庄,构建一部分集中化大村落,再结合特色小镇和建制镇发展,构建出多层次多结构的乡村现代化发展路径。

四、村庄分类发展五大路径

村庄分类发展形成的特色村模式、中心村模式、小城镇模式和城市化模式,在发展层次上层层递进,加上多样化组合模式,形成村庄分类发展即就地城镇化的五大路径。

(一)城市化模式

城市周边村庄社会经济及空间发展要经历融合——配套——发展3个阶段,三个阶段层层递进,逐步完善发展。

1.jpg

图 村庄城市化示意图

1.融合阶段:融入城市发展,促进城乡统等

1)发展战略融合

一般来说,中心城市的战略发展规划在产业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对近郊地区发展做出了原则性指导。因而,近郊村庄在发展战略上应注重体现都市圏一体化意识,主动接受城市辐射,依据城市区域分工,合理确定符合自身经济发展规律的战略、方针、政策和职能定位,以加强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2)空间功能融合

一是要打破村庄行政区划限制,加强与城市边缘建设用地功能的衔接,突出集约节约用地理念,统筹安排、功能互补、协调发展。二是拓展区域绿色空间,将村庄的绿色空间纳入到整个区域的绿色空间建设中来,有效补充和拓展区域绿色空间,充分利用和保护村庄绿色空间的同时,为城市提供生态屏障,为市民近郊出游提供活动空间。三是控制生态廊道,针对对区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共同生态廊道,要统一协调各城镇规划,严格控制廊道两侧建设,保障廊道的畅通及可持续发展。

3)交通网络融合

交通网络融合是城乡统等发展的基础。城市通过构筑区域性交通网络,发挥基础设施引导作用,创造集聚条件,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村庄在交通建设过程中,其线形、断面、建设水平等方面应与城市有机对接,促进人流、物流的顺利畅通及城乡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

4)基础设施融合

村庄基础设施的规模、布局一般不是很完善,制约了其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在区域层面上应实现与周边城市基础设施的共享共建,是近郊型村庄发展的必然选择。

2.配套阶段:服务城市经济,转变农村生产方式

城市周边村庄在产业发展上立足于服务城市经济,应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增加非农业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换。一方面,村庄要加强农业自身的发展,开发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中心城区企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及加工配套产品,向企业提供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村庄可发展民俗生态体闲旅游业,为城市居民提供闲暇生活空间。具有强带动性的旅游业能有效促进以农业为基础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形成产供销、旅工农、科工贸的产业化生产体系,从而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

3.发展阶段:借助城市优势,增强发展动力

中心城市具有吸纳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内聚力,能够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使地理位置、生产要素及产业结构不同的各等级城市承担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功能,实现单个城市无法达到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从而降低发展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近郊村庄要善于利用城市的优势来发展自己的社会经济:一是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凭借城市雄厚的资本、先进的科研技术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二是加强区域分工协作,优化资源分配。凭借城市的市场、信息优势,实现生产要素高效流动。按照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促进资源分配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三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城市在区域化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拓展。一方面是城市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部分产业需要外迁;另一方面是城市职能的拓展,都市区内出现新增产业。无论是外迁产业还是新增产业都需要通过区域协调选择合适的发展空间,从而应抓住机遇、吸引承担适合其功能定位的产业转移与城市统筹协调发展。

(二)小城镇模式

小城镇模式在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层次方面稍低于城市化模式,是城市化模式的低级阶段,其形成和发展路径与城市化模式相似,村庄同样要经历融合——配套——发展3个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小城镇模式中的城镇对村庄的带动作用弱于城市化模式中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模式中的城镇之于村庄更多的是相互间的融合及互促发展。

1.村镇融合,形成产居一体结构

村镇融合要综合考虑城镇化、工业化和村庄自身发展需要,是基于土地融合和空间融合之上的产业融合、居住集中、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村镇融合要求在形态上保留乡村风貌,在治理上体现城市水平,逐步强化城镇综合发展能力,形成适应于城镇化的适度规模化的产居融合模式。

2.互助互促,就地城镇化

城郊村及县城周边村庄要具备配套城镇发展的地理区位、农业资源及生态环境优势,有城镇化的天然条件。而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及社会化商业服务设施条件较好,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服务业相对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土地整理、搬迁撤并等措施,农村可以为城镇置换出更多的建设空间;通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可促进当地农业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生产,为城镇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促进城镇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可以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商业化设施,进一步改善城镇人居环境、社区管理与服务质量,促进区域城镇一体化发展。

(三)中心村模式

集中化大村落模式是相对于城市的广大村庄,基于现有村庄资源整合,按照搬迁撤并、集聚提升、特色保护的思路,通过空间重构、功能转型、产业复兴、人口回流、用地优化、文化活化等方式形成的一种乡村现代化模式。

2.jpg

图 集中化大村落发展路径

1.村庄搬迁撤并阶段:土地、人口等要素整合

1)需要搬迁撤并的五类村庄

人口规模小,人口流失严重的村庄——一些现状人口规模不足100人的小型自然村,和一些由于人口迁移渐渐空心化的村庄,这样的村庄不具备发展建设条件,理应搬迁撤并。

基础设施极其差的村庄——这类村庄因处于深山老林或荒漠化地区,村民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交通、水电、通讯、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严重缺乏,也不具备发展条件,也应被纳入搬迁撤并范围。

生态环境脆弱的村庄——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历史渊源及生活需求,很多村民自出生就生活在这些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而随着人口大量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这些地区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已经严重超负荷,如广袤的青藏高原,近年来因过度放牧导致生态退化,许多物种濒危。这些生态环境变化明显的区域,将被纳入搬迁撤并范围。

自然灾害频发的村庄——这类村庄因常年有自然灾害发生,严重威胁村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所以,这类村庄将会被纳入搬迁撤并计划。

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如建设军事项目,纳入活水源,自然、文化等保护区的村庄,也将会被纳入搬迁撤并范围。

2)应予以保留和扩大的四类村庄集中居住点

现状人口规模比较大的村庄集中居住点——一般参照《村镇规划标准》中的村镇规划人口规模分级标准来划分村镇等级。在具体规划和实施时,会按各规模村庄在区域中的比例情况来确定予以保留的人口规模村庄。

产业优势明显的村庄集中居住点——村庄种养业优势突出或二产、三产产业基础较好的村庄集中居住点,一般应予以保留。

自然生态优势突出的集中居住点——生态环境优美、田园风光秀丽的村庄,具备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康体运动、养老服务等绿色产业的天然基因,应当予以保留。

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的集中居住点——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振兴发展需要特别保护的村庄类型。

3)土地、人口、资源等要素整合

村庄搬迁撤并本身是土地、人口、生产资料等要素的重新整合,不仅涉及到空间层面的土地整理、人口迁移、住房、生产资料等的简单搬迁,还涉及到拆迁补偿、新建补贴、基础设施补充、公共服务完善、生态保护、社区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在搬迁撤并时,要因村而异,分期推进。近期迁建生存条件极度恶劣类的村庄,逐步迁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村庄,引导迁建人口流失严重及紧邻城镇规划建设区周边的村庄和村庄建设用地规模特别小的行政村。对位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可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生态宜居搬迁、农村集聚发展搬迁等方式,实施村庄搬迁撤并,统筹解决村民生计、生态保护等问题。

2.集中化大村落形成阶段:五大提升

为保障村庄集中居住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推进乡村现代化,需要以集体建设用地为依托,全面完善以国家大型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水电等为依托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居住条件、产业发展水平、农村公共服务条件和农村社会商业化服务条件,形成相对集中的居住结构、产业发展结构和公共服务结构,合理配置社会商业化结构,这五个方面相互配合,形成村庄分类发展的引导结构,其中也包括集中化大村落结构的形成。

(四)特色村模式

历史文化特色村、民俗风情特色村、自然风光特色村、产业经济特色村等是乡村振兴特色化需要保护的四种类型。特色村的形成发展,首先要找准特色村庄的特色优势,明确开发和保护重点。

1.以保护为前提的生态与文化特色村模式

对于有生态、文化特色的村庄,要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尽量保持村庄的完整性、原真性和发展的延续性。要切实保护村庄的传统选址、风貌、格局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全面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要尊重原住居民生活形态和传统习惯,加快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

2.以产业升级为内容的产业特色村模式

对于产业特色类村庄:一要强化新科技应用,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新技术、农村节能新材料,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营造农村宜居式环境;二要放大特色优势产业,以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宜居为核心目标,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营,放大自身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形成现代、生态、高效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三要培育新型经济业态,以优势产业为基础,培育农村物流业、电子商务业等,拓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业态。

(五)其他结构模式

西部山区和丘陵地区复杂的地域环境及资源分布特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域的村庄在空间布局、地理区位、人口规模、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从而决定了村庄发展的多样性。

村庄的多样化结构模式是按照就地城镇化和乡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结合复杂地域村庄发展现状情况,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居住条件、公共服务及文化等五大内容提升为指导,形成该区以自然村庄、特色村庄、集中化大村落(中心村)、建制镇或特色小镇等为内容的多样化多层次结构模式。

3.jpg

图 西部地区村庄的多样化发展路径

 

五、村庄分类布局规划

(一)五大规划要求

1.多规合一,统筹发展

乡村振兴规划是首先要完成指导区域乡村振兴发展的战略性和总体性规划,对县域内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措施作出总体安排,然后在此指导下,通过乡村空间布局、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乡村产业发展、宜居乡村建设、乡村生态环境、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等专项规划,进行深化和落实,全面指导县域乡村振兴落地实践。同时在“1+6”统领下,各地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编制各类年度实施方案、重点镇(特色镇)乡村振兴规划、重点村(特色村)建设规划、镇(村)土地利用规划等,最终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乡村振兴规划体系。

2.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随着当前农业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和村庄规划建设的持续推进,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提高,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雷同建设、千村一面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因而,在编制县域乡村振兴规划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把握村庄的差异性和分化发展特征,不高一刀切和统一模式,要突出区域发展重点及建设重点、体现地方和乡村特色,打造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美丽乡村,从整体层面提高村庄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3.强化融合,协调发展

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前提要求下,要将融合发展理念融入到乡村振兴规划的全过程。具体说,就是在规划中要注重城乡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产村融合、功能融合、要素融合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在空间功能衔接、产业发展布局、生态空间保护、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置等方面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发展相互协调、促进。

4.创新引领,激发活力

为推进农业农村特色化、现代化发展,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注重转变发展思路、创新规划理念、突出问题导向。制定乡和村庄规划,要充分考虑农业、农村、农民的基础现状、资源特征,以及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对规划的要求,积极响应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基本要求,广泛调动社会个方面力量,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主体、要素及市场,注重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乡村全面振兴,以文化复兴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以人才汇聚、土地政策优化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不断增长农业农村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5.保护生态,和谐发展

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重、自然恢复的方针,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贯彻“节水、节能、节地、节材”的建设要求,着重保护耕地与自然资源,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注重保护村庄传统文化,规划要突出村庄发展重点,注重挖掘利用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保护村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展农村绿色经济,围绕农村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经济和生态人居等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健康养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二) “1+6”规划体系

1+6”规划体系中,“1”指县域乡村振兴规划,是战略统领性规划;“6”指乡村空间布局规划、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宜居乡村建设、乡村生态保护、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等6个专项规划,是具体的深化和落实。

1.县域乡村振兴规划

县域乡村振兴规划是战略性和总体性规划,是乡村振兴的总体空间落实和时序安排。县域乡村振兴规划从总体上指明了乡村振兴的总体发展定位与目标、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社区居住、生态与文化保护、人才培育与创新、体制改革与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并在此指导下,衔接城镇体系规划,综合部署并落实到县域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重大项目建设,并制定一定时期的推进实施计划及目标。

2.乡村空间布局规划

明确县域内城市化区、小城镇区、中心村区、特色村区及其他村区发展结构的空间架构与功能定位,明确镇(乡)域山区、水面、农地、林地、草地、城镇建设、基础设施等用地空间范围。以土地集约化、高效化利用为目标,根据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总体空间布局,并结合村庄基本自然条件及发展需求情况,划定空间管制范围,提出各类用地空间的开发利用方向、设施建设及生态保育措施。

3.乡村产业发展规划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包括确定镇(乡)域一二三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目标、定位及发展战略,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一二三产业融合规划和产业服务设施规划,合理确定了农业生产区、农副产品加工区、产业园区、商贸物流区、旅游发展区等产业集中区的选择和用地规模。在村庄分类规划中,要因村施策,充分挖掘并放大农业农村的产业价值,培育适应地区发展的农业农村产业新业态,打造产业融合新载体新模式,推动农业与科技、文化、商贸、物流、互联网等各种要素的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使其在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同时,要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收益分享模式,提高农民的参与融合程度;强化政策引导扶持,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4.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乡村基础设施规划是基于村庄的场地分布、规划定位及发展需求等的考虑,对包括交通系统、给排水、能源、通讯、邮电、网络等的空间配置,并对建设标准、配置方式等作出规定的专门规划。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是为满足居民社会文化需求,从空间布局与用地上对教育机构、行政管理、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社会福利、集贸设施等7类公共设施进行配置,以实现宜居生活。

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原则,不同村庄分类的乡村基础设施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内容和标准不同,具体可参照城镇相关规划要求,并结合村庄分类发展规模及水平进行适当调整。

5.宜居乡村建设规划

规划以构建生态宜居农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保护村庄环境为目标,结合产居融合发展路径,提出乡村分类建设与整治的原则要求和分类管理措施,重点从村庄空间格局、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景观改造和绿化美化等方面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和生活条件,构建村容整洁、设施配套、环境宜人、生活便利、适宜生存,具有示范作用的宜居村庄。

6.乡村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以推进乡村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为目标,针对存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古树古木的村庄要参照相关规范和标准编制响应的保护开发规划或规划专题,针对存在具有重大生态保护价值的村落,要提出保护要求。

乡村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要基于环境容量核算、生态敏感度和生态功能评估等工作,合理布局规划区域生态分区、环境污染防治、生态资源利用、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内容,构建乡村生态安全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7.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规划

该规划以文化保护和传承为首要目的,要求针对存在特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城名镇名村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村庄,要参照相关规范和标准编制相应的保护开发利用规划或规划专题,而对于其他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但尚未达到特色街区、名镇名村等设立标准的历史文化资源,应提出保护要求。

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规划,一方面强调文化保护,保护乡村的空间肌理与特色风貌、传统民居、历史建筑、农业遗产、水利灌溉设施、濒危文物、古树古木等,重点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等的保护。另一方面是文化的传承与利用,传承地域民族风俗、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创意活化和业态复合,重塑并放大文化价值,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本文关键字:村庄规划 乡村旅游 查看更多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泛旅游规划设计机构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四甲广告
数字文化馆
乡村振兴
主营业务

旅游运营回答

如何做好旅游策划
第一, 精准的定位旅游景区定位,是景区开发的第一步,也是为旅游景区开局找魂的[详情]
特色小镇如何运营
1,运营体系一定要走在小镇实施的前边。只有将运营工作前置,小镇的生命机能才[详情]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
十四五应该如何编制?
为编制好地方“十四五”规划纲要,绿维文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七大编[详情]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杂志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电子期刊

专题导航: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景区提升|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温泉规划|景区规划|旅游小镇|主题公园|度假区规划

扫一扫 订阅“绿维微信电子刊”
旅游·小镇·乡村振兴
收藏干货,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账号:绿维文旅lwcj2005

中国旅游规划四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络营销支持:北京绿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Email:web@lwcj.com 邮编:100007 绿维创景联系方式,策划、规划、设计等项目咨询QQ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D座 京ICP备12033662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