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四大变革引导的旅游发展趋势
导语
自主旅游,是绿维文旅董事长林峰博士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在经济新常态下,旅游市场总体规模达到了一定水平,单一的跟团旅游、盲目消费和价格竞争阶段已经结束,自主旅游时代,旅游者将拥有更多的可选择时间、可选择产品和商业提供服务方式,旅游创业和创新成为时代趋势,科技引领成为时代的印记,旅游业将呈现出“四大变革+四大发展”的新变化。
01、四大变革引导自主旅游时代
1.“五有”消费变化驱动供给变革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人均GDP为64644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城镇、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6112元和12124元,而以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生活服务为代表的新兴消费,占比仅在20%左右。
根据《2018胡润财富报告》数据显示, 截至2017年底,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地区)拥有600万可投资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达到136.5万户,总财富值超过100万亿。从数据可以看出,旅游消费市场在国民收入提高、资产积累日渐雄厚的社会背景下,仍具有巨大的规模增长空间。
中国人口基数大、收入不平衡,不同收入群体所处的旅游消费阶段也有所不同,因此,中国是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休闲旅游齐聚的市场,各种产品都有对应的需求人群。
但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各个消费群体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都处在不断变化的趋势中。目前,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和假日制度的改革,中国旅游人群呈现出了“五有”的特征:
一是越来越“有钱”——中国人均GDP和可自由支配收入不断增长。
二是越来越“有闲”——假日制度的改革及工作形式的多元化等使人们有越来越多的可自由支配的出游时间。
三是越来越“有意”——旅游成为大众休闲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行意愿和个性化需求凸显。
四是越来越“有品”——中国“富裕”和“高净值”人群的崛起,使旅游品质化供给的要求越来越高。
五是越来越“有理”——盲目购物的阶段已经告一段落,中国人旅游过程中消费越来越理性。
面对“五有”消费人群特征变化,旅游市场将告别单一、粗放式的供给模式,在产品、业态、服务上产生多元化、精细化、优质化的供给变革。
2.交通变革带来旅游空间的扩大
截至2017年底,我国高铁覆盖65%以上的百万人口城市,高速公路覆盖97%的20万人口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二级及以上公路通达96.7%的县;民航运输机场达229个,服务覆盖全国88.5%的地市、76.5%的县。
2006年以来,各类飞行起降架次持续增长,2017年达到了928万架次,年均增长率约为9.7%;总航班量达到532万架次,月均443572班,日均14583班。
交通运输部发言人曾表示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里程以及港口万吨级泊位数量等均位居世界第一。
交通缩短了旅游空间之间的时间距离,使人们对遥远目的地的探索需求变成了旅游需求,拓展了旅游空间的范围,国人国内旅游可以去到更遥远的地方,国际旅游也慢慢走向大众化。
3.商业变革倒逼服务模式变化
二十世纪末期互联网潮流席卷全球,近年来“互联网+”的理念更是渗透到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移动宽带用户数已由2014年的58254万户增长到2018年的130565万户,2018年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711亿GB,比上年增长189.1%。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兴起,使旅游业的商业模式正在经历一场深度变革。
一方面,互联网催生了在线旅行社(OTA)、行程预订网站、酒店管理预订系统、在线旅游社区等多种新型企业,提高了服务预订的效率,丰富了服务供给的形式,减少了人们外出旅游信息不对称的困扰。
另一方面,互联网降低了信息交流的成本,通过信息的高速传播,减少了旅游产业链条上的重复环节和管理、营销上的无效投入,能够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在此背景下,未来旅游的商业模式将是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旅行社+网站”的叠加,而是旅游供应商拥抱互联网思维,对业务管理体系、采购分销系统和销售组合方式重新梳理,从粗放式的线路出售向全程服务、优质服务、精细化服务提供商升级。
4.技术变革引领高质量旅游产品发展
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全息投影、声光电、多媒体等为代表的展陈及互动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等制造技术的发展,为旅游产业的创新提供了新动能。
旅游供给端通过新技术的植入,可以实现以下方面的升级:
第一,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旅游体验方式,提供更具文化性或娱乐性的场景体验活动;
第二,助力游客游览,使位置信息更加具体、直观,增强参观者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第三,搭建旅游目的地的智慧化服务管理体系,实现实时监测、动态管理、高效运营;
第四,通过消费行为的大数据挖掘,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定制化、精准化的服务;
第五,丰富营销手段,通过“身临其境”的营销体验增加消费转换率;
第六,简化旅游者的购买流程,使“一机在手,说走就走”成为常态;
第七,为旅游开发建造提供更多中解决方案,从本质上提升旅游资源的质量。
02、自主旅游时代,四大发展趋势
1.消费新趋势:“8自8化”
自主旅游时代的判断基于旅游消费供给新格局的出现,自主旅游时代的消费需求除了综合性外,还呈现出了一些独有的特征,绿维文旅总结为“8自8化”:
8自,即游客完全自主选择旅游时间、出游伙伴、出游方式、行程计划、游玩内容、支付方式、体验、以及更改计划;
8化,指自主旅游体现出需求碎片化、伴游圈子化、提前预定化、行程定制化、主题细分化、支付移动化、计划可调化、体验深度化的消费特征。
“8自8化”充分体现了游客多样,需求多元、个性、深度的趋势,这种趋势对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的消费趋势下形成新的产品供给能力、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场运营能力,始终是旅游投资经营者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2.供给新方向:“六新”推动供给改革
在市场需求不断多元、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等因素的驱动下,旅游业如何形成系统、科学的发展结构,是业界需要探究的重要内容。
绿维文旅董事长林峰博士基于多年的产业运作经验和对行业的深入洞见,提出“六新”引领的旅游全面创新概念,即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IP与新媒体。
(1)业态创新是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
旅游业态是在旅游要素下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形态。伴随时代需求的变化,旅游业态需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厕、导、智、商、养、学、福、情、奇、文、体、农”十八大要素进行业态化创新,挖掘消费的新动能,构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2)产品创新是提升供给质量的重点
多元化的需求出现多元化消费产品,其本质是在“旅游+”背景下的拓展延伸,旅游产品质量、类型和展现形式的提升要求,倒逼旅游供给端向精细化、品质化、多元化、体验化方向发展,使旅游产品具有层次丰富的体验感、内容精致的新颖感和技术融合的科技感。
(3)技术创新是增强供给主动权的基础
科技创新是旅游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新业态、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形成的重要因素。旅游供给主体拥抱智慧化与科技化创新,将增强旅游供给满足新时代市场需求的能力,获得市场主动权。
(4)IP创新是提升供给文化价值的核心
IP创新的本质是文化提升,中国文化IP和企业文化IP在旅游新时代都需要不断地创新提升。对于国家,通过IP的打造,更好地宣传国家形象,提升文化自信。
对于企业,通过新IP的打造,能够提升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并依靠文化表演等消费延长游客在目的地的停留时间,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价值,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5)商业创新是优化供给方式的必然
互联网时代,OTA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对旅游行业产生了重大的冲击,通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整合,OTA进入平稳发展期。
OTA就是旅游商业模式的未来吗?未必!
旅游新时代,OTA也终将被效率更高、数据更精准、服务更完善的商业模式代替。
现有的企业不断地强化发展,优化自身的攻击方式,实现自我的突破;共享经济、区块链等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刺激商业模式的创新,优化产品传播渠道、整合先进技术与资源、实现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最终,将形成旅游行业新的商业格局。
(6)营销创新是扩大供给需求的利器
新媒体的出现让营销有了无数的可能,如何在众多的媒体中选择合适的营销方式,实现精准营销是未来营销的关键。
旅游的发展不仅要实现国内的精准营销还要实现海外客源市场的精准营销,不仅要扩充国内旅游的容量,更要扩充入境旅游的容量。以文化打造为魂,以优质内容提升品牌影响力是国家和企业良性营销的关键因素。
3.客源新结构:消费分级下的客源分级
中国旅游消费整体上呈现升级的趋势,但是也有“消费降级”的争论,整体上看,“消费降级”是消费分级后某一细分市场消费数据上升导致的降级的假象。因为中国消费人口基数巨大,消费特征较其他国家分级的现象更加明显,消费呈现多元化特征。消费根据人的教育背景、消费习惯、文化各个方面分成不同的层次,消费分级是市场细分化的过程。
消费分层级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收入水平分层:不仅仅有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的分级,还有富豪、精英、中产等的细分。
二是消费人群年龄分层:老年群体、中年群体、千禧一代、青少年群体、家庭群体等,他们消费的主张和消费意识不同。
三是区域空间分层: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靠近城市乡村、远郊区乡村等,尽管没有明确的区分,但是反映出来的消费数据说明,空间区域的不同,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也有明显的区别。
四是职业分层:公务员、教师、白领、工人等也呈现不同的消费倾向。
4.空间新格局:全域发展与城乡融合
一片开花的向日葵地会成为短期内的拍照圣地,一条公路会成为自驾者的天堂,日益多元的旅游需求催生旅游空间全域化发展。在全域概念下,旅游已经突破了景区、景点的限制,在全空间全时间范围内,依托城市、小镇、乡村等多种载体展开,形成各种主题化、细分化的游线结构和综合收益,各结构之间也呈现出融合发展的特征。
伴随逆城镇化潮流的出现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广袤的农村地区逐渐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城乡融合发展构建了旅游空间的新格局。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的乡村城镇化进程,要求城乡互动良性关系的建立,其中旅游就是很好的媒介,通过旅游带动城市消费和城市人口进入农村,优化乡村产业和人口收入结构,构建旅游引导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做规划设计 当然找绿维
绿维文旅是旅游引导的幸福产业·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创新引领机构,是城乡规划、旅游规划“双甲级”规划设计院,做规划设计,当然找绿维。
欢迎致电详询:4000688099/15811113303
封图来源摄图网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三大战略武器,直击旅游运营难题2019-07-05
- ·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与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建设2011-02-23
- ·现代产业集成下的旅游产业集群.2009-10-16
- ·如何做好旅游局长十讲(八):运用旅游公共工程手段.2009-02-19
- ·城市经营中的旅游运营方略2009-02-19
- ·政府运营的手段2009-02-19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