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带旅游发展规划
一、项目背景
ü 中央和北京市高度重视,成立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与建设专门领导组织,启动多层面有关大运河文化带的规划编制;
ü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开发建设;
ü 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彰显文旅融合大趋势,促进大运河文化带文化旅游发展;
二、历史文脉
北京地区大运河修建始于隋朝,历经辽、金两代,元代达到鼎盛,明清时期总体保持兴盛,清末衰退直至废弃,运河河道几经变迁,但至今仍然对北京的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北运河、白浮瓮山河、通惠河等重要河道,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Ø 北运河形成码头,粮食转运金中都
Ø 开白浮瓮山河,解决漕运水源
Ø 开浚通惠河,实现“节水行舟”
Ø 通惠河通航,什刹海繁荣兴盛
Ø 皇家码头改道,通州城区地位凸显
三、资源分析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按各区)
大运河文化带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线性分布、区段集中;两头生态,中间文化;郊区辐射,城区直接。
各区旅游资源特色不一,资源优势各有侧重。昌平区以白浮泉遗址为核心的“大运河源头”文化特色突出。海淀区长河、昆明湖(瓮山泊)等代表性资源的皇家特色鲜明,山水园林占优。西城区什刹海湖域风光较好,人文休闲与商业集聚。东城区以玉河故道为核心的遗址遗迹占优,南锣鼓巷等休闲商街知名度高。朝阳区以通惠河为代表的滨河游憩资源突出,辐射资源优质。顺义区生态资源占优,乡村资源丰富。通州区资源最为丰富,人文生态互补,拥有“三庙一塔”、张家湾古镇遗址等代表性人文资源,以及大运河森林公园等代表性生态资源。
(二)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按河段)
长河段集中了以皇家园林为主体的古都文化资源。什刹海-玉河故道段集中了古都城市湖泊风光、运河古河道及其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街区资源。主要为保存较好的运河河道、都市运河生态风光与文化创意资源。坝河段主要为以坝为代表的运河水利工程设施、现代生态和文化资源。北运河段集聚了品级最高、数量最多、类型最丰的大运河文化资源及文化创意资源。
(三)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1、纵贯百里、城水相融
2、传承千年、文化深厚
3、融通南北、特色突出
4、线性分布、区段集中
5、类型丰富、品级优良
四、重点难点
(一)重点:旅游核心吸引力打造
目前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旅游核心吸引力不足,需要在旅游品牌建设和重点旅游项目打造上做足文章。从全国来看,构建类似于“万里长城—北京长城—八达岭长城”的“中国大运河—北京大运河—大运河旅游品牌产品或项目”的发展架构。
(二)难点:资源协调与用水问题
大运河文化带旅游发展存在两大难题,一是相关资源的统筹利用,二是旅游开发必然导致的大量用水问题。
开发涉及面广,统筹协调较难。大运河文化带旅游开发涉及北京七个区、近185公里河段、上百处资源点。目前各河段旅游开发程度、用地条件、文物保护现状、景观风貌等参差不齐,且涉及的利益群体较多,难以统筹协调。
开发必做水文章,用水问题较大。大运河文化带旅游发展的核心是做好水文章,而北京作为超大城市、严重缺水城市,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统筹解决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景观用水、娱乐项目用水、景区生活用水是大运河文化带旅游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规划亮点】
“1134”项目体系:即“一道、一带、三引擎、四支撑”。
一条水道:水道(游船),通惠河(部分)、北运河、潮白河(部分)。
一条休憩带:步道+绿道(骑行)。
三类引擎项目:5A级大运河景区、大运河文化园、大运河文化旅游小镇。
四类支撑项目:运河景区、运河博物馆、运河文化公园、运河旅游小镇与乡村。
【项目分析】
一、全线发展、重点突破
全线整合大运河不同区段的各类型旅游资源,因地制宜提升文化景观环境和策划规划文化旅游项目,于大运河历史地位突出的重点区段落地打造重大旅游项目,实现大运河文化带旅游发展的空间突破和项目突破。
二、融合发展、文化塑魂
以大运河文化为主线和引领,与文化、娱乐、体育、教育、农业等进行多产业融合,并结合沿岸沿线的城区、街区、景区、古镇和乡村,与都市旅游、乡村旅游进行有机融合,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业态的大运河休闲旅游产品体系。深度挖掘大运河文化特别是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支撑大运河文化带旅游项目与旅游品牌建设。
三、创新发展、水城一体
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旅游业态,创新体验方式。以水为脉,将北京主城区、副城区、街区、古镇紧密连接,形成城水相连、水城一体的独特的运河都市风貌和一体化的带状旅游发展格局。
四、协调发展、区段联动
不同河段(区域)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同,现今所处的资源环境、旅游发展现状也不同,形成了多个不同特征的空间集合,应结合各自特征,通过旅游发展任务的分工合作和联动发展,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互促发展,实现共赢。
【成果启示】
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与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并列为北京三大文化带,对北京建设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中心发挥支撑作用。作为连接京津冀的水脉和文脉,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纽带和融合的作用。大运河文化带旅游开发是在保护前提下大运河文化传承和利用的最佳方式和核心抓手,尤其通州段的旅游开发与创新利用,将使北京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内涵更加丰富,北京旅游发展格局更加优化,北京旅游供给结构更加合理和提升,北京旅游形象更加完美,甚至成为北京新的标志性旅游核心吸引物,让更多的北京居民、国内游客和入境游客共享世界级文化旅游盛宴。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景区文化如何转化为赚钱的旅游产品2015-04-15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