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乡风筑牢乡村振兴底色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尤为重要的一环。千村千面,其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各不相同的乡风与文化。农村的发展,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乡风文明建设,在润物无声中植入了民淳俗厚的新风尚,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美丽乡村。
从一个有名的贫穷村落后村,变成了现如今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乡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通州区于家务乡仇庄村的变化,正是始于“以文化人”。
曾经的仇庄有三多,上访多、吵架多、矛盾多。村书记王书信坦言,20年前的仇庄是个有名的乱村,村里打架斗殴、上访闹事的特别多,整个村子贫穷落后、乱象丛生。
如今的仇庄早已变了个模样,最直观的就是村庄环境的变化,柏油马路宽敞笔直,高耸的路灯上悬挂着各种孝道宣传标语,街头巷尾干净整洁,绿植遍地,村民三两成群地聚在路边的长椅上晒着太阳唠家常,一片和谐温馨。“能有这么大的改变,主要靠以文化人,以孝动人。”在王书信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村中央的孝道文化馆,一层大厅满满的都是取经自村民们日常生活的照片,孙女为爷爷剪指甲、儿媳为长辈洗脚、给瘫痪的长辈喂饭……每一张照片中都洋溢着特别灿烂的笑容。上到二层,展示的是根据村里真人真事制作的幻影成像,每家每户的家训规整地挂了满墙,大白话虽然质朴,却透着哲理。
王书信介绍,在仇庄每年腊月二十定为“老人节”,在这天,全村人都为60岁以上老人送去祝福。不仅如此,每逢重阳、七一、国庆等重要节日,邀请村里老党员、老干部现场为村民讲述仇庄故事,每年开展活动20余次,村民参与人数达5800余人次。村里还成立了以“村贤”为主要力量的村民宣讲团,定期在孝道文化馆内与大家分享自家故事。此外还搭建了村民“家福学堂”夜间学校,聘请优秀传统文化专家每周六晚为村民集中授课,共同“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畅谈家庭之道、幸福之道。通过“仇庄简报”“仇庄学习书院”村民微信群、“孝心仇庄”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介,每天与村民分享那些讲解传统文化的小故事。
一系列变化在仇庄村悄然发生,村民自家的矛盾少了,邻里关系都跟着和谐了,渐渐地,义务清理村中环境的人多了,出门互相打招呼的人多了,谁家有事主动搭把手的人多了……用王书信的话说,仇庄的未来“不差事儿”。
与仇庄村直线距离超过70公里的密云区东邵渠镇西邵渠村,同样是一派祥和景象。村民文化活动室里,太阳透过落地窗晒得满屋热气,几位身穿大红色棉袄的村民正在排练节目。临近元旦佳节,他们正在为演出做准备。“西邵渠,我爱你,我爱你这绿水青山,更爱这片土地……”用高粱秆制成的荆笛乐声悠扬,几位村民激情满怀地唱起村歌《我爱我的西邵渠》,这首歌正是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地在这间屋子里创作出来的。
自从村里建了这处文化中心,每天最热闹的就是这儿,扭秧歌、唱大戏、练模特步、学广场舞,每到冬季的农闲时间村民就扎根在这不走了。村里还不定期为大伙邀请老师过来指导,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村民们忙坏了。“每天都有文化活动,这日子可有盼头了。”76岁的老人戴德瑞说。
西邵渠村党支部书记赵青山告诉记者,村子的环境也有了特别多的改善,村北原来一处占地约2000余平方米的废弃坑塘改造一新,添了亭台楼阁,成了村民遛弯儿的好去处。赵青山说,下一步村里的发展目标是引进客商将村里闲置农宅进行改造开发民宿,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致富。
目前,北京市累计建成乡情村史陈列室349个,为弘扬乡村优秀文化,培育乡风文明提供了硬件设施条件。越来越多像仇庄村和西邵渠村一样的美丽乡村,正在筑牢乡村振兴底色。
北京日报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如何实现乡村产业、居民和生活的统筹发展?2018-12-28
- ·如何解决农村一二三产融合问题?2018-12-28
- ·如何解决乡村振兴中钱、地、人三大重点问题?2018-12-28
- ·如何使县域乡村振兴高效实施落地?2018-12-28
- ·如何进行县域乡村振兴规划编制?2018-12-28
- ·如何在乡村振兴大潮中抢占先机?2018-12-28
- ·上海:生态优先,土地整治助推乡村振兴2018-12-28
- ·黑龙江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动乡村振兴2018-12-28
- ·《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2018-12-28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