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正当时——麻阳苗族自治县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纪实

2018-12-19 绿维文旅 标签:文化旅游

 

麻阳洞溪村新农村建设美景。

麻阳楠木桥村富硒刺葡萄丰收。

麻阳生态锦江河。

蜚声中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麻阳民间绘画。

麻阳山环、水绕、人家。

麻阳锦江河风光。

(本版图片由中共麻阳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提供)

张盛斌 刘昌宏

冬阳高照,乡风和畅。

位于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边陲的郭公坪镇郭公坪村湃泥垅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苗族“回奉节”。

农历十月十五这天,全寨子的人笑逐颜开,忙个不停,身着苗族盛装的妹子站在村口齐声唱起敬酒歌,喜迎一拨拨进村“过节”的游客;村里农家用木板摆起了糍粑坨坨,一些游客正将糍粑坨捏成圆粑粑,或举起槌子舂起冒着热气的糍粑来;村中池塘边的文化广场上,歌舞翩跹,人头攒动,来自周边村寨的农民花灯队、舞蹈队的表演精彩纷呈。

这是麻阳苗族群众每逢农历冬至前后过苗年的一幅活态剪影,也是该县近年依托特有的节庆文化资源赓续打造的民族文化旅游业态的一个生动写照。

改革开放40年来,麻阳苗族自治县伴随着新时代前进的鼓点,紧跟着新湖南发展的步伐,以民俗节庆文化、长寿养生文化、特色农业文化、民间艺术文化为代表的苗族文化旅游正方兴未艾,奇葩盛绽,成为苗乡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2018年,全县实现旅游收入2.02亿元,从1978年的零收入跃进到以每年10%的增长速度。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生态、社会、民生效益的互动、良性和协调发展。

眼下的麻阳,呈现出一幅铺洒生态秀美、社会和谐、民生安康、文化兴盛诗情画意的美景,就像初夏盛开在锦江两岸的柑橘花,心怡着前来苗乡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人们的肺腑。

规划引领:立足特色擘画旅游蓝图

地处湖南西部的麻阳,素有“苗疆前哨”“武陵码头”“湘西咽喉”之称。

麻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风光旖旎、民族风情浓郁,是中国盘瓠文化发祥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滕代远故里、湖南省革命老根据地、“湘西第一支部——中共麻阳特别支部”诞生地;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冰糖橙之乡”、“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湖南省水果之乡”等诸多美誉。

以前,麻阳由于交通、经济等一度滞后,这些具有麻阳特色、地方优势的旅游资源不是束之高阁、藏之大院、就是养在深闺、躲在老屋,未能被外界所知晓。

“旅游要发展,规划须先行。”县委副书记、县长李仕忠介绍,做好旅游发展规划,必须立足麻阳的自身优势,做好民族文化文章,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经过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麻阳发展旅游的优势已日渐凸显。首先,已经形成地处209国道、354国道、焦柳铁路、包茂高速公路、张吉怀高速铁路交会点的交通条件日益便捷;其次,融入怀化、吉首、铜仁3大地级城市半小时经济圈中心点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第三,武陵山片区集中连片开发扶贫政策的及时赐予,让植入乡间沃野的民族文化资源有了呼之能出、出之诱人的良好契机。

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从中国旅游研究院、同济大学、湖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聘请专家、学者前来麻阳实地多次考察论证,摸清家底,前瞻规划,编制出《麻阳苗族自治县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麻阳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旅游近中远期发展详规》以及民俗旅游、乡村旅游、山水旅游、田园旅游等子规划,明确定位麻阳发展全域旅游必须打民族牌、举长寿旗、走特色路,形成以盘瓠文化为核心、以长寿文化为品牌、以冰糖橙等特色农业文化为辐射的麻阳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体系。

“麻阳的旅游终于从一张白纸绘成了一幅可圈可点的图画。”这是无数目睹麻阳旅游一步步发展的人们发出的共同感慨。

项目带动:整合资金夯实旅游发展基础

周遭山峦起伏,一湾溪水平流,茂树古木环绕农舍,洞泉响彻峡谷悠涧。

一条环溪而行的新建公路,直接通往郭公坪镇长寿谷村。长寿谷村有休闲养生天然氧吧之称,来这里居住、养生的“候鸟人”逐年增多,远的来自内蒙古、山东等地,近的来自周边凤凰县、铜仁市碧江区等地。旅游人气的兴旺自然得益于交通、民居等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

近年来,麻阳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通过建立县乡联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开发方式,有效整合交通、农业、水利、文化等部门财政资金,先后投入18亿多元用于推进旅游公路、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游步道、宾馆、农庄、文化广场、非遗传承展示馆、旅游标识等旅游设施设备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配置。

同时,借助文化旅游扶贫项目、县庆项目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古镇古村建设等项目建设,完成了县城临街房屋苗族风貌改造、35个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滕代远故居—纪念馆修缮、文名山森林公园、民族风雨桥、锦江廊桥、城东广场、长河森林公园等一批民族文化地标建筑、旅游景观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不仅夯实了全县民族文化旅游的基础条件,也进一步浓郁了旅游民族文化氛围,强化了民族文化旅游形态的呈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现在,不论是走进县城,还是步入古镇古村,处处都能感受到一股股苗家气息扑面而来。”在扩建竣工的省级森林公园——文名山森林公园,市民段晓珍感慨道。

节庆搭台:民间文艺舞活旅游龙头

“月月有节,节中有节”“大节月月有,小节三六九”。说的是苗族节日文化习俗的特有属性。

植根于农耕文明的民族民间节庆文化,集中体现了苗族文化传统,折射了苗族经济形态、生活形态、自然环境、文化观念以及物质、精神习俗,堪称一部活态、立体的苗族文化“百科全书”。

据了解,从五月初一开始直至五月十七结束的“五月盘王节”,为全国独有、世界罕见的麻阳苗族端午习俗,于2006年入选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700多年传承历史的麻阳苗族饱冬节(过苗年)于2011年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过社、四月八、六月六、双中秋节、九月半等传统节日更是内涵别致、形态多样。

这些节日文化资源无疑是激活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麻阳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利用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通过节庆搭台,使得以花灯、傩戏、高腔为代表的民间歌舞文化,以现代民间绘画、传统根雕、木雕、纸扎等为代表的民间艺术文化,以武术、趴刀梯、穿火圈、舞龙灯等为代表的民间健身游艺文化,融入、参合、渗透到多姿多样的节日文化园林,走上独具神韵的节日文化舞台。

该县坚持每年春节举办全县广场民俗文化展演,引导324支民间文艺团体举办龙舟节、四月八、六月六、回奉节、饱冬节等自发性民间文艺活动,成功打造了“春节民俗文化广场大家乐”、饱冬节、回奉节等节日文化品牌,让苗族节庆文化呈现从单一走向综合、从民间走向市场、从个体走向集群、从自娱走向互动的良好态势。

节庆搭台舞活民间文化旅游龙头。

如今,麻阳石羊哨乡的四月八、锦江河沿岸乡镇的盘瓠龙舟节、郭公坪镇长寿谷村的饱冬节、谭家寨乡楠木桥村的民俗文化节等已经成为当地旅游的重要“吸引器”。

2018年,该县节庆文化旅游收入达1亿多元,再创历史新高,占去全县旅游总收入的“半壁江山”。“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绘画之乡”“湖南省盘瓠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书法之乡”“湖南省武术之乡”等一个个饱含文化色泽的招牌,越发光彩照人。

差异发展:长寿文化擎起旅游天柱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容易处于同质化的误区,不仅导致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率、回头率大打折扣,也会最终萎缩自己的旅游空间和萧条自己的旅游市场。

“麻阳长寿文化资源是个宝,在本省及周边省市,有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优势。”麻阳苗族自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世勋说,该县充分挖掘好、利用好长寿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支撑苗乡民族文化旅游的擎天柱。

麻阳自古多寿星,如今寿星更璀璨。全县至今拥有70岁以上高龄老人33104位,其中90至99岁老人2408位、百岁老人47位,连续11年百岁寿星数保持并高于国际通用的长寿之乡衡量评定标准。早在2007年,麻阳就被中国老年学学会命名为全国首批3个“中国长寿之乡”之一。2011年,又被授予“中国最美养生栖居地”“湖南最受欢迎养生基地”称号。

如何做大做强做活“寿乡”这一综合性金字品牌,拉动全域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麻阳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生态苗乡 长寿麻阳”的长寿文化旅游经营理念:一方面从破译长寿密码、增加长寿砝码、牢固长寿底码入手,不断放大长寿文化现象、改善长寿高龄老人生活居住环境、建立健全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制度;一方面大力培植长寿文化旅游产业,将长寿文化旅游纳入了湖南省民族文化旅游规划线路,挤入“张吉怀精品旅游带”“大湘西全域旅游圈”建设笼子。

经过10年的砥砺打造,使得“天下第一寿山——西晃山”、“长寿小镇”——高村镇、郭公坪镇“长寿谷”、大桥江乡“水云涧”、石羊哨乡“长寿养生温泉度假村”等长寿养生栖居地建设初具规模,并对外经营开放。

2018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走进麻阳喝养生水、泡养生泉、吃长寿宴、品长寿果、游长寿山、练长寿拳、住长寿养生农庄等体验长寿文化旅游的游客纷至沓来,以切身的感受盛赞麻阳长寿文化的魅力神韵。

如今,“来麻阳旅游 为生命加油”“长寿麻阳 常来长寿”等旅游形象,已让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所熟知。一方“养生之都”、“健康之城”、“康体硅谷”正在1568平方公里的苗乡大地闪亮崛起。

“旅游+”法:民族文化旅游渐成富民产业

清泉潺湲,激活一池春水;山花烂漫,弥漫一域秋香。

近年来,麻阳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还着力将民间民族文化旅游融入“农旅结合”“乡旅结合”“旅游+”的发展链条,催生出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共生互动的良好局面。

该县通过连年举办冰糖橙、富硒黄桃、刺葡萄等具有麻阳独特农业内质的采摘文化节,荷花、油菜花、稻花等田园风光观赏文化节,培植了楠木桥、椒林、宋家湾、大溪等12个农业特色休闲旅游胜地,既有效促进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也有力带动了民族文化旅游的延伸发展、多态发展,拉动了住宿、餐饮、民族工艺产品、农业特色产品、苗族医药等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如今,受益于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在家门口直接从事餐饮、歌舞表演、纸扎绘画、苗医药康体养生、水果水产种养销售等产业的苗族群众达20多万人,每年人均创收3万多元。

印有民间绘画的酒瓶堪称一幅绝佳艺术品,缀着盘瓠图腾的土碗宛如一件最美工艺。经过民族文化符号的注入渗透和包装,麻阳各类特色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得以大幅增加。麻阳“锦江泉”酒的身价日益提升,“麻阳柑橘”“麻阳白鹅”“麻阳小籽花生”荣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麻阳柑橘”还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跻身国家级名优食品序列。

以冰糖橙、黄桃、金秋梨、富硒刺葡萄、红心猕猴桃等为代表的水果产业,已成为麻阳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麻阳民族地方旅游产品的重要业态。“到麻阳的橘林,你可一边尽情地采摘冰糖橙,也可一边开心地与苗家姑娘学唱山歌、学跳花灯,收获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甜蜜。”时值初冬,正是麻阳冰糖橙开园启摘的时节,来自重庆市的柑橘收购商黄启发开心地说。

咬定旅游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将继续以‘奋力投入一极两带 建设生态长寿经济强县’战略为引领,打通旅游发展瓶颈,补齐旅游发展设施短板。”谈及发展麻阳民族文化旅游业,县委书记李卫林颇有信心:“让民族文化旅游成为麻阳各族群众的永续致富产业,成为麻阳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劲推手。”


本文关键字:文化旅游 查看更多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泛旅游规划设计机构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四甲广告
数字文化馆
乡村振兴
主营业务

旅游运营回答

如何做好旅游策划
第一, 精准的定位旅游景区定位,是景区开发的第一步,也是为旅游景区开局找魂的[详情]
特色小镇如何运营
1,运营体系一定要走在小镇实施的前边。只有将运营工作前置,小镇的生命机能才[详情]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
十四五应该如何编制?
为编制好地方“十四五”规划纲要,绿维文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七大编[详情]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杂志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电子期刊

专题导航: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景区提升|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温泉规划|景区规划|旅游小镇|主题公园|度假区规划

扫一扫 订阅“绿维微信电子刊”
旅游·小镇·乡村振兴
收藏干货,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账号:绿维文旅lwcj2005

中国旅游规划四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络营销支持:北京绿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Email:web@lwcj.com 邮编:100007 绿维创景联系方式,策划、规划、设计等项目咨询QQ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D座 京ICP备12033662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