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 乡村振兴未来五年怎么干?
“乡村让我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吴鹏飞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波镇霍家沟村养鸡场的副厂长。在人人都想进城工作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决定:辞去城里的工作回到农村,成为了一名乡村兽医和技术员。“别人可能觉得农村没有什么发展,但是在我看来,这是个充满希望的地方。”很快,主修畜牧专业的吴鹏飞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成为了这里颇受尊敬的“大专家”,带领村里人一起进行蛋鸡养殖,共同致富。
10月18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一周年。作为该战略阶段性谋划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在9月底也已经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并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规划》为我国乡村发展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提出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会有越来越多像吴鹏飞这样的人扎根乡村。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宏图正在中国大地上渐次展开。
乡村振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对具体的振兴乡村行动明确了目标任务,并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规划》的发布,对保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乡村由“兴”到“衰”,在唐宋时期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小农经济使农民自给自足,中国的乡土社会也走向了一个巅峰。然而,随着地理大发现、工业革命、城市化的兴起,乡村在世界范围内衰落。中国的乡村也在鸦片战争、列强入侵,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逐步走向没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变化,改革开放使我们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数量超过2.8亿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使城乡人口流动带来了许多变化,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建设市场的转移,改变着中国社会结构。
近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自然村的数量一直在持续减少。据不完全统计,每天都有80至100个村落消失。当下中国,空巢村、老人村、留守儿童村和贫困村不断增多已成为当下中国,尤其是西部广大农村不争的客观事实,留给人们的不是“乡愁”而是乡“愁”。
同时,城乡差距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十分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别依然比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的医疗、教育、文化、养老等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也不高。从城镇居民需求角度看,对农产品数量的需求已不是问题,但对农产品质量要求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尤其是对食品安全要求更高。
一方面,农村居民希望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可靠的社会保障、丰富的文化活动,过上富足现代化、有尊严的生活;另一方面,城镇居民希望农村能够提供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恬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以及农耕文化、乡愁寄托等精神产品。这些伴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新期待,都要靠乡村的全面振兴来实现。
“中国以前是个农业国,农业过去是,现在也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所以乡村振兴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地位尤其重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重大战略,这是基于我国社会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要而确定的,是符合我国全面实现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而明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
“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魏后凯说。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相辅相成
海原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是苦瘠甲天下“西海固”地区最贫困的第一县,曾经贫困发生率达36%。2010年,海原县成为华润集团的定点帮扶对象,这个也从此开启了脱贫的道路。
“由于海原县为回族聚居区,素有养牛的传统,而我们旗下正好有一家优秀的综合食品企业,拥有66年活畜供港经验。因此我们在扶贫工作中创新模式,建立‘基础母牛银行’,做到定点扶贫。”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华润集团将对海原的定点帮扶聚焦在肉牛养殖产业上,对海原县发展肉牛养殖进行了科学周密的谋划和布局,用赊销母牛的方式打破资源瓶颈,用回收牛犊的方式破解销售难题。经过5年的一个帮扶周期,可以实现存栏23.75头年,5年累计增加收入14.25万元。
“经过华润的持续帮扶,肉牛养殖产业将成为海原县最大的支柱产业,依靠肉牛养殖产业,海原县也将在2019年脱贫摘帽。”傅育宁说,而在贫困县脱贫后,下一个新目标,即是实现从脱贫到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三步走”
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指南。乡村振兴战略顶层设计更加具体,对于农村基建重点、民生领域欠账、多元投入保障等诸多核心问题都作出了详细部署,更有操作性。同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国家将会从制度、人才、资金和规划方面进行强化,即以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强化制度性供给;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强化人才支撑;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投入保障;制定国家乡村战略规划,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扶贫攻坚到2020年就结束了,乡村振兴则要到2050年。在乡村振兴与扶贫攻坚之间一定要建立一个联动机制,并无缝对接。扶贫攻坚要为未来的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积累有益的经验,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魏后凯表示。
“硬投入”和“软环境”都不可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既是乡村振兴规划的根本宗旨,也是最终目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迫切要求。广大农村居民能否同步实现小康,不仅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也事关本世纪中叶能否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前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突出体现在农业和农村这个领域。
“但是,如何具体落实好《规划》,才是重中之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需要找到符合当地发展的生产方式。不同的乡村地理和资源的差异,决定了发展方式不能‘一刀切’‘模式化’。其次,农村土地的‘三权分置’一定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基础上,务必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避免通过行政手段加速农民承包地的流转。最后,要注重优化乡村人口结构,提高乡村人力资本质量。”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曾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是一个崭新的论断。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不是造一些典型或干几年就可以大功告成、收官交账的。乡村振兴讲究的是实干。必须真刀真枪地干、持之以恒地干,必须有真金白银的“硬投入”、有更加健全的政策“软环境”。
采写:《中国报道》记者 张岩
责编:蕾西亚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民企进乡村 携手促振兴2018-12-07
- ·林 峰:如何创新实施旅游兴疆战略?2018-12-07
- ·林峰:如何创新实施旅游兴疆战略?2018-12-07
- ·乡村旅游谋转型 进入品质发展期2018-12-06
- ·武威: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2018-12-06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支付体系面临的问题及建议!2018-12-06
- ·「脱贫攻坚」江口: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2018-12-06
- ·农业农村部划重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这样做2018-12-05
- ·乡村振兴的“金乡之路”2018-12-05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