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娄烦:打造文化和旅游扶贫“生力军”
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地处吕梁山腹地,是集山区、老区、库区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这里曾是红色文化浓郁的抗日根据地,贺龙曾在此指挥抗日工作。
近年来,娄烦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在当地百姓奋发进取的努力下,扶贫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累计有89个贫困村脱贫,贫困发生率由43.7%下降到9.7%。但是目前还有30个村9332人未脱贫,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推进,娄烦持续深挖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了一支扶贫攻坚“生力军”。
扶贫工作后劲十足
娄烦县常里岩村地处汾河水库下游,紧靠石楼山景区,自然环境优美。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曾在该村驻扎。如今,该村依托附近的核心景点打造的抗日根据地红色旅游项目、农耕文化生活实景项目等正在开发建设中,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在娄烦县,像常里岩村一样深挖文化内涵、发展旅游业的村子还有很多。文化基础的夯实和旅游业的发展让娄烦县扶贫工作后劲十足。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充分发挥部门、行业、系统优势,高效推进娄烦县定点扶贫工作:协调投入社会扶贫资金208万元资助娄烦兴建了5所小学,捐款32.6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76名,捐赠价值190万元的物资设备;投入资金150万元用于基层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投入200万元改善县、乡、村文化设施,帮助建成高君宇故居、县图书馆、兑集沟村文化中心、官庄村文化中心等基础设施,提升了全县文化建设整体水平;连续4年实施了以声乐、舞蹈、书法、摄影、美术、文创为内容的文艺骨干培训项目,培训文艺骨干500人次,组织大型慰问演出及小型演出24场次,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在文化和旅游部支持下,娄烦县还实施了“非遗带贫困户”措施,发挥当地文化中心、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平台作用,深度挖掘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通过建设艺术培训基地、开设手工加工培训课程,让更多的贫困户学习制作非遗文化产品和传统手工艺品并从中获得收益。
娄烦县文物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娄烦县依托核心文化和旅游资源,包括云顶山森林公园、汾河水库、汾河牡丹产业园,以及剪纸、刺绣等文化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民俗旅游、研学旅游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娄烦县潘家庄村,距离云顶山景区不远,村子附近的山上有茂密的果树,还有大片的中药材,在半山腰有几眼窑洞,里面卫生间、淋浴室、电视、网络等设施一应俱全,这是当地开办的特色农家乐。游客不仅可以在山上摘果、游玩,还可以住在山上避暑休闲。目前,村里采取“公司+农户”模式进行统一经营,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潘家庄村村民孙万说:“我在园区里干活一年能挣5000多。现在脱了贫,日子过得比以前强多了。”
娄烦县汾河牡丹园项目于2014年建成,位于临汾市汾河文化生态景区内,该项目流转农民土地2.4万余亩,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和经常性、季节性用工,带动了800余户贫困户、3000余名贫困人口增收。
直面问题积极探索
近期,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专题调研组,赴娄烦县实地调研,先后走访了娄烦县官庄村、峰岭底村、下石家庄村、河北村等4个村,以及汾河水库景区、云顶山森林公园、汾河牡丹园等文化和旅游项目,通过实地查看以及与村干部、经营户和贫困户进行交流,调研组看到了成效和潜力,也看到了瓶颈和问题。
调研组指出,娄烦文化和旅游扶贫前景很好,但制约发展的瓶颈依然不少。总的来看,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还比较滞后,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综合协调机制还未完全建立。
太原市委常委、娄烦县委书记薛东晓也表示,娄烦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纳为四句话——历史古县,建制新县;资源富县,人口小县;生态强县,经济弱县;红色名县,库区大县。
调研组认为,娄烦县干部群众决心大信心足,产业扶贫后劲十足。一方面要继续做好移民搬迁、退耕还林补贴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同时可以进一步拓宽产业扶贫途径。
据悉,在此方面,娄烦县已经有了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比如一些村落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引导搬迁村民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游则游。搬迁村小泉沟村与一家公司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合作建汽车摩托车赛道,发展“农家乐”,仅土地流转一项,年人均收入可达2000多元。
娄烦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树忠表示,近年来,在文化和旅游部及省市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娄烦围绕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也有了一些新的设想,希望文化和旅游部继续给予支持——帮助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指导娄烦发展乡村旅游,提升“龙头”旅游景区建设。
积极谋划聚力攻坚
当前,娄烦县扶贫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扶贫担子仍然很重,需要带动村民增收的新增长点。李树忠表示,截至去年,娄烦县已有89个村、1.08万户、3.2万人脱贫。今年,娄烦县计划推动30个村、3千余户、9千余人实现脱贫。
李树忠介绍,今年5月,太原市旅发委推出2018年旅游扶贫行动计划,其中对娄烦县的旅游扶贫思路作出了谋划:以生态旅游开发区建设为载体,整合一二三产资源,发挥“山水林气”优势,围绕“三片”“一线”“两文化”做文章。“三片”,即打造以“孔雀小镇”为代表的特色乡村旅游片区;依托高君宇故居红色旅游3A级景区和高速公路便利的交通优势,打造以“美美公社”为代表的农耕体验旅游片区;依托汾河水库风景区,打造以“汾河牡丹园、汾河湾农家乐”为代表的环库水乡旅游片区。“一线”,即在天池店至云顶山沿线,形成乡村旅游带。“两文化”,即深度挖掘古国文化和西游文化资源优势,逐步形成全域旅游产业体系。
娄烦县文物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娄烦探索实施了“支部+产业+贫困户”“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贫困户”等6种联结模式,将政府扶持资金全部折股量化,分红到户。下一步,将在依托文化和旅游开展扶贫攻坚的过程中进一步总结、创新利益联结模式。
调研组建议,要下大气力发展乡村文化、乡村旅游,做好加快文旅产品开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市场宣传营销、完善优化体制机制等工作。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贵州3000余个自然村寨开展乡村旅游2018-07-20
- ·“双创”成广西旅游扶贫重要平台2018-07-20
- ·海南旅游 专家献策乡村旅游扶贫创新2018-07-17
- ·贵州全面推进旅游扶贫 发起总攻夺取全胜2018-07-17
- ·湖北乡村旅游扶贫精准发力2018-07-16
- ·旅游产业助脱贫促发展 开启多彩贵州旅游新时代2018-07-16
- ·河北承德坝上:一条旅游路助推6.2万人脱贫2018-07-13
- ·文化扶贫“造血”让深山苗乡焕发生机2018-07-13
- ·旅游+扶贫,带来灵武村民好“钱景”2018-07-12
- ·河北:发展旅游产业 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2018-07-12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