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聚焦:县域乡村振兴落地路径

2018-06-05 10:37:39 字号:T|T

县域乡村振兴,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的核心单元,也是乡村振兴落地运营的关键。如何有效开展县域乡村振兴战略行动,使县域乡村振兴实现落地深化,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首届县域乡村振兴战略高峰论坛的“县域乡村振兴的思路与路径”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乡村振兴20字总方针,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难点和路径、乡村振兴中的生态宜居问题,以及如何激活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等角度,带来了一场思想上、政策上、学术上的饕餮盛宴。

图片1.png

 

在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及北京绿维文旅控股集团共同主办,绿维文旅商学院、绿维文旅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四川省开江县人民政府协办的“首届县域乡村振兴战略高峰论坛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实施》图书首发仪式”上,来自农业农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国开金融等国家级部委机构的20余位领导与专家,对县域乡村振兴展开了了详细探讨。

“县域乡村振兴的思路与路径”是大会的精彩环节之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名誉会长张晓山先生主持。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乡镇企业局)副局长潘利兵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副会长魏后凯先生,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院长闫石先生,原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方言女士,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原副主任乔润令先生,分别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难点和路径、乡村振兴中的生态宜居问题,以及如何激活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等角度,带来了一场思想上、政策上、学术上的饕餮盛宴。

图片2.png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名誉会长张晓山先生

 

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方针。其中,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发言专家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破解人才短缺、资金短缺和农民增收难的三大难题;要生态宜居、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均等公共服务;要启发县级政府激活内生动力,吸引“三高”人群,形成乡村新的组织。

县域乡村振兴路径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党的“三农”理论和政策的创新与发展,对于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片3.png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乡镇企业局)副局长潘利兵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乡镇企业局)副局长潘利兵先生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拓宽就业渠道。我们提出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方略,指明了乡村振兴的思路和路径:

一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迫切要求。

二是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要支撑。

三是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有效途径。

四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图片4.png

 

如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潘利兵先生指出了思路与路径。他认为:总体思路上,要按照“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的总体要求,促进产业兴旺和城乡融合,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基本原则上,坚持利农惠农、坚持分类施策、坚持市场导向、坚持绿色引领;基本路径上,一要多主体培育、二要多业态打造、三要多要素发力、四要多利益联结、五要多模式推进。

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方面,潘利兵先生指出:

第一,以落实政策为重点引导融合。继续推动落实国办《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93号)、《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84号)和农业部等14部委《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农加发〔2016〕3号)精神,推动扶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

第二,以创业创新为动力促进融合。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重点支持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流通、乡村休闲旅游等服务业,以及其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利用3年时间培训40万名农村双创人员和导师。

第三,以产业发展为基础支撑融合。促进农村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拓宽产业融合发展途径。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工程,推进休闲旅游主体多元化、业态多样化、设施现代化、发展集聚化、服务规范化,提高中高端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供给能力。

第四,以树立典型为示范带动融合。积极探索和总结产业融合发展好经验好做法,树立一批典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模式。大力宣传推介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区、市)、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精品线路和景点,大力宣传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推介一批全国农村双创典型范例、优秀带头人和企业家。

第五,以公共服务为手段推动融合。推进农产品加工投资贸易、展示展销、科企对接平台建设。创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园区(基地),打造一批融合先导区和示范园。分类分层开展休闲农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建立一批乡村休闲旅游设计研究中心、规划中心、创意中心,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网络营销服务平台。办好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为返乡下乡人员提供创业创新场所和高效便捷服务。通过优化公共服务,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蓬勃发展。

县域乡村振兴路径之破解人才短缺、资金短缺、农民增收难的三大难题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农村建设的升华,是一个管长远、管全面的大战略,是一盘大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副会长魏后凯先生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破解人才短缺、资金短缺和农民增收难的三大难题。

图片5.png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副会长魏后凯先生

 

第一,乡村振兴面临一个最大的最紧迫的短板就是乡村人才的短缺。农村的老龄化、空心化也是城镇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同时,农村农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远远不能适应乡村振兴的需要。

要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首先要破解人才短缺的难题。应该多措并举,首先提高人民的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同时要建立一支符合乡村振兴的需要的干部和专业人才队伍,要强化新型农业主体和农民企业家的培训,要鼓励城市企业家、城市居民、大学生和各类人才下乡,要大力支持城归群体和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等等,用多种途径破解乡村人才短缺的问题。

第二,破解资金短缺的难题。现在乡村振兴面临很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严重不足,农村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公共服务严重滞后,投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有效供给严重不足,农业农村投资回报率比较低。

所以要建立多渠道、低成本、可持续的投融资的机制,当然要加上救扶资金的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引导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进入,要大量的发展普惠金融,要把农村的资源激活,打通资源+资本+资金的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一个多层次、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的金融服务。

第三,破解农民增收难的难题。乡村振兴20个字的落脚点就是生活富裕。生活富裕的关键在于农民的增收,农民的增收又主要依靠农村的产业支撑。实际上这些年,我们农民的增收快速增长,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从2009年以后城乡收入差距在急速的缩小。再一点,由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扶贫问题和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贫困地区居民收入的增长远远快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收入的差距在不断缩小。2013年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4%,去年提高到70%左右。

但是,农民收入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赖于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和转移净收入增长,也就是农民收入的增长不是靠农业,不是靠农村,而是靠城市产业的支撑;经营净收入在农民收入过程中的占比急速下降,主要是农业占比下降引起的;农民人均财产净收入增速虽然很快,但是占比很低且变化不大;转移净收入增长速度很快,比重在不断提高。由于这些原因,现在农民增收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也是带来农业衰落、农村凋敝的一种农民增收模式。所以乡村振兴要建立一种农民增收的急速增收的长效机制,更多的依靠农业、农村的产业支撑,要通过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来增加财产的净收入等。

县域乡村振兴路径之生态宜居

农村和城市居住环境差距很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生态宜居”,原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方言女士认为,这个体现了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重要思想的八个观念。

图片6.png

 

生态宜居核心体现是绿色发展来引领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过去我们过度依赖资源环境,现在我们需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首先,从政策导向上来讲,要建立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第二,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绿色循环、资源综合利用是关键;第三,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空间布局体系。

方言女士认为,从生态宜居内涵来讲,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生态,另外一层是宜居,这两个概念是并列的。

图片7.png

 原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方言女士

 

生态主要是系统治理,第一个就是关于统筹山水林田湖的系统治理;第二个就是为全体人民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和服务,要在这方面增加供给。

宜居主要是三件事,第一个就是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方案,“厕所保卫战”;第二个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三个就是农村医疗服务状况,在公共卫生服务上也能达到小康水平。治理农村环境主要六个字——“清脏、治乱、增绿”。

方言女士最后指出,中国地域面积大,各地资源优劣不同,收入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公共服务应该均等,这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

县域乡村振兴路径之激活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单靠乡村做不成,县是最好的平台,真正跟老百姓打交道的是县级政府。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原副主任乔润令先生认为,激活县域内生动力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图片8.png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原副主任乔润令先生

 

内生动力之一,启发县级政府的内生动力。就乡村振兴而言,有三个实实在在的挑战:第一,因地制宜。如何因地制宜,需要县域经济创新。第二,县级政府现在面临懒政怠政的问题。问责机制强化了,但是容错免责机制不完善。第三,更现实的问题就是地方债。目前的地方债,除了显性债务,可怕的是隐性债务,绝大多数的县负债率非常高,关键是偿债能力非常有限。

所以,县域要做三方面的事:首先,转变思路,实事求是非常重要。其次,完善政策。第三,化解地方债务。

内生动力之二,吸引乡村外出的“三高”人群。农村的“三高”人群大量的外出,一个是高智商,考上大学不可能回家的;一个是高体能,全部外出打工;一个是高颜值,嫁出去了。如果没有农村“三高”人群的回流,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

农村一定要有发展的平台、赚钱的机会“三高”人群才能回来,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是吸纳“三高”人群回流最重要的市场化的平台。市场化平台和发展的机会才能吸引“三高”人群,而他们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内生力量。

内生动力之三,乡村新的组织。农村资源的特点是高度的分散化、碎片化,如果乡村没有一个新的集体经济组织整合它们,把这些人整合成命运共同体,把经济资源整合有效率的开发,会影响乡村振兴的动力。村集体是乡村振兴的主角,真正要干的是农民自己。谁来组织起来?就是乡村集体。

过去的传统经济组织瓦解了,产权不一、单一农业、高度封闭,高度封闭的集体经济不能适应发展。现在也有一些新型经济组织,比如说专业合作社、土地合作社、农技合作社,但是形式单一、专业性强,整合一种资源排斥另一种资源,资产封闭,不足以支撑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所以说乡村振兴需要新的组织,比如产权一定要清晰,股份合作开放多元,城乡融合三产融合,这样才能把农村的土地、城市的资本和现有的人才和技术统一到这个平台上谋发展。

四甲广告
数字文化馆
乡村振兴
主营业务

旅游运营回答

如何做好旅游策划
第一, 精准的定位旅游景区定位,是景区开发的第一步,也是为旅游景区开局找魂的[详情]
特色小镇如何运营
1,运营体系一定要走在小镇实施的前边。只有将运营工作前置,小镇的生命机能才[详情]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
十四五应该如何编制?
为编制好地方“十四五”规划纲要,绿维文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七大编[详情]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杂志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电子期刊

专题导航: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景区提升|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温泉规划|景区规划|旅游小镇|主题公园|度假区规划

扫一扫 订阅“绿维微信电子刊”
旅游·小镇·乡村振兴
收藏干货,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账号:绿维文旅lwcj2005

中国旅游规划四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络营销支持:北京绿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Email:web@lwcj.com 邮编:100007 绿维创景联系方式,策划、规划、设计等项目咨询QQ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D座 京ICP备12033662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