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旅游发展观

2018-04-04 绿维文旅 标签: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更加重视发展质量,为满足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要推动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旅游发展观,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更加关注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发展需要,更加关注旅游企业与目的地发展的协同,更加强调旅游业发展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追求和享有幸福是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然诉求,人类追求幸福的脚步从未停止。一项全国性的调查表明,94.3%的受访者认为旅游能提升个人幸福感。可见,旅游已经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承载。

旅游正加速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近年来,旅游市场规模以持续超过GDP的增速大幅增长。2000年至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和出境人数的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1.9%和16.3%,同期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游人数年增长率超过20%,2017年城乡居民出游率已达到3.7次。如果说十几年前逢年过节一家人能出去旅行还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如今这已经成为平常。2018年春节期间,全国接待游客3.86亿人次,旅游过年已经成了新民俗。不仅如此,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人们会纷纷走出家门去体验和感受自然、文化之美,这样的假日安排已经成了很多都市家庭的惯例。以北京为例,2017年,不包括居民国内跨省游和出境游,仅在本市的人均出游就达5.3次。这意味着旅游已经作为一种日常休闲进入了居民生活。时至今日,旅游已经从少数人的福利发展到老百姓的普遍权益,成为大多数人幸福生活的组成部分。

旅游之幸福既有体验的愉悦,也有关系改善及获得的快乐。旅游过程中感知和体验的愉悦是幸福的基本组成。旅游之幸福首先是感知和体验的愉悦。无论是庄子的“条鱼出游从容”还是亚里士多德“灵魂的善”,幸福作为一种主观感受,首先是感知和体验,其强弱程度存乎于心。在旅游过程中,游客观赏自然和人文景观、与目的地居民和谐接触、感受目的地生活氛围、参与和体验休闲活动等过程都可以获得身心愉悦。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一项调研表明,94.3%的受访者认为能够通过旅游活动愉悦身心、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阅历、体验异地风情和摆脱琐碎的生活烦恼,并获得内心的平静。调查数据还表明,14至28岁的青少年和60至69岁的老年人在旅游提升学习体验方面的幸福感最强,认为旅游能增长知识和体验丰富的风俗民情。

旅游之幸福来源于人际关系的改善。旅游对提升青少年、老人、妇女、离异单身等特定群体的幸福感作用突出。调查表明,女性从旅游中获得的幸福感高于男性,离异人群通过旅游获得的总体幸福感最高。调查还显示,人们通过旅游可以同时获得个人和家庭、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双向幸福感。旅游对提升人际交往方面的幸福感作用非常突出,87.4%的受访者认为能通过旅游获得同事朋友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受到更多关注、增进亲情、友情和爱情,拓展社会关系网络;77.5%的受访者认为旅游“能激发工作、生活热情,旅游回来后以全新的状态投入工作”。可见,旅游对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增进社会整体幸福的作用不容小觑。

旅游之幸福还来源于实际获得和美好生活的实现。人们可以通过旅游活动获得新的认识,接触和认识不同的文化,达成满满的获得感。就目的地而言,发展旅游可推动目的地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的整体提升,当地交通条件、城市面貌、厕所等基础设施的改善,都能提升游客的幸福感。杭州、桂林等城市是其中优秀案例。就当地居民而言,旅游发展可显著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参与旅游经营的居民。2017年,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25亿人次,相关经营主体已达33万家,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通过旅游过上幸福生活。根据调查,82.6%的受访者认为,通过旅游“自己实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旅游业无疑是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受益的行业,是游客、当地居民和企业能共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行业。

以更普惠的政策设计和更有效的市场参与提升国民旅游之幸福,适时确立以国民幸福为导向的旅游发展观。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更加重视发展质量,要推动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旅游发展观,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更加关注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发展需要,更加关注旅游企业与目的地发展的协同,更加强调旅游业发展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这也正如康德所提“人是目的”的发展哲学,将有利于旅游业更好地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政策创新促成更有效的市场参与。“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只有通过制度、技术、资本等多个方面推动产业创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更加符合人民需要的产业格局,才能更好实现以旅游通往幸福的道路。因此,加大力度推动落实带薪休假,保障更多城乡居民有自由选择旅游时间的权利;适当加强地方政府对节假日安排的权利,解决需求端时间供给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要素资源错配。切实推动国有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对景区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推动更多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优惠。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引导投资方向,促进“旅游+”业态发展;设立旅游创新基金,鼓励中小旅游企业技术、商业模式和业态创新。推动乡村旅游建设用地、入境旅游奖励等政策创新,形成有效的政府政策推动和积极的市场参与。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旅游体系。社会旅游最早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欧洲。当前,我国发展社会旅游的时间窗口正在打开。要通过国家层面设立社会旅游专项资金、企业或社会团体建立社会旅游慈善基金等方式,推动面向青少年、老人、残障人、低收入家庭等特殊社会群体的社会旅游,提高弱势群体幸福感、获得感。

积极发展研学旅行和老年旅游。适时推出“国家老年旅游福利计划”,通过社区定期组织老年人集体旅游活动,如郊游、远足等。通过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旅游企业推出和培育适合老年人的旅游品牌路线和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旅游需求。积极推动面向青少年研学旅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计划”,鼓励学校与企业利用春假、暑假和寒假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泛旅游规划设计机构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四甲广告
数字文化馆
乡村振兴
主营业务

旅游运营回答

如何做好旅游策划
第一, 精准的定位旅游景区定位,是景区开发的第一步,也是为旅游景区开局找魂的[详情]
特色小镇如何运营
1,运营体系一定要走在小镇实施的前边。只有将运营工作前置,小镇的生命机能才[详情]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
十四五应该如何编制?
为编制好地方“十四五”规划纲要,绿维文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七大编[详情]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杂志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电子期刊

专题导航: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景区提升|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温泉规划|景区规划|旅游小镇|主题公园|度假区规划

扫一扫 订阅“绿维微信电子刊”
旅游·小镇·乡村振兴
收藏干货,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账号:绿维文旅lwcj2005

中国旅游规划四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络营销支持:北京绿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Email:web@lwcj.com 邮编:100007 绿维创景联系方式,策划、规划、设计等项目咨询QQ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D座 京ICP备12033662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