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类村庄发展模式(一):集聚提升类村庄这样做
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占乡村类型的大多数,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科学确定村庄发展方向,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增添活力,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鼓励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主导产业支撑,支持农业、工贸、休闲服务等专业化村庄发展。加强海岛村庄、国有农场及林场规划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1、对集聚提升类村庄发展综合分析
集聚提升类可以分为两小类:一类是像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已将原来的几个村庄合并,并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发展成为经济强村,交通发达,二三产业发展都很不错,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
另外一类是种植业、养殖业有优势,二三产业较弱的村庄。
这一类乡村可以继续专注在农业方面的优势,发展好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也需要一定的人口,这类村庄应该继续提升。”
集聚提升类村庄是乡村振兴的重点。
应鼓励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主导产业支撑,支持农业、工贸、休闲服务等专业化村庄发展。而产业发展是促进集聚提升类村庄经济繁荣的根本。
农村产业发展应依托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民俗技艺等独特资源,从自身区位及周边可借势的资源角度出发,确定主导产业,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
2、集聚类村庄发展模式设计
集聚提升类村庄是城乡二元制下,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是乡村的普遍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提升价值。
如何抓住这一类村庄的本土资源优势,突破现有发展瓶颈,实现村庄产业、人口、用地和文化的复兴,促进村庄功能转型和空间重构。
(1)产业复兴——以现有产业基础为依托,打造产业联动模式,促进村庄产业功能拓展与业态延伸
①村庄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
这类村庄农业资源特色较为突出,可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引入二产加工,突出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延长传统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的多重功能,吸引客流,促进村庄产业经济提升,带动村庄复兴。
如浙江省的龙现村,以稻鱼共生系统为依托,打造绿色的生态循环体系,以“小田鱼”为核心,带动农产品加工、文化保护以及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②村庄加工基础较为突出的村庄
这类村庄主要以特殊工艺和手工制造为核心资源,利用加工业的基础优势,带动原材料种植行业发展,同时,可拓展发展配套性服务业和支持性服务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带动村庄产业转型与升级。
如广西省石井村,依托横县茉莉花高新科技加工新城,将茉莉花产业作为支柱,促进茉莉生产、加工、科研、文化、观光和旅游等功能于一体,配套建设茉莉花交易市场,打造“茉莉闻香之旅”。
③村庄生态资源保护较好,田园风光怡人,“旅游经济”初步显现
这类村庄田园风光较为突出,生态资源保护性较好,适合开发深层次的“旅游经济”,依托休闲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农业观光与体验产业发展,同时,以手工艺品销售为载体,带动手工艺品加工,突出品牌效应。
如贵州省水甫村,以生态旅游为核心,打造乡愁民宿度假庄园,带动铁皮石斛药材培育、特色养牛产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2)人口回流——逆转村庄空心化的发展趋势,吸引返乡创业人群和外地游客,以人才振兴带动村庄复兴
乡村产业聚集,带动人口回流,形成新的人口聚集,打造成为新的“现代农民”体系。现代农民主要包括拥有户籍、拥有土地的“原住民”;拥有户籍、进城后返乡的二代农民;农业产业升级带来的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创新创客的“情怀乡民”;以养生养老为目的的“回归乡民”。
以多元化的人群集聚为依托,为乡村注入创新的科技要素,带动村庄各类人才发展,将城市人口、创客文化带到村庄,促进外来消费,激发乡村的多元业态发展,建立起村庄人口发展新模式。
(3)用地优化——促进农村土地高效利用,实施“增减挂钩”政策,切实解决乡村建设发展的用地制约
①闲置土地利用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宅基地制度本身的设计和运行缺陷、监管的不到位与传统文化的影响等因素,造成了大量的农村宅基地和房屋的闲置,并且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和比例。
- 农村闲置宅基地治理模式
目前,全国对宅基地的治理模式主要由上海、浙江的宅基地置换模式、天津的宅基地换房模式,以及成都的联合建房模式和重庆的“双置换”模式。
通过以上几种治理模式,实现有效节约农村土地,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但都处于试点阶段,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予以规范,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健全。应综合考虑各种闲置地形成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 公众参与:引进公众参与理念,体现村民自治,让农民自己参与闲置宅基地的处理。
- 完善法律:应制定专门的《农村宅基地管理法》,详细规定宅基地的基本范围、取得条件和程序等,同时应该规定闲置宅基地的基本界定和类型,也要规定闲置宅基地的法律后果,做到权利—义务—责任相一致。
- 明晰产权:建立宅基地统一登记制度。落实物权法规定,为后续治理闲置宅基地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前提。
- 利益平衡:建立健全宅基地流转和利益分配制度。
- 方式创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以农民开心、农村富裕、农村稳定为出发点,有效利用闲置宅基地,使“闲”的宅基地“活”起来
- 农村闲置土地的治理模式
在对闲置土地的类型、数量、分布、成因等基本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以项目为载体,盘活闲置和低效用地,对新增的闲置土地及时纳入闲置土地管理范围。
- 针对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农村土地闲置,要采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措施。开展污染土地修复治理,加强水土流失管理,对工矿废弃地适度复垦。
- 针对资源枯竭型土地,要积极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水平,强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二次利用。
- 针对效益较低型闲置农用地,加大整治力度。通过对中低产田(土)改造、促进规模经营、闲置农用地整理、鼓励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手段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②增减挂钩政策实施
通过实施增减挂钩,结合农村土地整治,引导农村居民点集中发展,农用地集中连片,有效改善了农村耕作条件,同时,结余的挂钩指标用于提升城镇建设用地发展空间,从而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
通过建设农村新社区引导农民集中安置,解决农村居民点“多、散、乱”的特点,促进耕地成片分布,改善村容村貌,美化农村居住环境,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4)文化活化——挖掘村庄文化创意,提炼村庄的文化符号,打造村庄特色文化品牌
①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文化传承
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着重引导乡村旅游从“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变,活化村庄文化。
在保留乡村的如画风景和质朴外观的基础上,室内引进城市现代化服务设施,将古风古韵与现代结合,让古村的保护和活化可持续。
②从“文化”——“价值”——“市场”,推动本土文化及传统民间艺术多元化发展
以文化为核心,致力于创意再生,打造民间手作与品牌、文化、艺术的创意跨界合作平台。
例如云南摩梭再生项目,再生过程以传统工艺研究,复原已失传的工艺技法,如:四星榫卯、堆画等技艺,遵循工艺与传统审美价值,从原材料的原木到古法手工晒板、榫卯、古法彩绘、髹漆和堆画工艺等,再现摩梭传统华美手作。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长子县如何实现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2018-11-22
- ·国家发改委发布史上最棒图解乡村振兴规划!2018-11-21
- ·考试应知“三农”重要知识点2018-11-21
-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动乡村振兴2018-11-21
- ·新时代新杭州新乡村,规划如何服务乡村振兴?2018-11-21
- ·湖南省乡村振兴规划学院成立2018-11-21
- ·广州乡村振兴农鲜美食区亮相广州国际美食节2018-11-21
- ·安徽合肥:加强审计监督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2018-11-21
-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实现乡村振兴2018-11-21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