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通州新城建设给大家描绘了美好的蓝图,那么新城建设的贡献有哪些呢?体现在哪些方面?
新城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建设的目的是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目标,以道路、广场、绿化、旧城改造等为重点,通过规划、建设、改造,改变城市破、乱、旧的城市面貌,并兼顾考虑群众生活的需要,为大力度推进城市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区域城市是处理我们当代社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问题的必要尺度”,“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已成为区域规划的基本论断。早期区域规划理论与新城建设发展的实践相伴而生,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被称作区域规划的思想萌芽,这一理论指导下建设的“卫星城”则被看作新城的前身。
20世纪20年代末区域规划理论适应政府对自由市场经济的干预而从城市规划理论演化而来,产生了中心地理论、城市体系理论、增长极理论等区域经济和规划理论。在实践上一方面开展了田纳西流域开发与整治等区域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则开展了大伦敦规划(1944年)、莫斯科规划和巴黎地区规划等影响甚远的大都市区规划,处于绿色空间内的新城与区域中心城市构成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六十年代以后伴随“新自由主义”思潮区域规划理论融入了社会、文化、制度和环境等要素,对规划过程和规划实施进行探索,并迎来了以解决大城市膨胀、寻求平衡发展的新一轮大都市区规划实践,如1968年纽约第二次区域规划、1976年大巴黎地区规划、日本1977年第三次国土综合开发计划等,开始建设了一批人口规模较大的新城。新城建设在承接新兴产业、新型业态和文化、商务等内城舒解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直到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强化了区域一体化,催生了“新区域主义”、“新城市主义”理论,多极化、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结构和相对高密度、功能混合、便利交往的城镇形态在实践上受到推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传统城镇的回归。在理论演变过程中,新城的功能从单纯的居住,到承接工业、服务业、教育、研发、文化、娱乐产业而与内城逐步对接。
中国新城规划的历史虽然早20世纪50年代,但新城建设是起自上个世纪末。以中国大城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建设多中心的市域空间格局为标志,1996年重庆市总体规划提出了由主城和外围11个组团式独立新城建设组成“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结构。1999年上海市总体规划提出“多轴、多层、多核”市域空间布局结构,“多核”格局由中心城和11个新城建设组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同样提出了 “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格局,确定了中心城与11个新城组成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卫星城转换成新城,意味着相对独立的城市功能。从这一角度看,新城建设关系到特大城市建设多中心的“区域城市”的规划构想能否实现,而新城建设的成败则取决于能否通过新城建设联系实现区域功能的对接。
奥运后,北京将全面启动顺义、通州、亦庄三个重点新城建设的项目。记者昨天从市规划委获悉,目前,包括重点项目的建设安排等在内的相关计划已经编制完成。这三大新城未来将与天津的滨海新区形成位于京津城际走廊两翼的“黄金发展点”。
奥运前,包括顺义、通州、亦庄在内的三大新城建设已开始准备相应的调研,奥运后将全面启动新城建设。市规划委总体规划处处长王飞介绍,顺义、通州、亦庄是北京11个新城中的三个重点新城。由于三个新城位置处于北京东部地区,未来将与同方向的京津城际走廊的发展密切相关。
实际上,三个重点新城地区总的用地规模及规划人口规模和天津的滨海新区基本相当,这两大部分正是位于京津城际走廊两翼的黄金发展点。未来从北京的三大新城到天津将形成一条“空港”到“海港”的连线。王飞表示,实际上,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对三大新城的功能定位和布局考虑了区域的合作,例如三个新城都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首先这是北京市未来非常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其次生产性服务业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制造业基地,而滨海新区的制造业基地的建设恰好对北京市发展重点新城形成了有利条件,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三大新城功能定位及规划概况
■顺义:
国际化枢纽空港
区域:顺义新城由中心区(包括仁和镇、马坡镇和牛栏山镇)、空港区(包括空港工业区、北京天竺空港出口加工区和后沙峪地区)及河东新区(包括北小营镇和南彩镇)组成。
定位:面向国际的首都枢纽空港,带动区域发展的临空产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现代国际空港,区域产业引擎,绿色宜居新城。
交通:未来将开通地铁15号线,市郊铁路S6线及S3线,轻轨L1线。
教育:建设3至5所示范性高中,优先引入1至2所高等院校。
■通州:
综合性服务新城
区域:通州新城建设范围南以京沈高速为边界,西邻朝阳区界,东至北京市界,北至规划潞苑北大街。
定位:面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服务新城,北京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地。形成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新城。
交通:未来将开通地铁M1线和M6线,市郊铁路S6线。
教育:完成北京二中、育才中学、史家胡同小学通州分校的建设。
■亦庄:
高新技术基地
区域:亦庄新城建设范围包括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大兴区下辖的亦庄镇、瀛海镇行政辖区及旧宫镇三海子地区,通州区下辖的马驹桥镇行政辖区以及台湖镇位于京津塘第二通道以西的行政辖区。
定位: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为依托的综合产业新城,要建成高新技术产业中心,高端产业服务基地,国际宜业宜居新城。
交通:未来将开通地铁M12线,市郊铁路S6线、L2线、L5线和亦庄支线。
二、北京新城建设面临的挑战
北京城市规划确定的11个新城中,顺义、通州、亦庄为重点新城,人口规模在70~100万。昌平、大兴、房山人口在60万左右,怀柔、平谷、密云、延庆、门头沟的人口为15~35万人。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公共服务设施发达的新城。与规划目标对比,新城建设发展面临挑战:
(一)新城人口聚集速度加快而素质偏低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新城地区近三年外来人口增长率超过中心城区并有加快的趋势。2007年,大兴、昌平、通州新城外来人口分别达到了33.7万人、30.5万人和27.8万人。新城地区人口总体素质大幅低于中心城。根据200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的年底数,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大专学历以上的人口比例在10%左右,中心城在30%左右。
(二)新城建设产业发展与区域功能定位不协调
顺义、亦庄、新城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主导产业基本形成规模和能级优势,但尚不具备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通州和大兴主导产业不发达,低收入人口和低端产业的大规模集聚,呈现职住分离的“睡城”态势,通州尚未具备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昌平、大兴、房山新城的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带来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紧张。
(三)新城土地开发尚未形成规模效益
目前企业主导土地一级开发的局面尚未改变,政府掌控土地开发的主导作用未能发挥。土地一级开发中征地、拆迁、安置难度极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多方利益难以平衡,成为土地一级开发顺利实施的瓶颈性约束。新城建设中早期的分散开发方式,土地开发计划、交通设施建设计划和重点项目的引进形不成预先对接,使土地资源配置缺少规模效益。
(四)新城建设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没有显现
新城老旧城区面对近年来拆迁成本持续上升,集体土地也因拆迁成本过高而使征用土地受阻。城中村急需整体改造。新城外围地区的众多村庄需要统筹考虑。新城之间,新城与京津冀区域之间功能互补、产业协作的机制,以及各工业园区的联动发展和产业链的衔接机制尚未形成。
(五)新城建设对周边区域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较弱
新城公共服务设施历史欠账较多,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发展速度低于人口增长速度。通州、亦庄、大兴、昌平等人口快速增长的新城,以及门头沟和延庆等财政收入较低的新城,都存在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短缺问题。医疗、教育等优质资源引入也未达到预期效果。
(六)新城建设未体现区域特色
新城建设水平偏低,区域自然地理特色与城市特色结合不紧密,城市空间尺度不够人性化,部分新城没有很好地结合自然山水环境、人文民俗资源、历史遗产保护进行城市规划布局。交通组织方式以车为本,通畅、便捷、舒适、环保的交通体系和绿色出行方式尚未形成。社区交往空间和设施缺乏,交往功能弱化。
北京将新城建设作为疏解中心城职能和人口压力的重要战略。研究结果表明,在北京市目前的城市发展阶段,新城建设难以起到疏解中心城人口压力的目的,操作不好反而容易使新城成为容纳外来人口继续向北京市迁移的集聚地,进一步造成新城建设区的蔓延和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
一般说来,人口的向心迁移和离心迁移贯串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在城市发展的初期主要是向心型的,在城市发展的中后期,可能主要是离心型的。城市的发展总是同时受到向心和离心两种力量的作用,人口的空间集聚和扩散也始终伴
随着城市的发展演化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城市的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空间表现。由于人口的迁移代表着用地、就业、产业、基础设施、环境等变化趋向,故成为城市发展阶段的标志。
北京市目前的人口空间变动特征是,城区在居住环境和就业机会方面的优势导致城区的人口能够保持动态的平衡,近郊的人口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而新城建设区则由于产业的发展将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虽然从形式上来看,北京已经进
入了郊区化的阶段,但是北京的郊区化主要是被政府力量所推动的,城区对于产业和人口仍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良好的体制机制可以成为新城建设的“助力”,反之就会变为“阻力”。新城建设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双重职能:一是政府职能,相当于政府的一个特殊部门,发挥管理、组织、协调和服务作用;二是企业职能,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扮演企业角色。根据双重职能和双重角色,进行科学组织设置和职能确定,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配置的“三力合一”新城建设运作模式。
三、北京新城建设对中心城的贡献
新城是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与新城之间人口分布比例由2004年的近4:1调整为1.5:1。同时,新城建成区规模与中心城现状规模(600平方公里左右)大体相当。新城功能来自中心城功能舒解、区域辐射及新增功能。
(一)新城区域与中心城区域的功能对接
北京中心城的主要功能是国家政治中心、国家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金融管理中心、教育科研中心和服务全国的其他功能。其中,前四个中心的配套设施可向新城转移,如国际交往配套设施、金融后台等。教育科研中心和服务全国与区域的会展、旅游、体育、医疗、商业等功能,以及人口承载等功能应该全面向新城转移。
新城建设区的主要功能包括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生态屏障、水源保护、市民休闲、区域基础设施保障功能,以及承接中心城人口和功能舒解功能。对应功能,新城建设区主要产业包括现代制造、高新技术、都市型工业;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及物流运输包装配送产业;现代服务业及配套产业;文化创意、体育、娱乐、旅游产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零售商业及各类批发市场;社区生活服务业。除了现代制造业和基础设施运行及物流配送产业外,其他产业都与中心城功能转移密切相关。
(二)新城建设与中心城内部及城市外部区域的功能对接
北京的新城建设区大多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历史上不仅是明清皇城的供给之地,还是古代北京地区联接中国中原地区、东北平原、西北高原地区、东部山海关地区的交通要道上的节点城镇。今天在交通上联系更加紧密和畅通,新城建设区不仅是区域人口向北京转移的承接地,还应发挥对区域提供服务及辐射和带动的功能。
新城与中心城临近区域的联系密切,如顺义、通州与朝阳,昌平与海淀,具有产业对接和人口承接的功能。承接中心城人口舒解的新城主要是通州、昌平、大兴和房山(良乡)。
(三)新城建设差别化发展和区域对接策略
为了通过新城建设加强北京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新城建设应实施差别化发展、全区域服务化和产业差位对接三大策略。
差别化发展策略是指根据中心城疏解功能、新城建设区自身的基本功能,以及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功能,确定新城各自产业发展方向和职能类型,划分为产业新城、边缘宜居新城和山前休闲新城,实施不同的建设策略。产业新城主要功能是承担中心城人口居住、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工业和服务业转移。边缘宜居新城的功能是承接中心城人口居住、高等教育、研发、物流等城市功能。山前休闲新城,主要承担生态涵养、水源保护、旅游、会议、休闲度假功能。
全区域服务化策略是指将市区中心地区的服务功能外推,将服务窗口前移,引导中心城公共服务机构外迁,在新城设立服务区域的大型医疗、文化教育、体育、娱乐、商业等服务设施,并与区域主要交通要道和站点衔接,大力推进社会设施体制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产业对接策略是指南部新城重视辐射带动中原区域发展,利用北京创意经济和高新技术研发及管理创新优势,推动物流、运输、包装、服装等行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东部新城加强与滨海新区差位对接,重点发展关系民生的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贸易、消费升级关系紧密型的企业,与滨海新区重点发展关系国计的国家战备、能源、钢铁、航空等重大领域的重点行业的大型企业实行差位对接。
四、几点结论
新城建设是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和人口规模及素质同步提高的现代化、城市化过程,是实现都市区域内部功能一体化的社会融合过程。
(一)新城建设是区域规划理论的重大实践,中国特大城市从单中心城市走向多中心区域城市的关键措施,是缓解市区中心地区功能和人口过度集聚,实现产业和人口在更广大的区域内重新布局的战略步骤,是缓解人口增长与资源以及环境承载能力矛盾的空间载体。
(二)新城建设是区域经济社会分析是区域规划的基础,区域城市中复杂的物质空间形态背后隐藏着内在的经济社会联系。“拼凑”的功能将组成“拼贴”的城市,不可能形成有机成长的城市,而功能隔离的背后一定有制度的鸿沟,因此区域治理创新是促进区域功能对接的重要途径。
(三)新城建设带来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是绝对的,区域功能的对接要在相对广域范围内实现,因此新城建设区功能的独立性也是相对的,完善边缘新城与中心城的快速交通联系是充要条件。产业新城未必能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新城未必不能持续繁荣,关键是政府能否完善公共服务职能。新城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文化元素:历史元素、民族元素和地域元素,充分发掘文化内涵,在公共建筑、道路命名方面要有鲜明的文化特色,重视有重大影响力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建设一座文化特色浓、文化品味高的现代新城;与此同时,选取有特点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在城市规划中予以补充和体现,为新区建设增色。新城建设应突出城市文化理念的体现、城市文化内容的体现、城市文化标志的体现和城市文化感受的体现,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打好文化牌,充分发挥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渗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