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维创景认为,滨海旅游规划应该结合资源、市场等具体因素,因地制宜,创新产品。
我国滨海旅游产品开发对策可以总结为如下两条:
(一)整合滨海资源,开发全谱系的滨海旅游产品
依托海洋资源,整合区域内各种滨海旅游资源。3S滨海旅游资源(Sun(阳光)、Sand(沙滩)、Sea(大海))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在我国热带滨海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我们在更多的时候要跳出滨海旅游项目,在更大的视角上整合资源。重视水面、水下、水岸等项目的设置,特别是要重视滨海二线旅游项目的开发,更要高度重视滨海二线腹地的开发。
目前海南岛在滨海二线开发方面走在了前列,“山海经”发展模式为我国的滨海产品规划提供了有益的探索。比如:在《国际旅游岛规划》中重视对中部热带雨林旅游项目、高尔夫项目、游艇项目等和滨海资源的互动,极大地丰富了产品的谱系。
近年来我国深圳、广州等城市,休闲渔业亦走在前列。由于受到渔业资源衰退的影响,渔民面临着转产、转业、再就业的问题,发展休闲渔业旅游不仅对养护渔业资源,保护生态有好处,而且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为海岛地区渔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好处。
(二)发掘海岛独特文化资源,满足旅游者身心的全面需求
我国具有独特美丽的东方文化,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魅力的海洋文化。这为我国滨海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提升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也是我们竞争优势的所在。借助特色文化、个性化服务体现旅游地的形象、旅游经济效益、目的地及其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综合度假、休闲、健康、养生等要素的滨海和海岛旅游日益成为吸引度假市场的特色品牌。
一般来说,由于海岛离陆地距离较远,交通不便,信息较为闭塞。在古代常作为贬谪高级政府官员和军队领导的地方,或失败军队逃亡的地方,或军事据点,因而富含历史文化。比如,辽宁的觉华岛上就有明清的战争遗迹和古城遗址,非常适合开发观光旅游。
2、具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规划建设海上天堂
海岛由于面对大海,岛上居民靠海为生,产生了完全不同于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海洋文化。另外,由于海岛与陆地的交通隔绝,产生了海岛特有的民俗活动,这也是一项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
淳朴的民风和悠闲的生活方式对都市人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在海岛相对封闭的环境内还可以建设海上的“天堂小镇”,成为释放都市压力的绝佳场所。
3、海岛有丰富的宗教资源——满足心灵回归的需要
我国海岛上还有丰富的宗教资源,浙江舟山的普陀山同时也是著名的佛教胜地。目前多数海岛上的宗教资源在旅游业中得到了充分利用,满足了游客在海岛实现身体放松的同时,获得心灵上的回归。
4、部分海岛具有殖民文化色彩——有利于国际客群怀旧的需要
由于曾经作为殖民地而形成的殖民文化以及怀旧情节,往往也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并能够吸引大量宗主国旅游者。北部湾内涠洲岛的天主教堂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更多内容,请参考:
《从"3S"到"3N"的转变--我国滨海及海岛旅游项目开发设计思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