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游步道设计的难点在哪儿?
在一些面积较小的海岛的游步道规划设计中,由于地形复杂,无法通车,游步道设计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1.地形非常复杂,游步道在图中无法准确定位。虽然该群岛面积不大,地势也不高,但地形却异常复杂,其中山顶为不同坡度的缓坡地,坡度小于100,中部为100~300的斜坡地,其下为大于600的海蚀崖,或为不同面积的海蚀岩滩。尤其是下部礁岩,由于海蚀风貌突出,在地形图中根本无法表达。
2.景观资源丰富,如何通过游步道进行遴选组合,是本次游步道设计的重点与难点。在白塔山岛群内既有地文景观如宽敞的岩石台地、海蚀岩脉、海蚀石阶、微缩山水、柱形石林、海蚀岩窝、狭窄山岙、断崖等;也有水文景观如潮水景观、十字浪、海积滩涂、裂隙滴水、岩窝集水等;有生物景观如灰鹭鸟群、鳗苗蟹苗、漫山茶园、竹蹊幽径等;还有气候天象景观如一日三雾、海上日出、海上明月、海市蜃楼等;同时还包括如观音庙、制茶作坊等部分人文景观资源。如何串连和组织这些景观资源,并提供游人以不同的观赏角度与游憩体验,便成为本次游步道布局设计的主要任务。
3.潮水变化大,部分景点的可达性具有间歇性的特点。白塔山岛群,平均高潮位4.40米,平均低位-0.30米,最大潮差为7.57米。涨潮平均历时5个多小时;落潮平均历时近7个小时,但由于受台风和钱塘江上游来水的影响,并无严格的规律。如两岛之间以及本岛与礁石之间的联系受潮水限制,每天只有在潮落之时才能得以连通。因此游步道布局设计受潮水变化的影响较大。
4.岛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游步道布局设计生态保护要求高。白塔山岛群生物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较高,达72.3%,主要植被有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草丛。岛群上的动物,最有特色是鸬鸟群,在繁殖期间,白鸬、灰鸬组群有上千只,白天在岛礁、滩涂寻食,夜栖灌丛群落中,形成“鸟岛”。此外,滩涂上有贝藻类和半盐水生物,岛的周围海域有蟹苗、鳗鱼苗种,以及其他海水鱼类生物。如何在充分保护这些生物资源的前提下进行游步道设计便成为本次设计的难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