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公园规划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遗址公园规划怎么做呢?
文化遗址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有形和无形的遗存。这些文化遗址作为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具有科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同时由这些价值又衍生出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价值,通过对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不少地方普遍的做法。因此,遗址公园规划这种集遗址保护、休闲娱乐、美化环境于一体的园林规划模式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青睐。它将遗址公园规划与公园设计相结合,运用保护、修复、创新等一系列手法,对历史的人文资源进行重新整和、再生,即充分挖掘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城市文脉的延续性,又满足现代文化生活的需要。随着国家政策的影响,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遗址公园规划所取得的成果是可喜的。但是,目前文化遗址公园规划在我国尚属于发展初期,而对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法论的研究也处于探索阶段阶段,在实际操作中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多套用一般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法,这种设计方法对于遗址这类特殊文化资源来说难以满足其保护与利用要求,呈现出诸多弊端。由于缺乏针对于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引导,在我国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中出现了遗址利用过度、遗址文化内涵表现力不强、景观建设违背历史原真性的诸多问题。遗址保护和利用对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理念与原则,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管理措施等方面提出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中都有应该注意的一些要点。
理论意义: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作为当代城市设计体系中的一部分,对其方法论的系统研究,有利于城市设计设计理论的完善和系统化。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研究同时也丰富了文化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理论体系。
实践意义:对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探讨,对在城市建设中发掘具有地段性格、创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具有现实意义;对文化遗址的保护,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对城市环境的改善,城市公园和游憩绿地系统的建设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关信息: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规划现已全面展开,为了搞好这一工作,在过去的两年中,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的大量招标。
遗址公园规划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已取得重大成就的今天,如何弘扬中华文明,在精神领域重塑中国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重归它应有的地位。
保护好千百年来祖先遗留下的瑰宝,传承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表达我们对过去的理解和尊重,融入当代的研究与制造成果,创造能够无愧于未来的恢宏业绩,在文化建设的同时,造福人民,提升城市整体品质。这是我们的理想,也是我们衡量与取舍并决定实施方案的原则。从遗址公园规划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大量国内外设计单位及工作人员为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规划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众多的遗址公园规划专家来这里研究、探讨,献计献策,使我们的方案更趋完善。
大明宫遗址公园规划项目是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的重点工程,也是“丝绸之路”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项目和示范工程。这次设计国际竞赛于2007年10月28日拉开帷幕,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共有29家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参赛。经过层层筛选,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挪威、以色列等八家设计机构的设计方案通过初选进入评审。评审会上,参赛单位代表向与会专家和旁听的市民介绍了设计方案的特色,展示了各自不同的规划理念和设计风格,评审专家就文物保护、建筑形态、方案可行性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提问咨询。
经过严格评审,以色列阿里拉哈米莫夫建筑师事务所的设计作品获得二等奖,意大利丹尼尔·庇尼建筑师事务所的设计作品获得三等奖,澳大利亚IAPA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和挪威巴克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获得优胜奖,一等奖空缺。专家认为,这次获奖的概念设计方案各具特色,堪称国际一流。大明宫遗址公园规划展示体现中国模式和东方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要使大明宫遗址公园规划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推广的模式,就要求概念设计作品与大明宫遗址公园规划相吻合,要在遗址本土保护方面考虑周全。
评审会主办方表示,此次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概念设计国际竞赛不仅是一次国际化的大型规划设计竞赛,也是一场遗址保护与城市规划的竞赛。众多国际顶尖设计团队的新理念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指引了方向,让更多富有创意的设计模式融合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中。据悉,大明宫遗址公园规划的正式方案即将在这次评审会后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