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布规划(2013-2020)》发布
2013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国发〔2013〕45号)。此《规划》是我国首次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发布的国家级专项规划。《规划》利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首次确定了资源型城市在全国的分布,主要包括矿业城市和森工城市两类,利用这个指标体系,并赋予不同的权重,在全国众多城市里筛选出262个城市,并认定为资源型城市。这些资源型城市又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资源状况,分成四种类型,即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包括地级市、地区等地级行政区和县级市、县等县级行政区)。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
【详细】
《规划》指出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到2020年,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转型任务基本完成。资源富集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格局基本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健全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详细】
方向及任务
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资源开发处于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不尽相同。遵循分类指导、特色发展的原则,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规划》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明确各类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详细】
坚持有序开发、高效利用、科学调控、优化布局,增强资源保障能力,促进资源开发利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详细】
>> 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
>> 统筹重要资源开发与保护
>> 优化资源开发布局促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 发展绿色矿业
依托资源型城市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多元发展和优化升级。【详细】
>> 优化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
>> 培育壮大优势替代产业
>> 积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服务业
>> 合理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努力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积极扩大就业,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使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详细】
>> 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 加快棚户区改造
>> 加强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
>> 营造安全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可持续发展工作全过程,坚持开发和保护相互促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详细】
>>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 强化重点污染物防治
>>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 促进重点地区生态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详细】
>>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加快推进改革开放
>> 挖掘传承精神文化资源
绿维研究之以旅游推动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发展
绿维创景认为,资源衰退型城市的转型是随着中国整体产业结构变化而变化的。城市产业转型、城市产业升级、城市自身提升,这三个层面相互结合,构成了城市发展转型的要素。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背景?
- >> 资源枯竭,城市各方面面临衰退;
- >> 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不符合国家有关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
- >> 长期单一的产业结构导致经济缺乏后劲,就业压力增大,城市整体缺乏活力,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资源衰退型城市产业转型路径?
-
绿维创景认为,资源衰退型城市的转型,关键在于产业,需要建立一个符合城市发展的产业体系。
但产业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合理路径应该分三步走:
-
建立适合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产业体系,关键在于新的主导产业的选择。绿维创景认为,主导产业应选择和传统产业相关又符合发展需求的产业,构建一个具有城市特色且能发挥原有产业优势又延续历史的产业体系。具体要求如图:
- NO.01
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优化传统产业并逐步降低传统产业的比重
- NO.02
引入新产业,逐步替代传统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实现主导产业的转型
- NO.03
优化产业结构,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多元经济,使各产业间形成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 旅游业缘何成为资源衰退型城市的新主导产业?
- 绿维创景认为,旅游产业不仅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还以提升幸福指数、增加就业人口、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居民收入、促进城乡统筹等综合社会价值,是中国未来发展中最具魅力的产业,完全有条件成为资源衰退型城市的主导产业。
旅游业三大动力效应
- 01
直接消费动力
旅游的直接消费,包括交通、餐饮、住宿、门票、娱乐、购物等,并带动相关产品供给
- 02
产业发展动力
旅游不同于其他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能够产生更加深远的带动作用
- 03
城镇化动力
以旅游为主导,整合相关产业所形成的泛旅游产业结构,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
旅游业四大社会效应
- 01
价值提升效应
旅游将消费者带至原产地使产品销售省略了中间流通环节
- 02
品牌效应
旅游能将吸引物快速传播出去,形成目的地品牌形象
- 03
生态效应
旅游作为审美活动,其发展离不开对环境的保护、美化和提升
- 04
幸福价值效应
旅游产业,能增加目的地居民收入,还能提高旅游者生活质量
>> 更多关于旅游产业特性的研究,详见《旅游产业的构成及其效应研究》、《旅游是区域综合发展的重要新型动力》
- 如何构建旅游业的主导地位?
-
路径:泛旅游产业体系构建与集群化发展
要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带动作用,必须研究旅游产业与其相关产业的相互作用关系和机理,从而提出合理的产业联动发展模式。绿维创景提出,从
“产业链延伸、产业融合、消费与产业聚集”三条路径出发,运用
技术、资源、产品等八大手法,构建泛旅游产业集群。
【详细】
- 泛旅游产业集群
- 旅游支持产业
- 旅游核心产业
- 旅游相关产业
- 农 业
- 林 业
- 渔 业
- 交 通 运 输 业
- 金 融 业
- 信 息 业
- 建 筑 建 材 业
- 食 品 加 工 业
- 房 地 产 业
- 教 育 培 训 业
- 环 境 保 护 业
- 遗 产 保 护 业
- 旅 游 业
- 酒 店 住 宿 业
- 餐 饮 业 业
- 会 议 会 展 业
- 医 疗 保 健 业
- 汽 车 服 务 业
- 文 化 业
- 体 育 运 动 业
>> 更多关于旅游产业整合的研究,详见《泛旅游产业整合发展》
- 旅游推动工业遗址改造与更新的模式
- 绿维创景认为,工业遗址的更新与改造是资源衰退型城市中的重要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博物馆模式 |
可开发成单纯的博物馆,也可以是集合了图书馆、咖啡厅等休闲设施的综合博物馆是人们体验和追忆过去的场所,是这个城市工业文明及辉煌过去的记载 |
公共游憩空间模式 |
开发为景观公园、矿山公园、湿地中心等公共游憩空间,为人们提供一个活动场所实现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有机融合 |
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 |
开发形式包括Shopping Mall、购物广场、超级市场、娱乐中心等以工业遗址资源打造独特的购物及休闲娱乐环境 |
商务旅游开发模式 |
此开发模式融商务服务、休闲、知识、展览于一体 |
区域性一体化模式 |
是一种区域性综合整治与复兴模式,对工业结构转型、旧工业建筑和废弃地的改造和重新利用、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就业和住房等社会经济问题给予了系统规划 |
创意产业园、现代艺术区模式 |
开发形式为美术馆、艺术中心、创意产业园等 |
房地产模式 |
改造为公寓、住宅等 |
绿维林峰谈"三产"助力老工业城市转型
- 老工业城市的转型依托于中国整体产业结构变化
- 老工业城市的转型是随着中国整体产业结构变化而变化。因此,工业城市转型没有固定的标准,但是它们有一些共同的规律。第一是城市产业转型;第二是产业升级;第三是城市自身的提升。这三个层面相结合,构成了城市发展转型的要素。
- 城市转型与产业转型相互支撑
- 城市的转型首先基于产业的转型,产业的转型是一个系统分析的结构,其中涉及到基础设施,资源条件,人才基础等等;其次基于这个产业发展方向,衔接已有的发展基础,再制定产业发展结构;第三,城市的转型是城市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转型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城市转型与产业转型是相互支撑的。基于这三点,构成了城市转型的要点和思路。
- 大庆、焦作、“钢城”石景山区是中国老工业城市转型成功代表
- 大庆是中国的石油城市,现在正向旅游休闲城市方向转型,它在温泉开发,博物馆建设、大庆精神等转化为旅游价值上取得了比较好的发展;焦作市是资源枯竭型的转型城市,大力开发云台山旅游资源,实现了北方山水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以曾经的“钢城”北京石景山区在“首钢”搬迁后,提出了打造“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即CRD模式这一新的规划方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