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专家从吸引力方面比较一下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想了解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吸引力比较,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关系: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
在旅游界关于旅游文化的讨论中,人们常常谈论自然美的话题。旅游者大都十分欣赏自然美、热爱自然美。但究竟什么是自然美呢?目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认为自然美即自然景观之美,而非人文景观之美,所谓人都想回归大自然,拥抱大自然,越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就越美。另一种理解认为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具有一种和谐的、自然的美,而对于那种生拼硬凑的、或支离破碎的、或矫揉造作的、或趣味低级的景观,无论它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就都缺少和谐、自然之美、或说缺少自然美。
有人以为,自然景观越是原始之地越美,一旦有了人工雕凿的痕迹,美就遭到了破坏。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的确,有些很美的自然景观,由于不适当的人工雕凿,结果反损其原始之美,这种情况是有的。但是,真正有价值的自然景观,一旦被开发为旅游景观,它都必须要被施以人工的雕凿,在好的原始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合理的、适当的人工修聋、人工建筑,往往不仅无损其美,反而更增其美。事实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著名自然景观,大都已具有了较多的人工痕迹,或说巳具有了较多的人文因素。比如泰山,它无疑是一处闻名遐逐的自然景观,它气势磅确雄伟,山峰突兀峻拔,风景尤为壮丽。但是山上的碧霞祠、普照寺、玉松亭、壶天阁、云步桥、红门官、万仙楼、贷店乃至奉安纪念碑、冯玉祥基以及虎山水库,还有那举世闻名的李斯小篆石、唐摩崖碑、天宗碑等无数碑铭刻石,哪一个不是人为建造,设若泰山没有这些祠、庙、亭、桥、碑、铭刻石,而只是原始自然风光,它究竟是更富魅力呢?还是会大为逊色?这是谁都可以想象的。
其实,自然景观的人文因素还不仅仅是指这些人为的建筑,即使没有那些或宏伟壮丽、或绚丽多姿,或庄严肃穆、或脆踌幽曲的多种建筑,单就那些自然景观的景点的命名,那文化意味也足以说明其人文因素之深、之多了。比如黄山,那些绝险奇特的山峰名曰天都峰、莲花峰、始信峰、宝塔峰、玉屏峰、佛掌峰……那山路称天门坎、小心坡、尤幡坡……那松叫迎客松、送客松、探海松……那石叫童子拜观音、姜太公钓鱼、孔雀戏莲花、仙人下棋、达摩面壁、猴子观海、双猫捕鼠……这不都使这些峰峦松石为自然景观具有了人文内涵了么?
事实上,完全没有人文因素的纯粹自然景观虽然是存在的,但是,当这种自然景观被开发为旅游景观以后,它或多或少总要融入人文因素的。试想,一个刚刚被发现的榕洞,如万盛石林天门洞,假设它里面既没有人行道路,也没有可供攀登的阶梯,既没有灯光,又没有经过艺术家拟形,拟人的再创造想象,亦没有人为的分区、分都与命名,这样的景点能够供游人观赏么?而经过游览路线的设计、修建、阶梯的盘旋、灯光的设置乃至艺术灯光的设计,特别是经过艺术家根据各种溶岩与钟乳石的造型,划分部、区,加以富于想象力的妙趣横生的命题,然后向游人开放。这其中的人文因素绝非是可有可无的了。当然,加之于这种自然景观的人文因素的设计、建筑,一定要恰当、得体,一定要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这就要求设计、建造者具有较高的文化、审美素养。不然,那种人文革因素的品格就可能受到影响,其文化蕴涵就不可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与恰到好处。从这个角度看,所有的自然景观的山石崖壁上的题名、刻字、题联与题诗,都不可草率从事、掉以轻心,而要从文化内涵与审美品位上下功夫,因为这是要给无数人观赏并且垂之久远的。哪怕是一条路、一座桥、一级梯蹬,它都既具有旅游景观的实用价值,又具有与此景观相区配的审美价值。看一看我国历史上的著名自然景观内的大门、牌坊、路桥、宫观寺庙、亭台楼阁、碑铭刻石等等人工建筑物,所留给后人的价值无限的人文财富与美学瑰宝,就可以让我们有所警悟。
所以,好的自然景观并不拒绝与恰当的人文景观相结合,恰恰相反,好的自然景观因为有了好的人文景观的配合,其文化蕴涵与审美魅力才更为丰富、更为深刻、更有吸引力。从这个意义上看,完全没有人文景观的纯粹自然景观,作为旅游对象来说,也许不该是我们所热衷与提倡的。试想,森林公园中如果有伤人的成群野兽横行,徒步的旅游者谁还敢身入其中?中国最古老的石林一一重庆万盛石林的风光再美,如果既不通车,景区内又无游道,又有多少人前去?所以,理论上的“回归大自然”与旅游意义上的“回归大自然”并不是相同的。
来源: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互补开发
关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吸引力比较”相关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