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城的旅游化和影视产业的集群化分别指什么?
影视城的旅游化就是把影城城转型为影视主题公园,即不以影视拍摄功能为主,而是成为以影视拍摄场景、场地、道具、服饰、片段等为资源,以影视文化为主题的娱乐公园。
国外最著名的影视主题公园即好莱坞环球影城。环球影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围绕电影拍摄场景建立的主题娱乐公园,是一个能够让游客走入电影,亲身体验电影拍摄的神奇世界。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好莱坞环球影城已经成为游客游览好莱坞必不可少的一个景点。目前我国国内的影视主题公园很难达到如环球影城一样的规模和影响力,但仍有一些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发展较为成功的案例。
影视主题公园有不同的划分方式。按照细分主题划分,即根据影视主题公园其所主打的文化类型的不同进行划分。如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主打西部文化。按照娱乐方式划分,影视主题公园有观光型、体验型以及兼具观光和体验功能的类型。比如横店影视城、无锡影视城等。按照产生背景划分,有的影视主题公园是从影视城转化而来的,有的影视主题公园是依托影视城而建的,有的影视主题公园从一开始就同时兼具旅游和影视拍摄的功能。
影视主题公园的目标市场,最初用于拍摄的影视城,其市场主要面向影视拍摄剧组,而旅游化之后,影视主题公园的目标市场则逐渐转向了旅游者。同时,那些仍保留拍摄功能的影视城其目标市场也包括有影视剧组,但是影视拍摄的市场份额已大大降低。国家旅游局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主题公园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国内旅游者和港澳台同胞及亚洲文化圈内的海外旅游者,而欧美游客主要仍钟情于我国的传统山水风光和文物古迹景点。
这类主题乐园可以用东京迪斯尼乐园经验来说明它成功的原因: 一是“一切都是动态的”。东京迪斯尼乐园这五大主题乐园中共有35项精彩的表演,其共同特征是一切都是活动的,有声有色的。奇怪、新颖、惊险、激烈的情景和人物,会使游客忘掉现实,进入另一个世界。在这种装置的驱动下,全园总数在2000个以上的人偶和动物个个惟妙惟肖,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使人如身临其境。
二是“永远建不完的迪斯尼乐园”。从开园到现在,东京迪斯尼乐园就实行了以不断添增新的游乐场所和器具及服务方式来吸引游客和让来过的游客重新再来的经营策略。该乐园原建设投资为1500亿日元(约10亿美元)。25年来,该乐园为建设超级音响设备和多个游乐场所又先后投资了将近2000亿日元。这样,就可以使游客不断有新的乐趣和新的体验,从而使迪斯尼乐园不断保持巨大的魅力。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背后强大的影视作品支撑,几乎每年迪斯尼都会有一部轰动影视界的出现,例如:1930年的白雪公主;1940年的木偶奇遇记;1991年的美女与野兽;1994年的狮子王;1995年的玩具总动员;1998年的花木兰等等。这些影视形象在儿童甚至成年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了人们去迪斯尼乐园游玩的冲动和欲望。
纵观国内外影视主题公园的发展,不难发现其成功的要素必然包含:一是准确的主题定位;二是优越的区位条件;三是富有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四是科学的管理和经营,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
影视产业的集群化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
影视产业集群化,即与影视产业密切相关的,如影视拍摄、影视后期制作、影视产品营销、影视宣传等影视制作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聚集一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样,便形成了影视城的另一种发展趋势——影视产业基地。
单纯的影视城与影视产业基地的有明显的区别,影视城单纯提供影视拍摄场地、场景等,是影视产业中的一个环节,且由于收入渠道单一,经营状况一般,有时甚至很难维持下去。向影视产业基地的升级,一方面影视产业链的延伸降低了发展成本,另一方面影视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影视产业基地比单薄的影视城更具备成功的特质。
与旅游化的影视城不同,影视产业基地是以影视制作全过程为内容的产业发展区域,其面对的客户群是影视制作各个环节的“影视人”,包括影视拍摄剧组、影视后期制作团队、影视前期策划人、影视公司、电影院,也包括培养影视精英的相关培训、学习机构。
由一个影视城带动一个经济商圈,“一个影视城就是一个经济商圈,彼此支撑发展”,影视拍摄提升人气,带来市场认知度;游憩设施配套,深度体验参与,吸引并留住游客;创意产业支撑,扩大产业链条,做大影视产业。从而形成影视拍摄与游乐体验双线互动,影视旅游与创意产业完美结合的局面,目前国内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有无锡影视城和横店影视城。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地了解影视旅游,可以参阅《我国影视城路在何方—影视旅游的升级与转化 》,也欢迎大家提出不同意见。